? ? ? ? 我的大家族在我這一代的時候,只有我弟弟一個男孩,再加上我是姐姐。在中國傳統的文化背景下,我在大家庭中的地位完全可以想象,我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可是在大人們看來,覺得我這是倔強。那個時代的教育,越是倔強越是被打壓。
? ? ? ? 小學時期,我在爸爸班上讀書,他對我要求特別嚴格,哪怕我的成績在女生中也是數一數二,他仍然可以只看到我沒做好的。在學校我從來沒有叫過他一聲爸爸,因為他要求我只能稱呼他“老師”。作為教師子女的我不但被一視同仁,還被“特別照顧”。記得有次去山上植樹,我們班需要兩三個人背肥料,其中就有我背,瘦弱的我背著重重的肥料,艱難地向上爬著。爸爸同事問,“你怎么讓你的女兒背肥料?”他說,“是啊,鍛煉她?!碑斘衣牭竭@段對話時,我的心里忿忿不平。哪怕我一千個一萬個不愿意,我怕他,特別怕他,所以我不敢反抗。整個小學階段,哪怕我很努力,在我的印象中,那時我從來沒有得到過他一句肯定的話。在同學面前,我是抬不起頭的。直到我為人母,和媽媽聊起這段童年經歷來也會淚眼婆娑?,F在爸爸像個孩子似的,會經常打來電話關心我,說是要彌補我。雖然我現在已經理解,那時他在表達愛,只是用了錯誤的方式表達愛,可是這段經歷對我的人生影響很大。
? ? ? 值得慶幸的是,我一直得到了媽媽滿滿的愛,我能回憶到很多和媽媽一起的溫馨畫面,想起媽媽,我的心都是非常溫暖的。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代,媽媽總是能盡力滿足我的要求。每個女孩子都是愛美的,在小學六年級時,媽媽帶我來到了百貨大樓給我買涼鞋,我看上了一雙黃綠相間的涼皮鞋,腳挪不動了,定在那里,久久地看著,媽媽看出了我的渴望。雖然價格遠遠超出了她的預算,她也為我買下了它。我長大后,她才知道,就是那雙涼皮鞋讓我在悲慘的小學時代快樂了整個夏天。我的成長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我媽媽的愛,媽媽對我整個人生有很大的正面影響。她勤勞、能干、上進、熱情、大方,在我的身上能看到她的影子,她以身作則給我做了好榜樣。
? ? ? ? 爸爸和媽媽一直很和睦,同心協力地愛護著這個家。在我的印象里,爸爸總是讓著媽媽,媽媽總是照顧爸爸,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我們感到了滿滿的幸福。在我讀初中開始,他們從來沒有給我提過高要求,給了我很多的愛和自由。
? ? ? 現在的我是一位四歲女孩的媽媽,我一邊看教育類書籍一邊思考自己的童年,我能長成今天的模樣,全是來自于愛和自由。當然這份愛需要正確的方式表達。我需要看到女兒的渴求,知道女兒的想法,了解女兒的心情,感知女兒的苦難。我要學會好好愛我的女兒。讓她在愛和自由中成長。
? ? ? 不能因為自己已經成年,就忘記曾經的自己也是個孩子。回顧自己的童年,坦然地接納那些不美好,用心地記住那些美好,繼續快樂幸福的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