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昔
黃昏,霞光在西邊的天空聚攏,色彩斑斕,整座城市在夕陽的余暉下褶褶生光,顯現(xiàn)出一派祥和的氣息。此時,熱浪有所消退,晚飯后,我領著兒子走出家門,也許只是在距家很近的漆水河邊散步,又或許會多走上幾步路去人民公園里游玩一番。
出了家門穿過馬路,呈現(xiàn)在眼前的便是漆水河,被稱為銅川的“母親河”。
在路遙的名著《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7章的開頭:孫少平初到大牙灣煤礦,第一次領到工資走出礦部的大樓,滿懷激情地來到了一條小河邊,而這里所說的小河邊,就是漆水河畔。
漆水河自北向南先后流經印臺、王益、耀州三個地區(qū),在這座城市里魚貫而出。如今的漆水河水流稀少幾近干涸,曾經漆水河洪水泛濫,給兩岸居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后來工業(yè)、生活污水肆意的排入,河水污染嚴重。如今,幾經治理,河道里干凈了許多,但水量依然稀少。河上有數(shù)座橋,每隔一段距離,就能看見鋼筋水泥鑄成的或者通體都是鑄鐵的軟橋,橋兩邊的護欄重新噴染了顏色,它們或大或小,像彩虹一樣橫架在漆水河上,成為人們納涼消遣的好去處。
行至橋上,我和兒子小心翼翼的避開趴在橋上納涼的人群,走到橋中間,稍作停留,兒子突然指著橋下河灘里的白色花朵說:“媽媽你看!好漂亮啊,拍下來吧!”
河道里雜草叢生,有很多都是熟悉的面孔,一眼看去親切感便從心底里油然而生。兒子所說的白色花朵是曼陀羅,它們枝葉繁茂,開出來的白色花朵呈嗩吶狀,沒有多驚艷,卻在這無垠的綠色里顯得格外醒目。小時候在路邊在田野里可以經常看到曼陀羅,數(shù)量之多無可避及,是曾經那群不知畏懼的孩童手里邊的常玩之物。近幾年,才知道這曼陀羅是有劇毒的,思之恐極!河道里長勢繁茂的植物吸引了一個放牧的,每天的午后,都會看到一群山羊悠哉游哉的漫步于河道中的綠野間,同行的除了山羊的主人還有一條黑色的狗。很多城里的孩子都沒有見過山羊,他們趴在橋上對著羊群手舞足蹈,嘻哈喊叫,當然了,兒子也是其中之一。
讓孩子從小就要有一顆發(fā)現(xiàn)美好的眼睛,而這種美好就是從植物開始,在大自然里索取。我們的童年擁有豐富多趣的田野,玩具是種類繁多的昆蟲,還有大自然饋贈于我們的各種美味野果。不在其中,你又怎能體會到那種深入骨髓的樂趣?
我想起了我的童年,它在記憶深處,雖已久遠,卻早已在心底里生根發(fā)芽,枝枝曼曼。不用刻意想起,一景一物皆可復蘇內心里的所有記憶。
童年饋贈給我的美好,是我對植物的由衷熱愛。就像這漆水河里繁茂的野生百草,柳樹從河堤上垂下的萬千絲絳,它們在我的眼里生機勃勃,美麗多姿。
小時候,房前屋后都是青青芳草,遍地野花。還記得自家屋后面就有一塊各種的野花綻放,青草曼曼的小田野,和鄰居家的屋后連成一片,那可是我們這幫小頑童夏日里流連忘返的好地方。
這里每年夏天都盛開著白的粉的黃的紫的各種顏色的小花,它們或大或小或高或矮,分布在這小小的一片田野里。我見過的品種之多,有著色彩斑斕的蝴蝶便是在這片花叢中了。你想像不到巴掌大的蝴蝶揮舞著艷麗的翅膀在花草叢間飛舞是多么美麗的場景,她們和一些蜜蜂穿梭在我們這群孩子的身邊,停歇在花蕊里,或者在花瓣上翩翩起舞。一絲絲的花香乘著風兒在鼻尖不斷游走。
喜歡穿著涼鞋或赤著雙腳在草叢里行走,驚起了棲息在里面的小螞蚱,它們驚慌失措的四處逃竄,有的蹦到裸露的腳背上,有的跳到孩子們的肩膀上頭發(fā)上。順手拽起身邊的一根狗尾巴草,把捉到的螞蚱串起來,它們尖尖的腦袋,突出的圓溜溜的眼睛,不斷的彈伸著細長的雙腿,煽動著的翅膀好像隨時的想要掙脫出去。有的螞蚱是大骨架,身形略圓,呈灰褐色;有的身體細長全身是綠色,我喜歡這綠色的螞蚱,它們被俘虜后,身體依然挺得直直的,昂著腦袋,像桀驁不馴的將軍。
頭頂著烈日,臉蛋兒被曬的通紅,可是依然玩的不亦樂乎!這田野里到底有什么魔法?讓小時候的我們那樣的著迷。
小時候的我們是一群頑童,永遠不會只拘于眼前小小的天地。錯落在村子周圍的每座山頭和蜿蜒在大山深處的山溝都步布滿了我們的腳印。
山坡上不止是望不到邊的野草,那些小小的紅彤彤的剪子果,遠遠的望去,火紅的一片。遍布在山野里的馬如如,覆盆子,酸棗,龍葵,還有很多很多至今都已叫不上名字的小野果,它們藏匿在豐茂的野草叢中,等待著被發(fā)現(xiàn)……
太多了,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美味太多了!等不及細數(shù),昔日里的那群小猴子們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
當現(xiàn)今的孩子們在假期里上著各種補習班的時候,我們那時正在田野里和大自然做著最親密的接觸。與我們親密接觸的還有那些千奇百怪的昆蟲:知了,蟋蟀,螞蟻,瞌睡蟲,螢火蟲,花媳婦……甚至還有在現(xiàn)在看來讓人汗毛倒豎的螳螂,蝎子,蜈蚣等,都不例而外的成為我們手中的玩物。那時候孩子也多,三五成群,不論春夏秋冬,都能在野外看見我們矯健的身影。
有時候在泥溏里捉幾只小蝌蚪,放在裝滿水的瓶子里,看他們黑乎乎的身體拖著小尾巴游來游去,直到小蝌蚪長出兩三條腿的時候,突然會覺得怪異害怕起來,隨后便扔的遠遠的。小時候好像就沒有害怕的東西,那時候流行養(yǎng)蠶,小朋友們相互贈予對方蠶卵,放在空置的鞋盒里面,上面鋪層棉花,接下來慢慢等待,直到蠶卵變成一個個小黑蟲,再把它們全部從棉花上摘下來放進盒子里,每天放學后的第一任務便是去找桑樹摘桑葉喂蠶。看著它們一點點的變大,最后白白胖胖,放在手心里冰冰涼涼的。現(xiàn)在想想那些蠶軟軟的不斷蠕動著肥胖的身軀,我的頭皮都要發(fā)麻,那時候可真是有一顆無畏的心啊!
等到蠶寶寶要吐絲了,把它們逐個的放在掃帚上,看它們吐絲作繭自縛,結成的蠶繭顏色各異,成橢圓狀掛在掃帚的枝條上,最后化為白色的蛾子飛走不見,只留下一個個的空蠶繭。我們在玩耍的途中發(fā)現(xiàn)自然的奧妙,觀察植物與昆蟲的生長變化以及其特征。現(xiàn)代的孩子迷戀著手機和電腦游戲,玩著生產不合格甲醛超標的塑料玩具,吃著不安全的各種添加劑的食物……祖國的花朵,和那些田野里的花朵一樣,正在被毒害。
如今的山村雖然變化不大,可是已漸漸脫離了記憶中的模樣。
水泥路從城市里延伸到村莊里的大徑小徑,吞沒了原先的土路,使得路邊的野草閑花紛紛退避三舍。沒有了土路的山村,還是山村嗎?農作物從過去的純人力勞動,發(fā)展成現(xiàn)在的機械化,鋤頭犁耙鐮刀等農具閑置在院落的一角,有的已經銹跡斑斑。取而代之的是除草劑、百草枯這樣種類繁多的農藥,只是聽著這名字,就要不寒而栗了吧!
周而復始,房前屋后的植物有很多已經消失不見,小時候常見的那些植物,在農藥的噴灑下,已然絕跡。莫說你想去抓幾只彩蝶,或者是逗弄幾只螳螂,就是在那慘延茍喘的不多見的草地里走上那么幾圈,怕是沒有幾只螞蚱因了你的驚擾而失措的蹦噠出來。人類,是大自然的殺手。沒有了蟬鳴、蛙叫、蛐蛐兒歌唱的山村夏日,這所謂的山村,和兒時相去甚遠的炎炎夏日,終究是和已逝去的歲月一同的走遠了!
兒子在公園里玩滑梯,遇到一個和他相同性情的小男孩,看著比兒子大了兩歲的樣子,他們很能玩的來。我至今記得兒子當時的開心之情,他玩著滑梯不止一次的跑過來對我說:“媽媽,我有好朋友了!”
我感到很難過。我愛他,但我卻給不了他全部。哪怕是最簡單的童趣,像我們兒時那樣有很多的伙伴,無所顧忌的把童年里最美好的快樂釋放給最童真的歲月。然而他們是孤獨的。他們的頭頂是逼仄的天空,四周群樓林立,腳下是堅實的混凝土、水泥路。他們更應該聞著泥土的芬芳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成長。 在給予給孩子充足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更應該豐盈他們的精神生活,讓他們從小就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好,感知美好的眼睛和心靈。
每一個人的童年都不可復制,所以回憶起來彌足珍貴。我的童年涵蓋了村莊里漸漸消失的一草一木,那些古靈精怪的小小背影,那些曾經親切留下美好記憶的人,那些發(fā)生在過去的所有的事情,有個美麗的詞語把它們叫做“童年”!
201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