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覺,生活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類似于《東京白日夢女》里的那兩個小人,他們無情的痛斥你的所作所為,更會直接告訴你可怕的后果,讓你當頭一棒。雖然你想努力掙扎抓住他們去解釋、去爭論、甚至去趕走,但是你怎么也摸不到他們,在我看來,那個你看不見摸不到卻又對你了如指掌的人,是你的潛意識,潛意識里的每一句都是對的,所以你痛恨、你害怕。當然他們也會在你開心的時候,說出最誠懇的祝福與贊美。
最近的生活里出現了這兩個小人,他們的對話讓我有些遲疑。
終其一生,難道你要這樣復制每一天的生活么?
制定的計劃,你要隔段時間就宣布重啟么?
在制定N次計劃后,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有些人能堅持每天做一件小事,第一她熱愛,第二,她做的確實是小事:她并沒有把這件事情賦予了一種“培養意志力”、“挑戰自我”、“改變人生”這樣一種定義,她只是單純的在做這件她熱愛的事情,這也是單純的力量。
你的選擇決定了你的生活,每一個人的幸福都不是沒有道理的,你羨慕安穩,可是你會選擇那份日復一日么?你羨慕光鮮艷麗,可是你敢背井離鄉獨身打拼么?你羨慕流浪,可是你會單身一輩子么?你的每一步選擇決定了你的生活,你現在的生活狀態就是你趨利避害驅繁避雜的選擇,別再說為什么生活把你變成這個樣子。人和人的選擇與追求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就應該靠近這個方向,夢想在于折騰!活著活著就是要活起來動起來。
看完《格局逆襲》我折了兩頁,這本書讓我搞懂兩個問題:
第一,一個人這輩子真的可以只愛一個人嗎?假如我們沒有愛一個人,而是愛多個,那是不是就跑出我們定義的的愛情范圍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對一段感情的投入最終都是通過愛別人的方式去愛自己,你愛的不是那個人,而是那段時光你對自己的欣賞與憧憬。第二,這個社會賦予男人與女人使命的出發點就是不一樣的,我一直不贊同在職場里強調男女平等,這本書的觀點恰好跟我吻合,我想假如你能把配角這個角色做好,讓別人實現了夢想,你就是成功的,這個觀念可能會拯救很多想要得到價值認可感的女性,很多職場女性特別強調這一點的平等,所以很難掌握這份付出與回報的平衡,拼命的努力,到頭來卻又一場空的落寞,我想是定位有問題,很多認可來自自己,并不是只能通過業績證明或者領導同事的評判。
閑暇的時間,讀的一兩本書或多或少起了些作用,但是大的方向還是不那么容易掌控,只能通過細微的小事去做調整,有時候你會發現,生活好像是在揚帆遠航,偶爾你會把控自如,偶爾也會飄蕩起伏。我曾經告訴自己,做海賊王一樣的女人,做自己人生的掌舵人。當我們遇到暴風雨,就應該穩住,而不是掙扎。
我相信每一個人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幸福,即使你經歷了很多故事,也請你依然保持這份包容心,包容六月清泉結冰、包容不老的生命,包容世界的遲疑,包容你,也包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