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熱傳這樣一段視頻:
7月20日北京下大暴雨那天,到處被淹,一個外賣小哥因為送餐晚了,被對方辱罵,對方拒收外賣,最后外賣小哥只好背著外賣默默的離開。
我也看了這個視頻,外賣小哥因為晚點給對方連連道歉,對方就是不依不饒,說著一堆臟話,還拿過外賣然后扔到地上,最后小哥撿起來,裝進送餐的箱子,低著頭默默的走了!
暫不論視頻的真假,平時身邊不是也有此類的事情發生嗎?如前些日子北京一順豐快遞小哥遭受打耳光的事件,還有平時爆出關于環衛工勸阻亂扔垃圾遭暴打,服務員被顧客惡語相向,乘務員被潑熱水......等等讓人看著心酸的事件。
我不知道這些事件里蠻橫的那些人是不是覺得快遞、環衛等這些工作很卑微,從事這些工作的人也很卑微,就理所當然的辱罵甚至毆打對方。如果真是這樣,我想說一句:即使你們做著自以為很高級的工作,你的人格也沒有高貴到哪里去!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句話把“與人為善”這件小事說的多么美好,你給予別人的點滴,會化成一份香氣留在自己手間,讓你看到更好的自己。
想起我7月初搬家那次的事情。
2011年大學畢業那年,我和關系要好的同學租房住在浦東唐鎮的一個小區,后來搬過兩次也都在這個小區,只是從一棟樓移動到另一棟樓而已。沒想到這樣一住就住到了現在,這次搬家是要徹底的離開這個地方了,我和同學也要分開租房,離別總是帶著傷感,不過傷感的事情里也會蘊藏著意想不到的溫暖!
因為一些原因搬的倉促,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搬運車,大概問了幾家搬運公司,出車費這一項就已經近200,再加上行程費至少得500多,要是讓對方搬運,費用更高,并且人家不會等,延誤時間都要算費用。算下來不劃算,我們就決定自己找車,平時有在小區外面看到過寫著出租、搬運的面包車,實在不行就叫出租車,這個費用我們也算過。
同學的一個同事之前被調遣去北京工作,因為還要回上海,就把行李存放在我們那里,搬家那天他回來處理他的行李,順便也幫我們搬,車也是他出去找的,找到之后讓我們談價格。
當我們出去看到車主,大吃一驚!
“吳師傅,原來是你呀!”
“是你們啊,你們還住在這個小區的!”
“恩,這下要搬到別的地方了!”
寒暄了幾句,我們把情況給他說了,同學要搬到浦東楊思,20多公里;我要搬到寶山顧村,40多公里。
“我們都認識,就給你們實惠點,楊思120,寶山200,怎么樣?”
“可以,沒問題!”
“平時給別人可不是這個價,今天也湊巧碰上你們!”
“我們也沒想到會碰上你,還真是湊巧!”
我們都咧著嘴笑了!
之前我們了解過搬家公司的價格,也算過出租車的價格,吳師傅給的價格是真的實惠,其實他開的再高一點,我們也會接受,那一刻突然有點賺了的小竊喜。事實證明,我們確實是賺了,因為吳師傅還幫忙搬東西。當天溫度35度左右,雖沒有烈日,但也特別悶熱,下午4點多時下起了大雨,在那之前我們已經搬完了。我們住在四樓,沒有電梯,如果就靠我和同學兩個女生搬,不知道要搬到什么時候。
吳師傅是何許人呢?準確來說,是我們以前的老鄰居,人勤懇又熱情,他有自己的工作,是給某食品公司配送貨的,給人搬運只是他的業余活計,因為他有一輛自己的面包車,閑暇時間就給人搬運賺取更多的生活費。
剛畢業那會比較困難,我們租住在小區53棟的一個群租房里,隔壁住的吳師傅和她的妻子,那會他們已經在這里住了有兩年了。雖然房子里還有住的其他租客,但我們離得最近,只有一墻之隔,是最近的鄰居,就先去大概了解對方的情況,來判斷對方的脾性以便日后友好相處。
雖說大家都住在一個大屋子里,平時都各自忙碌,加上年齡的差異,并沒有多少交流,最多的交流也是在房子公共活動區域碰到或者小區里碰到禮貌性的笑笑打個招呼。
因為我們住的是隔斷間,所以隔音效果并不好。他們是江蘇人,有一個女兒在老家,上初中,每個周末的早上七八點鐘,就會給女兒打電話,一說至少一個小時;而我們經歷五天工作日的辛苦,周末就想睡個懶覺,每每都會被他們的電話聲吵醒,不過我們從來沒有敲對方的門對此表示不滿,后來索性就當是鬧鈴,防止我們把周末大好時光都浪費在睡覺上。
吳師傅的妻子有腰疾,天氣轉涼的時候,就開始每天晚上在房間公共區域熬草藥。草藥的苦味布滿整個房間,即使你待在自己的小房間,關上門,味道也很重,熬好他們就會端到自己房間里,我們首當其沖要承受苦味,不過也從來沒有表示不滿。
住了有近兩年,我們搬走到72棟,再后來搬到今天即將搬離的22棟,搬離53棟最初的日子里,偶爾有在小區碰到過,后來就再也未見過,算算時間的話也有三年多了。
那天會碰到吳師傅真的大驚訝,完全沒有想到,并且他也還記得我們,我和同學討論搬運車的問題時還說起他呢,知道他幫人搬家,只是我們沒有他的聯系方式,也不知道他是否還住在唐鎮這一片。
行程中,我們和吳師傅聊天,得知他們也還在這個片區住,只是換到了別的小區。周末不上班的時間就在這一片的小區候著看有沒有生意,今天正好停在我住的那個小區,也剛出來就碰上我們,還真是緣分。
他說時常有找他搬過的人介紹朋友過來,現在這個業余生意做的還不錯。我清楚是他人好又熱情,給的價格又合理的緣故。還說才不久搬過一家,對方就是他之前搬過的一個人的朋友,那個人介紹過來的,從話里能感受到他的喜悅和滿足。
還聊到以前我們住的房子,吳師傅說那會我們兩家住的是原房的客廳隔斷出來的,大有同患難的感覺,還給我們留了他的聯系方式,說以后要是再到浦東那個片區要搬家,可以再找他,我們也承諾說要是那個片區有朋友需要搬家,會給他介紹生意。
想想這次吳師傅能這么幫我們,也是源于我們之前對他們的善意,從來沒有想到那時留下的一些善意能變成今天自己的方便。
這下你可能會說像你這樣的情況太少了,很多有過一面之緣或者幾面之緣的相識轉身也都是陌生人,根本不可能有再見的機會。的確,我也承認,人生中很多相遇都只是過客,并得不到對方的回饋,但可曾想過即便如此,你對別人的行為態度受影響的直接人還是自己,你的行為態度會滲透形成你的品質,會沉淀體現在你的容貌上,我想沒有人會喜歡出口惡言,面目猙獰的人吧!還有你的孩子也會受其影響,你的孩子會直接從你那里學習為人處世,別讓孩子感染上你的陋習,讓你的孩子成為一個內心怨懟、令大家厭棄的人。
同學辦公室里有個負能量爆棚的同事。在這個同事眼里,周圍的一切都糟糕,每天在辦公室說的話不是吐槽這個或者抱怨那個,同學說每天聽他講話都污染自己的耳朵,同學也納悶他身上的負能量怎么會那么多?后來一天得知原來這個同事的父母就是愛抱怨的人,那一刻知道答案同學都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也是住在唐鎮的時候,早上時常在小區外面一個叫清美包子鋪的攤位買早餐,只要去就會和賣包子的阿姨打招呼,時間一長,阿姨就認識我了,覺得我人不錯,有的時候給錢的時候發現忘記帶錢包,阿姨還讓我賒賬,并且在我一次租房中,阿姨還幫了大忙。你對別人以柔相待,別人也會報之以誠;你若對別人惡言相向,憑什么要求別人對你和顏悅色?我們經常不是也能聽到周圍的人說,你若客氣,我也忍讓,你若蠻橫,我絕不退讓。我們的人格都是平等的,無關乎職業、地位、金錢,其實很多時候大家要的也只是一份尊重這么簡單。
有時人也會有個錯識,覺得做善事一定是得做些大事才稱得上,可我們中的很多人都只是普通大眾,能力和條件都有限,那我們就應該從自己、從身邊做起,這也許是我們能表達善意的最好方式。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微笑,只是撿起一張廢紙,只是對別人說了聲謝謝或者對不起,這些都是一份尊重,值得稱贊!
你與人為善看似沒有給自己留下什么,無形中已經回饋了自己,讓你看到了更好的自己;如果你還是想說我沒有那么偉大,那就自私的為了自身的修行,善待他人也是為自己的一種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