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是個浪漫而有趣的日子,在這一天里面我的神經(jīng)一直是在緊張、焦慮、恐懼、無奈、煩躁中亢奮寫,我收到了老公送給我的一盒草莓,也許是驚喜吧,今天下午寶貝表現(xiàn)的很懂事,我基本上在寶貝沒有打擾我的情況下完成了寶貝生活用品的洗刷。同時我搭理了自己的頭發(fā),心情舒暢,原本以為一天到晚能這樣結束是美好的一天。
誰知道寶貝的爺爺想孫子了,來看看寶貝,雖然是短暫的50分鐘,爺爺帶著寶貝在玩,但是就是這短短的50分鐘,幾個月沒有見面的相思之苦,終于得到緩解,寶貝他爺爺居然陪著孩子玩耍,孩子在玩,爺爺居然在這短暫的時間內(nèi)睡著3次,我也是無語了。
從這簡單的細節(jié),和結婚六年的相處之中,總算得出了道理,這一家人的情感是分裂的,經(jīng)常是冷冰冰的親情,熱乎乎的虛情假意,你就是生活總體上再難,在老人家眼里你永遠不難,別人哭哭啼啼哭窮,到我們這里哭窮就是無能的表現(xiàn),一臉嫌棄,唯獨自己堅強起來,啥事自己扛起來,咬著牙,忍著痛,打掉牙往肚子里咽苦水,也得硬撐著。
我的工作是個臨時工,雖然說隨時就會被辭退,我最近特別焦慮,甚至今天晚上我把我的氣和焦慮遷怒于我的寶貝啦,讓我特別想找個地方靜一靜、哭一哭。我給孩子內(nèi)心造成了恐懼感。寶貝是又驚又害怕,又哭又鬧。
我對于寶貝一直玩水,弄濕了兩套衣服,十分震怒,我明天還要上班,寶貝卻一直玩水,剛換上一套干的新衣服,立馬就又濕了,怎么說怎么哄,都是一直躺在地上撒潑打滾,你滿足了他的要求了,他才起來,還是去玩水,我著急把我們兩個人的洗漱工作做完了,就安心睡覺。可是寶貝就一直撒潑打滾不停,這是我第一次憤怒地打了寶貝屁股,我氣急敗壞地處理了這個混亂不堪的場面,扼殺了一顆幼小的心靈,還采取了極端的處理過程。我試圖采取自己出門離開家的方式,把家里大門假意關上,讓寶貝一個人在家,讓他產(chǎn)生了恐慌和恐懼心理,孩子驚嚇得哭紅了眼眶,淚水如開了閥門的小水龍頭,一直嘩嘩地大把大把的落下來,那個時候我的心碎了,我好后悔這樣極端的懲罰了剛剛滿一歲半的寶貝,我太狠心了,我當時認為我是個超級壞媽媽,我是個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滾蛋。深夜里我在寫這一段情形的時候,淚流滿面,哽咽地無法自拔。
對不起寶貝,最近媽媽有太多的心事,壓抑在心頭,我太累了,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所有的關系中,唯獨我自己的父母和老公他爸,是我們能信任的,但是也未必是好事,最近單位太多人見到我爸后直接反映我工作不認真,請假頻繁,不思進取,如果殺雞儆猴,我就是那只可憐的雞。我爸聽后暴跳如雷,面目猙獰地訓斥我。我選擇了沉默,有什么可說和解釋的,你都不愿意了解我的真實情況,你寧愿相信別人的一張嘴,都不愿意相信我,你希望的我做不到,我本就無能,我本性老實、不機靈。我現(xiàn)在呈現(xiàn)在父母面前的一個人并不是真實的我,我并非破罐子破摔,我只是覺得自己如同困獸之斗,無論做什么,都會有人跑我家去我爸媽耳邊輕輕吹吹枕邊風,漸漸地我就莫名其妙地與爸媽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沖突。我謝謝那些人的好意,但是我真是覺得他們是咸吃蘿卜淡操心。就算我是那只準備宰殺的雞,我也會體面的死去。重生過來,找份新工作,努力干,不會再在父母的監(jiān)控之下,有人隔三差五地這樣“關心”我,說我最后會把我自己作死,讓我渾身不自在,我活得越來越迷失自己,越來越否定自己,越來越不自信。我要的是自由。我要的是信任、理解、接納、寬容、鼓勵。
我就是工作再怎么出色,我的孩子整天跟個留守兒童似的,甚至比留守兒童更慘,今天被放到這家親戚這蹭飯和照顧幾天,明天被放到那家親戚那關照幾天,孩子心理上能有安全感嗎?孩子對我這個當媽媽的不抱怨嗎?孩子的情感怎么得到健全。我放棄了工作,只為能全職照顧寶貝,中產(chǎn)階級的爸爸媽媽都送寶貝去早教中心,而我則決心自己學習早教知識和方法,在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實效地一對一地對寶貝做到因材施教、適時教育,把寶貝的心理和人格發(fā)展得到完善和健全,使得寶貝有一個愉快地童年,健康地生活心理體驗,無論長大后遇到什么,都能堅持自己,堅持理想,成就自己,做一個自由自在的人。
我其實是很煩惱的,我爸說別人提醒他讓他回來提醒我一下,人家是好意,說讓我別作,這是第一次我爸用了“作”這個詞,說如果是全體年輕成員被辭退了,那就算了。如果是因為什么辭退的,就是我自己作死的,把工作作沒了。
我當時心里酸酸的苦笑,如果說這份工作沒了,我也不在乎,因為沒了的原因是家庭綜合起來的因素,并非我一個人的過錯,我只是那個最后的稻草,只會讓人唏噓我的結果悲慘,可從來沒有人同情我這樣的結果是必然的走勢。家庭中我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寶貝,雖然爸媽口口聲聲說會幫我安心帶孩子,讓我專心工作,可是孩子好像不買賬,整個人跟我在家時候大大不一樣,變得鬧騰、撒潑、耍賴,隨著孩子自主意識的增強,單一的執(zhí)念和固執(zhí)的執(zhí)拗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爸媽對孩子的寵愛,讓我教育他很苦惱和愧疚。帶一天孩子,爸媽抱怨不斷、牢騷滿腹,我都能理解,下班回來我就趕緊接手孩子的所有事。時間久了,人家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麻煩多了惹人嫌。有時候我也能理解爸媽需要自由,需要她們自己的人生,我盡量上班和照顧孩子兩不誤,能多騰出來時間讓爸媽享受她們的自由,每天下午讓老媽出去打個牌,緩解放松一下,老爸不喜歡帶孩子,就不讓他帶。老公一直上班不敢休假,這后勤部長就由我來充實。可是我病了就不能堅固所有了,我心里也明白,有時候為了照顧孩子,會在工作上有所懈怠、散漫,但也沒辦法,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已經(jīng)盡力而為了,而不是外人說的我作。家里每個人都向往自由,都不愿放棄自我,我既不能說服這位,也不能說服那位,本來自由就是人性本能,我無從干涉。再說父母各自有自己的想法,幫自己帶孩子本就是情分,不幫帶孩子也是本分,我沒有什么可抱怨和怨恨的,我不犧牲自己,我不忍著委屈,我頂著被全家人誤解的結局,成全這個家里所有人的自由,我有錯嗎?我心疼你們忙了大半輩子,辛苦拉扯我長大,我處處先以你們舒服、自由自在、方便、開心為前提去考慮事情,我丟掉工作我從來不后悔,我只是從來沒有被爸媽理解過,我不想成為誰的“拖油瓶”、“麻煩”、“累贅”,我還年輕,放棄了一份溫水煮青蛙的工作,我并不覺得可惜,只是辜負爸媽的前期的付出付之東流了。我等寶貝長大大了,我就出去找份工作好好干,多掙點幫忙貼補家用,緩解老公身上的擔子,這是成長路上必經(jīng)的選擇,有什么可委屈的,在這世上活著的人,誰不委屈,誰不犧牲。
只是忍著痛苦還被誤解,心疼彼此卻化為怨恨,這滋味讓人眼淚在眼眶里打個轉(zhuǎn)轉(zhuǎn),又被立刻吸回去。沒事,不理解算了,說我太能作了,不聽話、不分好賴,罷了,我沒有能力去說服你們,我做的決定雖然很差勁,可是這已經(jīng)是我的能力最大值了,這幾年因為外人的一句話,爸媽你們誤會我多少次,公婆也是因為外人和小姑子一句話,誤會我多少次,和我無理取鬧多少次,老公是個單細胞生物,在我表達清楚自己意思后才不去誤會我,我覺得太累了。如果我不去解釋,事情一出,別人就誤會我,可我累了,不想去解釋,也不想去澄清誤會。懂我者,無需多言即懂;不懂我者,費口舌皆枉費。
只是覺得我內(nèi)心已成熟,我活得很真實、灑脫,我不想成為家里人期待你該成為的樣子,我有自己的思維和靈氣,我還是那個我,靜待花開,芬芳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