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瓊瑤阿姨給兒子和媳婦的信刷爆了朋友圈,她在信中交代了自己將來與這個世界的告別方式:萬一到了最后的時刻,希望后輩能讓自己體面地走,不要因為不舍而彼此折磨,也借此告誡后輩要笑看死亡,直面生命的終結。
看到這則消息,我突然驚覺:這位曾經的“窗外”白衣少女,現如今已是七十九歲高齡,已經真的到了要考慮如何與這個世界告別的時候了!
我還記得自己看過的她的第一本小說,是初二時從同學手中借來的《燃燒吧火鳥》,感覺那般美好純凈的愛情,像清風般吹過年少的心……她也許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寫作技法,但她的筆下,流淌著她自己心底的真、善、美。
25歲寫出第一部自傳體小說《窗外》的瓊瑤,50余年來筆耕不輟,創作小說及影視作品近百部,創下的電視劇單集最高收視紀錄至今無人可破,可謂一生勞作。她成就了無數瓊瑤劇中的男神女神,林青霞、劉雪華、秦漢、趙薇、林心如……如她自己所言,她收集了眾星的美麗,留住了他們的青春,匯成了一條美麗的生命之河。
她的情感經歷亦比常人豐富好幾倍:初戀是高中時的語文老師,和第一任老公結婚五年后離婚,還當過小三,引起過軒然大波。她自己也曾這樣總結:“我這一生已經把人家的幾輩子都過過了,我的生活、愛情、婚姻遭遇這么多,我才有這么多可寫。有人用寫日記發泄,我卻發泄在寫作上。”她就這樣,以弱女子的瘦弱之軀頂著漫天風雨走來,可為什么,她卻從不顯出蒼老疲憊,讓人忽略了她的年紀,老了老了,還越來越美呢?
一不小心,泥足深陷當了小三,是走錯了路,但人們卻忘了,她從來都不是那么強勢狠毒的強行上位腹黑女。她知道自己一步走錯,步步皆錯,心中惶恐,口里更從不對平鑫濤妻子出一字惡言。
因為不想背負第三者的罵名,她甚至選擇與他人訂婚,并準備移居海外,只是這一舉動,終于促使她深愛的男人平鑫濤下定決心,終于做出“余生和她在一起”的選擇。
“生時愿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時愿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看她的這封信,你看得出是一個年近八十的老人所寫嗎?她早已不是那個只知兒女情長的女同學,可她的心卻仿佛從未染塵一般。
看透人世,向死而生,活得越來越通透明白,像這樣擁有大智慧的女子,再老也有自己的一份從容睿智之美。
她的美麗,是一腔孤勇,執著維權。三年前,她一紙訴狀將內地編劇于正告上法庭,指責于正的電視劇《宮鎖連城》嚴重抄襲她的改編權、攝制權,最終以于正公開道歉,支付賠償五百萬并停止侵權行為告終。在這片從來不怎么重視知識產權,上到年老的教授,下到年輕有為的學子,都把抄襲當成家常便飯的中國大地上,她較真的樣子,很酷,也很美。
她的美麗,還閃耀在她的一腔愛國之心里。13年前的這個春天,2004年3月31日,也就是臺灣地區選舉過后的10天后,她在自己的網站發表了一封留言:“親愛的朋友啊!從何時開始,長江、黃河、青海、長城、喜馬拉雅山……都不再是我們的驕傲了?唐宋元明都不再是我們的歷史了?我真的陷進無法自拔的痛楚里。”她無法接受兩岸的撕裂,更無法接受骨肉相殘的現實,一心期待著呼吁著兩岸中國人都能珍惜血濃于水的親情。
是的,她是曾經飽受爭議,但誰又能保證自己的一生從來不犯錯?“怨怒燃起敵意,豁達重拾希望”——從漫天風雨中走來的她,早已把那鋪天蓋地的非議化作了重生的力量,活出了自己的一份精彩。
當世界無情時我多情,當世界多情時我歡喜。
她知道自己的錯在哪,敢于直面自己的錯,讓那份錯,變成最好的成全。
哪怕年華不再,她的心依然清透陽光,活得如清風明月般舒展、坦蕩。
春天萬物生長,夏天欣欣向榮,秋天直面衰敗,冬天萬物皆空。當她步入人生的深冬,我們看不見她的惶恐,讀到的只有淡淡的從容。
她一路走來,用自己的人生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對生活的掌控能力,應當是貫穿于人生始終的。
永遠向上走的人,即使到老了,依然內心篤定,舉止利落。就如瓊瑤那樣,縱然朔風起,人生不言棄。
也許,她不曾擁有夏花的絢爛,但她給自己的“落幕”,已設計得如此靜美。若“老”成這樣,有何遺憾可言!?
老了,當如瓊瑤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