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人生是失去自我
文/李沐遙 ?圖/網(wǎng)絡(luò)
1
中國自古以來便是一個講究奉獻的民族,上敬老、下愛子,中要做賢妻。在傳統(tǒng)文化熏陶下的大中國,這本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可是,也有這樣的一些女子,踐行著這樣的原則,卻半生過著度日如年的生活。
我老家的一位鄰居,就是這樣的一位賢妻良母,她叫蘭,人如其名,長得清秀大方,且心地善良,蕙質(zhì)蘭心。
初識她的時候,我還是個小孩子。她的家里有一對十幾歲的小男孩。看樣子很淘氣,常看她溫柔地喚他們兄弟倆,偶爾也會寵溺地輕斥,但卻看得出兩個孩子都不怕她,且很依戀她。
我一直以為,那對兄弟自然都是她的孩子,后來聽母親說起,才知道這背后還有一個頗為凄慘的故事。那個略長些的男孩,是她丈夫的哥哥家的孩子,因為一場車禍,父母雙亡,只留下這個遺孤,作為叔叔、嬸嬸的他們自然地收養(yǎng)了這個孩子。
聽媽媽說,蘭姨對哥哥家的孩子視若己出,和自己的孩子沒有任何分別。她還一力負擔起了公公、婆婆的生活。不但是花費,公婆生病的時候,她更是像女兒一樣侍奉床前。
那時的蘭姨,在我心里的印象像女菩薩一樣,不但人生得美,更是因為心地善良而自帶光芒。
后來,因為我在外地上學,不常在家。偶然一次回來,見到蘭姨,她臉色蠟黃,蓬頭垢面,一個人呆坐在門口,我和她打招呼,她竟未聽聞。這蘭姨竟換個人一般,完全不似從前的模樣了。
吃驚之余,我詢問媽媽怎么會這樣?媽媽長嘆一聲:“哎!好人卻沒有遇到個好人珍惜呀!”
原來,自從這兩年,她家的生意好轉(zhuǎn)起來之后,她老公便漸漸瞧不上她了。非但在外面尋花問柳,還總是故意尋些錯處罵她、甚至打她。尤其,是那兩個小哥倆相繼去外地讀書后,這蘭姨的丈夫更是肆無忌憚。不是夜不歸宿,就是非打即罵。
我驚訝極了。問媽媽,那這樣的婚姻她為什么還要苦守著。媽媽說:她沒有工作,離開這個家,還能怎么活呀!而且,她這大半生都在為這個家默默地奉獻著,除了這個家,她還哪有地方可去呀?
想必她的老公也是吃定了她的這一點,才敢如此待她吧?應(yīng)該說,蘭姨是遇到了最令人不齒的渣男。可細究起來,這奉獻的一生竟是完全沒有自我的人生。她把自己的一切價值都和丈夫、兩個孩子捆綁在了一起,卻唯獨沒有了自我的位置。
這可能也是大多數(shù)沒有太多文化女性的悲哀吧!
2
我又想起前幾天開車的時候,聽到的一則熱線廣播,里面一個年愈六旬的阿姨跟主持人絮絮叨叨地講自己凄慘的人生。
她說她的老頭子打了她大半輩子,現(xiàn)在也打。她不想跟他過,卻無處可去。兒女盡管都已成家,她還幫忙帶大了孩子,可她不知道他們愿不愿意養(yǎng)她的老。她在外面打工,連家都不愿意回,也沒人會來找她。她反反復復地問著主持人,我該咋辦?
主持人告訴她,趁著還能干動,多攢點錢,老頭子不好,咱也別管他了,看看兒女哪個能好一點,就多出出力,將來老了,也好有個依靠,到干不動的時候,手里有點錢,兒女也能對你好點。
可那個阿姨依然絮叨著,我可該咋整?你說我該咋辦?電話最后還是被切斷了,不知道那個迷茫的阿姨,是否聽進了主持人的建議。
那一刻,突然覺得心里特別悲傷。總有一些人,他們的一生都活得有些渾渾噩噩,他們像驢馬一樣在年輕的時候奉獻自己的體力和精力,卻在年邁的時候被枕邊人,甚至孩子嫌棄。
可能你會說不孝順的孩子沒有那么多,惡毒的渣男也不是遍地都是。可是,哪個人的一生又不是獨一無二的呢?誰在付出了半生的青春之后,不想有一個安穩(wěn)的后半生呢?
是什么讓她們在奉獻了自己之后,又丟掉了自己呢?
3
中國的女性,一旦走進婚姻,便很容易陷入一個自我奉獻、自我犧牲,直至丟掉自我的怪圈。
女人以婚姻為重,再事業(yè)有成的女性,沒有走進婚姻,也仿佛在別人面前矮了三分。而一旦走進婚姻,勢必會有人要求女性要以家庭為重,以孩子為重。如果做不到,即使為了事業(yè)打拼,即使承擔起家庭的主要經(jīng)濟收入來源,還是會感到不安。這些由女性的天性決定,也由中國綿延數(shù)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所決定。
所以,即便是現(xiàn)代社會的今天,依然還有男性公然亮出“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女人似乎就該為家庭做出犧牲和奉獻。然而,那些在婚姻中被肆無忌憚傷害的也恰恰正是這樣一群為家庭犧牲和奉獻,直至丟失自我的女人。
一個女人最可悲的,不是年華老去,而是失去自我;一個女人最可憐的,不是紅顏不再,而是自信全無。
不論你讀過多少書,走過多少路,活到了多大年紀;也不論你嫁給了怎樣的人,有了幾個孩子,經(jīng)歷過哪些事,有幾樣東西,這一生都不該丟掉。
其一,是你獨立的思想。不管遇到什么事,總歸不該人云亦云。哪怕你想的慢些,想的少些,可總歸你得自己去想。
因為沒有人能代替你成長,也沒有人能一輩子幫助你,告訴你該怎么做。而你自己想的,哪怕這一次錯了,下一次也總會對起來。
就像《阿甘正傳》中說的那樣:“你要憑著上帝所給予的做到最好。”
其二,是獨立的經(jīng)濟能力。不是要求你一定要賺到多少,而是你能賺到多少,就能過什么樣的生活。
見過無數(shù)女性,以為年輕貌美就是自己最好的資本,可以憑此得到一切想要的,過上理想中的生活。可這真的切實際嗎?
富豪若娶你,也要問問你以何堪配?何況越是上層社會的人,越看重的是價值。不是沒有灰姑娘,而是灰姑娘雖有后母,但本身也是貴族。
不論多大年紀,只要你能賺到靠自己養(yǎng)活自己的錢就行,掙的多就過好一點的生活,掙的少就過差一點的生活。只有這樣你才能不攀附、不依賴,不用低下頭去乞求別人給你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其三,是獨立的靈魂。一個人的靈魂越高貴,才越有魅力。
孤女簡·愛在莊園主羅切斯特家中做一個地位低下的家庭教師,她相貌平凡,然而,卻用她高貴的靈魂征服了羅切斯特,并用她高貴的愛情最終成為了羅切斯特的妻子。
她曾經(jīng)質(zhì)問他:“你以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緲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和你有一樣多的靈魂,一樣充實的心。如果上帝賜予我一點美,許多錢,我就要你難以離開我,就象我現(xiàn)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xiàn)在不是以社會生活和習俗的準則和你說話,而是我的心靈同你的心靈講話。”
在她感到被背棄的時候,即使承認愛著,依然堅定地離開;在她發(fā)現(xiàn)他值得她的愛與信任,盡管他已經(jīng)破產(chǎn)又殘疾,她依然選擇做她的妻子。
獨立的靈魂不是因為你有什么外在的東西而怎樣,而是因為我能看穿你的精神里有我看重的,我才要。
再多的艱難坎坷其實都不可怕,只要你還能獨立的思考,只要你還沒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只要你還有一個獨立且不屈的靈魂。
愛人背叛了又怎樣,離開他你就真的不能生存了嗎?孩子長大了,不需要你了,你就失去生活下去的意義了嗎?
其實,都沒有。不是嗎?即使什么都沒有了,我們還有自己,還可以看見明天的太陽,呼吸清新的空氣。身體累一些又何妨?那好過,無休止的歲月中艱難地熬下去。
為什么不走出來,在余生不多的歲月里,為自己,只為自己好好的活下去!
李沐遙
本名李玲玲,80后;
曾做過記者、主持人、教師;
寫字是一份美好,只為寄托心情;
微信公眾號:沐遙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