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 晴
心情指數(shù):7.5
小確幸:
每日金句?每一朵雪花,都是一份創(chuàng)意!【覺察生活的點滴】
Objective 你對今天學的記得什么?
能夠改變我們行為的信息才能撐得算知識
Reflective 一句話形容今天的情緒(今天的高峰,低峰)
今天早晨情緒不好,兩個人吵架,然后激烈的過程中運用第三選擇解決了兩個人問題!
Interpretive 今天你學到了啥?重要的領悟是什么?
如何掌握臨界知識
1.基本原則
掌握臨界知識的基本原則是:要了解知識的可靠性和局限性。要確保這個規(guī)律是可靠,經(jīng)過了廣泛地驗證,并且清楚這個規(guī)律的適用和不適用的領域。
優(yōu)先使用“硬科學”的規(guī)律。所謂硬科學,是相對軟科學而言。硬科學是指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這樣的學科,而軟科學是指社會學這類的學科。
2.三個底層方法
(1)刻意練習
如果你要掌握某一領域的知識,那么你可以去尋求這個領域一流的導師,然后學習他是怎么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堅持這樣刻意練習,往往就能夠更快速地發(fā)現(xiàn)和掌握問題背后的規(guī)律,理解一點就通達一篇,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習的效率。(如果對刻意練習感興趣,也可以在「得到」APP搜索“刻意練習”4個字。)
(2)反思
總結不是反思。反思是對產(chǎn)生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反思的實質(zhì)是對假設進行校正。比如,反復思考研究當初做這個決策的依據(jù)是什么,為什么是這樣,當初的假設正確嗎?
(3)以教為學
把教別人當成自己學習的過程。因為我們?yōu)榱俗屪约耗軌蚪虅e人,就要做大量的準備,以防被別人問倒。而我們不去教別人的時候,往往就偷懶,沒這個動力。
3.三個學習技巧
(1)記錄:記錄和寫下來是不一樣的。
一個好的記錄,要做到兩點:第一點,要記錄整個事情發(fā)展的過程;第二點,主動地記錄看不見的關系,而不僅僅是記錄流水賬。
(2)定期回顧:一方面的原因是,時間一久,我們很容易忘掉學的東西;另一方面,很多事情發(fā)生的原因和最后的結果之間時間間隔很長。如果不去回顧,往往沒有意識到這兩者之間其實是有聯(lián)系的。
(3)付費學習:一方面是指通過“買時間”來增加有效學習時間;另一方面是指,通過買“高質(zhì)量的知識產(chǎn)品”或“向?qū)<腋顿M”獲得咨詢建議,來提高學習效率。
Decisional 一句話形容今天的工作,明天要繼續(xù)哪些工作!
今天工作聽兩本書,好好學習,微習慣,還有零秒思考法!
明天200分鐘!
元認知”,即我們審視自身思想的能力,是“對思維的思考”。它幫助人們從問題中抽離出來,以一種旁觀者的角度重新審視事件本身,這時事情往往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