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SIS: Inside the Army of Terror",在美國關于ISIS深度報道最早的幾本書之一。書里講了ISIS的起源,成長壯大的原因(米國確實是臭棋一招接一招,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攻城略地的過程,以及其組織的意識形態(tài)的演化。個人感覺在內(nèi)容方面比較有料,但是視角始終擺脫不了作者根深蒂固的西方價值觀。相比之下,更推薦Vice News拍的The Islamic State,這部紀錄片不管是挖掘深度還是取材視角都遠強于這類書籍(看過之后,估計你也會像我一樣對Vice News的這個創(chuàng)始合伙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2.?"Shoe Dog: A Memoir by the Creator of NIKE",讀過最好的商業(yè)類自傳(貌似沒有之一),就像Phil Knight在書里寫的那樣“他知道如何說實話“,這種樸實的坦誠在書中貫穿始終,就像一個多年未見的老友在周末慵懶的午后,端著一杯咖啡坐在沙發(fā)上給你講他自己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種創(chuàng)業(yè)初期那種為著一個樸素的想法,不停地“折騰”的故事。順便吐個小槽,現(xiàn)在不管是硅谷、紐約,還是北京、深圳,這種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沒有“資本化肥”過度催熟的有機增長越來越少了。資本豐富確實是好事,但在這樣氛圍中迅速催熟出來的企業(yè)雖然看似體量很大,但卻如同超市里空心的草莓一樣,感覺干澀無味,不接地氣。
3."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一本特別學究氣的書,講人類的債務起源,以及5000年的債務的變革。如果你是希望從歷史汲取營養(yǎng),思考國債、地方債如何破局,這本書。。。是完全幫不上忙的。如果對文獻引用有潔癖,或者喜歡文字考古的親,倒是可能會對這本書更感興趣。簡而言之,不是一本很休閑的讀物。
4.?"Thank You for Being Late: An Optimist's Guide To Thriving In The Age of Accelerations",絕對是2016年度最佳,同時也是Thomas Friedman寫過的最好的一本書。題目應該換成“21世紀生存手冊”,更為恰當,對世界當前的局勢少有人能解讀得這般透徹,又能描述得如此生動。稍后單開個帖子仔細寫。
5. “Life's Engines: How Microbes made the Earth Habitable”,個人感覺應該算是科普讀物的標桿級經(jīng)典。我這個生物學麻瓜讀完都感覺如飲醍醐。短短一本小冊子,把整個世界觀都顛覆了,生物圈其實真的可以看作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每個人、每個動物都是這里面的一個小分支,而每天周而復始驅(qū)動整個系統(tǒng)的引擎則是這些毫不起眼的微生物。今天我們呼吸的氧氣,物種的起源與進化,微生物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外星生物圈的可能形態(tài),這本書都有涉及。非常有意思,強烈推薦。
6. “A Man on the Moon”,20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就是人類成功登月。這本書就是從參與者(主要是參與的宇航員)的角度還原了阿波羅計劃的前前后后,帶你進入宇航員與項目主管的個人世界,陪他們一起訓練、一起期待、一起登艦飛往太空、一起在環(huán)月軌道觀看地球從月平線升起、一起在月球表面跳來跳去撿礦石。仿佛瞬間穿越回了那個美蘇兩強爭霸的太空大探索時代。讀完這本書還有個讓人感覺特別唏噓的地方:就在我們父輩那代,人類還曾經(jīng)是個會仰望星空,干愿以為開拓人類夢想邊界而冒險犧牲的物種,現(xiàn)在卻退化到今天的種種不堪。一個缺乏夢想的年代,地球人好像放棄了那種敢于直面全球人類挑戰(zhàn)的氣度與格局,最后只剩下竭盡奇技淫巧在祖上傳下日漸縮小的蛋糕上多為自己切出一塊的能耐??杀 ?/p>
7. “The Martian”,感覺緊接著上一本看真的是非常好的安排。書非常耐讀,開始看就停不下來的感覺,過節(jié)那兩天一口氣把書和電影都看了一遍。對比之下,感覺電影一下子漏掉了好多有意思的細節(jié),比如各種各樣的規(guī)劃與計算,以及主人公略有小賤的敘事風格都被電影裁剪了不少,最后結尾煽情也煽得有點過了。書里不少地方相當有代入感,好多地方都能讓人直接聯(lián)想到了阿波羅13遇到的種種宇宙意外。只看過電影的小伙伴不妨有空找來這本書再讀一讀。
8. “The Outsiders: Eight Unconventional CEOs and Their Radically Rational Blueprint for Success”,有點像商學院案例集錦,而且略顯過時。作者找了8個股票表現(xiàn)遠超過標普500的企業(yè)的CEO,希望從他們“非主流”的個性特征與資源配置習慣講明白這些企業(yè)成長的秘密。不過感覺這本書只專注于非常高層面的資本和資源配置,許多花大篇幅講解的內(nèi)容感覺現(xiàn)在都已是Common Sense。整體感覺不太合我的口味?;蛟S會對真正在做企業(yè)管理的小伙伴們有些幫助吧。
9. “Algorithms to Live By: The Computer Science of Human Decisions”,一本講算法的書,不過不是寫給計算機專業(yè)看的。全書的講解非常棒,能把許多很抽象復雜的算法用簡單的語言講明白,講算法出現(xiàn)的背景,講原理,最后還能在現(xiàn)實中找到非常有意思的問題。雖然閱讀不需要任何計算機基礎,但從CS專業(yè)畢業(yè)生的閱讀視角,我感覺讀完也完全不會覺得啰嗦或者無趣。五星推薦。(多插一句嘴,大學的CS本科生操作系統(tǒng)和機器學習這兩門課要從這里講起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