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討厭中國的葬禮,起碼我討厭我家鄉的葬禮。在葬禮中眼淚和從收音機里放出的悲傷的挽歌是我最不能忍受的,尤其是前者。
前者是因為在奶奶的葬禮中,每當有人來吊喪時我必須跪在奶奶遺體前聲嘶力竭地哭。說實話,我只在得知奶奶死去的那時才真真正正地哭了,而之后吊喪時我都是逼自己哭出來,可有時還是沒有眼淚。就算沒有眼淚我也讓自己看起來非常傷心,因此拼命地打哈欠,然后眨眼睛,讓自己的眼眶紅紅的,看起來很傷心,像馬上就要哭的樣子。為此每當我想起這里時心里總感到些許的內疚與不安。我是不是太無情了,連自己心愛的我的葬禮上都哭不出來?有時會這樣問自己。
而不喜歡挽歌的理由呢?很簡單,因為它是一天到晚不間斷地播放的,所以到了晚上的時候它便是我睡眠不足的原因。當然了,我也不喜歡它給我的感覺。好了,說到這里我心里也有點內疚,畢竟這是為我心愛的奶奶而奏的挽歌,我居然說不喜歡。
我說這些不是鄙視葬禮,只是不喜歡它帶給我的感覺而已。因為我向來不喜歡悲傷的東西和與之相關的。而葬禮中的眼淚哭聲還有挽歌悲傷的曲調正是如此。
多年以后,我在美劇中看到美國的葬禮。白色的花安靜地躺在安放往生者的那個箱子(我不喜歡說棺材)的上方,猶如往生者般安詳。死者的親友望著死者的面容,最后一次對他或她訴說心里的話,表達內心的尊敬,以此來送死者最后一程,希望死者能在世界的另一邊找到屬于他們的平靜。其中記憶最深刻的往往是親友對死者的致詞,那是我最喜歡的部分。沒有夸張的語句,卻能完美地概括死者的一生,清楚地表達了致詞人對死者的感情,如此觸動人心。沒有令人覺得多余的哭聲,雖然會有幾行眼淚,但葬禮總體是在安靜而又平穩地進行著。
也許有人覺得我崇洋媚外,我不反對。不過相對中國大部分充滿著悲傷的哭聲的葬禮,我還是比較喜歡西方葬禮中送走死者的平靜。我認為死者更希望的是帶著活著的人安靜的祝福安詳地走向另一個世界,并希望活著的人不要因自己的離去太過于悲痛,希望他們能在以后的日子活得更好。
奶奶的葬禮結束后,我過沒幾天就回了學校。剛回學校的那段時間估計是我這輩子睡眠質量最好的日子,沒有之一。奶奶的葬禮實在是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