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向街出品的雜志,對于單向街,僅知道這是北京的一個文化氣息濃郁、思想見地不隨波逐流的地標書店,也僅限于此。所以它出品的雜志類文本,本著復雜的心情,姑且一看。
這本書的討論重點是當下的青年:青年們是否迷茫、青年們是否有獨立的價值觀、青年們是否有推動時代的能力、青年們是否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青年們能否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構建新的社會秩序,從而成功的從上一輩的手中繼往開來,保持社會的穩定運行,最終創造出更好的社會形態。在我看來,這是肯定的。雖然作為青年的我們對社會的平穩運行充滿了不安、對生活的不公正充滿了責難、對知識求索過程中的艱辛充滿了惶恐、甚至對道德的選擇在長輩眼中是一種退化。然而我們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有屬于我們自己的行為方式和行事準則、有追求自我幸福并且兼顧所有人幸福的追求和美好愿望、有創造安穩生活的能力和為之心甘情愿付出的努力。每個年代都特有這個年代打下的印記,不管是行為方式還是判斷準確或者價值取向,但真善美是始終貫穿的,是長輩傳承給晚輩、長者潛移默化影響幼者的通用教育中心,所以我相信,不論哪個年代,必然不是垮掉的一代,也必然不會是愚蠢的青年。
書中還有蠻多有意思的觀點,有些觀點替我打開了新的思維角度、邏輯方向、思考模式,如同幫我的內心打開了更多的窗戶,對世界的觀察能更通透。每個人都有固有的很難改變的思考模式,這些強大的潛意識存在的思考方法讓我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總是陷入相同的處理方式之中,而內心存在的對自我的認同所產生的固執常常讓我們陷入我執的怪圈,從而無法有創新創意的角度,也無法突破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比如書中提到,你看到心中的觀點其實是經過了自我的加工,有著深刻的自我意識或者固有的自我偏見在其中,同時你看到的這個觀點的表達者,更是在言語、邏輯上,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和看問題的角度,對觀點已然經過了加工和包裝。你看到的并不是事實的本質,是已經經過至少你在內的思維模式加工后的事實了。
以上觀點再進一步,新聞報道,視角的選擇很重要。兩軍對戰,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宣傳媒體,同一場戰爭,這兩個不同立場的媒體所表現出來的戰場是截然不同的,畢竟媒體報道角度決定了他們看到的事實已經朝著兩個方向分道揚鑣。而如果加入了中立的第三方媒體,這三個媒體的報道,就好像是三分天下,誰也吞并不了誰,誰報道的也都是事實,不過是經過不同角度加工后的事實。戰爭發動方的報道:戰爭不殘酷,勝利很容易,沒有花費太多軍費實現了戰略目標,甚至可能借著人道主義的幌子宣揚自我的崇高道德。戰爭迎戰方的報道:戰爭導致了血流成河、尸橫遍野、斷壁殘垣甚至斷肢殘體,但保家衛國的正義感必須堅持到底,即便是押上所有也必須保衛家園,因為戰爭一旦失敗,付出的代價甚至更大。中立第三方的報道:戰爭牽連甚廣,發動方不一定道德,迎戰方也不一定有理,輸贏成敗對雙方的影響甚大,甚至可能對地區局勢造成不被避免的動蕩。所以,媒體報道,角度很重要,不能一味相信,也不用一味否定。
再進一步,我們現在接觸的新聞,很多都是大數據后的推送,不經新聞本身具有角度具有選擇,大數據本身的推送也是模型也是一種選擇,你看到的是經過多重角度后才能看到的,真的是事實的本質嗎?細思恐極。
不論如何,我都對自己有信心,我們不會是最愚蠢的一代,雖然可能需要交學費,我們的選擇不一定能得到最好的結果,但哪一代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壯著膽子做自己思考、判斷后選擇做的事情呢?歷史的滾滾洪濤可能波濤起伏,但一定是往前發展的,所以,不用怕,我們保持基本的真善美的判斷,努力的遵循內心的判斷,做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