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爹爹(爺爺)已經離開我們兩個月了,要不是送爹爹最后一程的點點滴滴,我真心感覺爹爹一直都在,也許是,他已活在我的心中。
現在仍然很清晰的記得,2006年的那個暑假在爹爹家,弟弟好玩不好好學習,老人家批評他時哽咽著說,我都是土埋到脖子的人了,過了今天不知道明天,我當時有點被震醒的感覺,確實爹爹己不知不覺老了,我們做兒孫的也不知不覺長大了,爺爺隨時會離開我們,從那時起,常年在外打工的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爹爹家,他也會問什么時候到的家,我說昨晚,他很欣慰的笑了;每次離家時不管多晚,都前去趟爹爹家告別,臨走時會對爹爹說:你一定等著我下次回來看你,一定呢!倆個人開心的拉勾,約好下次的見面,送我到門口時會和他來一個深情的擁抱,我緊緊的擁抱著爹爹,囑咐著他,因為我不知道下次回來是否還能擁有此福氣,這時的他高興的像個孩子一樣,然后揮揮手依依不舍的目送著我遠去的背影,作為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他好像也很享受這種感覺,就這樣這種告別方式一直持續了10年(2016);
就在前幾年爹爹身體不怎么好時,患上了輕微的老人癡呆癥,不經常見的人來家看望他時就會問,你是哪個單位的,有一次竟然連我也不認識了,我傷心的拉著他的手喊著:我是麗紅我是麗紅,要聊上幾分鐘才能喚起他的記憶,認出我來,也因為年紀大耳背,總是大聲的說話,聲帶出了問題,從那時開始,他說什么也只有奶奶能懂,我只能在不影響他聲帶的時間內陪他聊聊,說了什么完全靠感覺去領悟或寫在本子上,我們在家陪伴他的時間太少,去一次就會興奮拉著我聊上很久,聊他的工作,聊新聞(他身體允許時每天都會看報,看雜志,寫作),當然還有告奶奶的狀— — 用本子寫了五項哦,這時的奶奶就會說:你再挑剔,我就不煮飯給你吃。爺爺就會笑著指奶奶,意思是沒冤枉她吧,好有趣的20后和30后
去年的清明回家是我最后一次見到爹爹,這時的他已不能單獨站立,我們在玩耍時,他只能坐在輪椅車上看著我們,笑著招招手,有天吃飯時,牛奶的溫度不夠熱,爹爹像個孩子一樣可愛的拍著桌子,抗議著不肯吃飯,后面二叔把奶熱過,哄著才吃了飯。那時我真真切切的感覺到了人真的是越老越小,后面問奶奶才知道:爹爹現在每歺必須要兩瓶奶熱好,煮飯時要蒸上兩三顆蜜棗,歺歺有肉,缺一不可,不然就不好好吃飯[微笑],倆位老人家相依相伴有六十多年,奶奶賢惠的很,爹爹這一生也算是有福之人
2017這個終生難忘的10月,沒有一點征兆,親愛的爺爺永遠的離開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