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執行力-成為百分之一的秘密》后感
很幸運在新生大學【七年就是一輩子】群里提前收聽了笑來同學的分享《執行力---成為1%的秘密》初稿版。
以下的內容,我只能表達出笑來同學所分享內容的10%。
“執行力”一詞在我的腦海中一點也不陌生,在大學的時候就被提到了,然而在工作上更是多次反反復復地提到。但我從來沒有認真地去思考過“執行力”背后的深刻含義。
在李笑來老師其他文章中,被點撥了很多次,讓我從此開始都每一件事物,每一個詞,甚至每一字都會不自覺地作出分析和解剖。從了解古代的甲骨文字到詞語到句子。然而在我學習英語的道路上,也幫助我不少,鍛煉出自然條件下發生的“分析”這個動作。
我們的人生的道路都是漸行漸修的,而不是一蹴而就,打磨好關鍵的能力,在正確的道路上走得比別人更快,更順暢。
一切的人類文明,都建立在人的前腦額葉之上。無論如何,首先我們要鍛煉的區域就是大腦,所謂“一切的根源來源于自我”。通過元認知主導我們的行為。
Through ?metacognition dominant our act.
分享中提到:
0.先做一件事
先做好一件事,不要一下子做太多的事情,兼顧不來,導致每件事都做不成。
1.什么是秘密
秘密有兩種,一種是巨大的利益,只有少數人掌握,例如“大獎章基金”的數學套利模型和算法,不可以公開。另一種是,能夠看得見的,但是太簡單,以至于大家都把它忽視掉了,實際上它很重要,只有少數人真正能夠把最簡單的用上,成為他們的秘密武器。
2.什么是執行力:執行力=What+Why+How
3.關于執行力本身的WWH
首先,what是“提高執行力”。我們要對每個事物本身做出清晰的判斷。不知道它是什么之后的事情也就更不用談了。這就要充分發揮我們的分析能力,想盡辦法讓自己知道它是什么。在我的方法論中,光靠想是做不到充分的,我的方法是把我對這個事物的看法和認知寫下來,以至于能夠讓我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以便能然我作出正確的判斷
其次,why是我們要深入了解為什么我們必須提高執行力。在what之后,我們要在做這個事情之前,盡量想出一個理由,一個重大意義的理由,甚至是一個偉大的理由,讓我們對這個事情有足夠的動因去做。
最后,how就是我們如何才能夠通過一些具體的行動真的提高自己的執行力。拿我自己舉個例,我把我要做的這個事情培養成一個微習慣,從而把為習慣變成習慣。開始是每天跟讀一篇文章20分鐘,開始了不到一個星期,現在變成每天固定投放2小時,跟讀+朗讀+閱讀(原版書)。目前持續了25天。(使我能夠想象到100天之后自己的變化)
拖延癥VS執行力,其實沒有拖延癥這一說法,笑來同學在分享中舉出了一個例子,一個人在忙的時候,尿急了,馬上就會上廁所,如果這個人有拖延癥,那他可以忙完了再上廁所啊。換做我們每個人,都似乎是這樣的。沒有動力去做你要做的事情,不是因為你有拖延癥,而是執行力不足。執行力弱是一種病。
在我們的身體里其實有兩個自我,在以前的說法中,這兩個自我分別是“天使”和“惡魔”。當然,這個是以前的說發,因為以前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明存在于我們自身的兩個自我到底是什么,所以變成一度流行的天使與惡魔。但現在腦科學的研究可以找到這兩個自我的根源。如果從生命遺傳基因學來看,可以比較形象地把這個兩個自我描述成“遠古自我”和“未來自我”。遠古的那個家伙是用來處理上萬年基因遺傳記憶所能處理的種種事情,而未來這個家伙是后天環境中不斷進化出來的,為適應未來新生而習得的一種特殊能力(想象力)。
前面說,一切的人類文明都建立在前腦額葉之上。大腦分成3層:里層-中層-外層。
鱷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它的腦子只有一層,只有一層的大腦只可以處理應急反應,鱷魚就靠簡單的5種應急反應一直存活到了現在,可以用5個F開頭的單詞來簡單表達(fight...flee...fuck...feed...freeze)這就是鱷魚這個生態位的生存法則,簡單粗暴。
擁有中層大腦的是哺乳動物,例如猴子,猴子大腦只管情緒反應(喜怒哀樂)。
人類進化出了三層大腦,而“人類大腦”掌管著理性思考,所以也叫智人。因為智人比較復雜,所以分成了兩個自我。所以剛剛前面說的天使與惡魔,也就是人的兩個自我,常常我們會聽到一種說辭,“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他自己”。在一件事情上,天使常常都要跟惡魔開戰,不是一方贏了,就是一方妥協。
但是現在,我們把“天使與惡魔”轉換成“遠古與未來”。在我們的生活就有了更恰當的解釋了,例如:不是天使戰勝惡魔,就是惡魔戰勝天使的說法,換成遠古與未來的話,就不應該是大戰了。因為遠古存在與我們上萬年以來的基因遺傳,未來永遠不可能戰勝遠古,未來代表的是我們后天習得一種特殊能力(想象力);在生活中,我們靠習得的知識,通過想象去不斷說服遠古,讓遠古知道未來生活的場景,不僅是說服,而且要不斷給出反饋來證明未來這個自我。
最主要的是遠古自我和未來自我兩個在一個正常的人身上是缺一不可的,我們只有去學習如何在不同條件下協調這兩個自我的行動指數,就能提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感知幸福的能力。所以,what很重要!清晰了解事物本身的重要性就是要說服遠古。讓遠古和未來和諧生活在自己的體內。
那個叫做“未來”的家伙,起碼有兩個任務:
1.在習得新的判斷依據之后,通過大量的反復,把新知識交給遠古;
2.通過反思找到遠古錯誤的地方,想盡一切辦法把它糾正過來。
一切都發生在大腦之中。我們的直覺在未經教育的時候常常是錯的。所以我們要通過訓練,訓練未來的科學體操:
運動
坐享
睡眠
既然未來自我那么重要,那如何提高呢?
上面說過“一切的人類文明,都建立在人的前腦額葉之上。”我們要做的是鍛煉大腦的前腦額葉。大家都知道,健身可以鍛煉肌肉,把線條鍛煉出來;那么,“冥想”就是鍛煉前腦額葉的方法。冥想也稱之為坐享。是健腦運動。有一套簡單易行的,一直在那些成功人士身上進行的科學訓練體操。
坐享最簡單的方式:不限姿勢,不限場地,把呼吸調慢,控制在1分鐘內,呼吸5-6次,兩分鐘以上。(把呼吸調慢坐享,我們的身體會發生一些改變:“心率變化讀”被提高。)
以上就是最簡單的方法。鍛煉前腦額葉,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方法。我每次都基本上20分鐘坐享,目前持續31天。短短31天,雖然剛開始是不覺得自己有什么變化的。但是,到了我目前這個狀況,其實我很想用一篇文章的形式去把我的感受寫下來,但時間有限日后再寫。
4.自我放縱與自我原諒
在某一處小而合理的放縱很可能讓你在其他很多方面保持克制。
在年小的時候,媽媽對小孩的態度若是這樣:孩子要買書,無論多貴的書,只要孩子想要,都會給他買,爸爸對小孩的態度若是這樣:每年都會給孩子買一塊表。到了孩子想要買其他的東西的時候,父母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跟孩子說,買書把錢用光了,買手表把錢用光了。孩子就自然不去過去的索取。所以在某一處小而合理的放縱,很可能會在其他方面保持克制。
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就是不可以改變的,要盡量在尚未發生的事情上做出行動。所以回憶過去是沒有什么太大的作用的,既然發生了,就是不可以改變,那我們還去想它干什么呢?但我們要在一方面要原諒自我---原諒自己在學習中犯錯。在探索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學會了這一點,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積極的動力。
克制的本質---所謂的克制,就是未來在管理怨過,必要的話讓遠古聽未來的話。
一個有超強執行力的人,最容易知道know-how的關鍵,就是要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隨大流。我們遇到問題,首先第一個問的是自己,自己解決不了去網上找資料。如果仔細觀察一下,大多數人在討論問題的時候:絕大多數人其實不是在討論,而是在尋求自我認同。我們的焦點其實都不在問題本身,而在自身尋求落腳點。所以我們要嘗試建立有效溝通對話機制,這樣既能節省時間成本,又能提高問題擱置爭議的解決效率。
討論---自問自答很重要。不要與身邊的人討論的一個缺點在于:雖然物理距離相近,血緣關系相近,但不保證思維距離相近。
如何才能把事物琢磨的深入?很簡單,琢磨得久了,自然就深入了(簡單的秘密)。學過編程的人就知道,很多事情就是3個步驟:
順序
分支
循環
子任務之間的關系,要么是“串聯”,要么是“并聯”;為了提高效率,優化流程,我們要做的事兒主要的只有兩個:
1.串聯的子任務,先后順序可能很重要;
2.挑出那些可以并聯的任務,并以恰當的方式并聯……
最終,在人生之路上你能走多遠,全靠兩個指標:
1.你的執行力有多強?
2.你有多少執行力夠強的人與你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