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成熟,AI賦能之下催生的AI PC(個人智能電腦)產品成為各大廠商兵家必爭之地。在這場競爭中,聯想、華為、榮耀等國內廠商以及蘋果、微軟、英特爾等國際巨頭紛紛加入戰局,試圖搶占市場新空間。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在科技巨頭的引領下,AI開始顯現顛覆終端的潛力,AI賦能疊加換機周期,2024年或將成為AI PC元年,具備大模型+大數據+大算力的AI PC有望引燃生產力革命。
在這場AI PC競賽中,聯想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4月18日,在第十屆聯想創新科技大會Tech World上,聯想正式發布AI新物種——內置個人智能體“聯想小天”的AI PC系列產品。據了解,這個AI新物種具備五大特性,其中之一就是配備了個性化的AI Agent智能體——聯想小天。小天內置個人大模型,能與用戶自然交互。它能夠真正理解你的自然語言和意圖,擅長學習和反思,有超人的記憶力,知曉自己的職責和邊界,能形成邏輯嚴謹的推理鏈條,對復雜任務加以分解,做出規劃。
同時,該AI PC還擁有CPU、GPU、NPU相結合的強大的本地異構算力,具備為每一個擁有者都建立個人知識庫的能力,連接開放的人工智能應用生態,并且保護個人數據和隱私安全。有了這五大特性,PC將不再是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 而是 AI Personalized Computer,人工智能個性化電腦。
在這場AI PC競賽中,混合式人工智能被認為是未來的方向。在聯想看來,混合式人工智能是必然路徑。公共大模型是AI普及的催化劑和加速器,但在網絡速度、云端效率、成本考量、數據隱私等方面存在局限性。而在混合式人工智能框架中,個人大模型和企業大模型,以及在其基礎上開發出的個人智能體和企業智能體,將與公有大模型共存互補,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并滿足隱私保護需求。
高通公司總裁兼CEO安蒙在大會上表示,PC行業正迎來激動人心的時刻,混合AI是AI的未來。混合AI可在終端側和云端同時利用AI,通過高性能連接分配和協調工作負載,從而帶來更加智能的個性化用戶體驗。當云端和終端使用相同的生成式AI模型時,終端可以為云端帶來先發優勢。終端側數據還能提升AI應用的精準度,因為其現在掌握了用戶的情境信息。
為了滿足這些以生成式AI為中心的體驗需求,行業領先的連接和高性能低功耗計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無論是消費者還是企業用戶,都能夠全天候利用AI增強的終端側工具來提升生產力、創造力和協作能力。
在這場AI PC競賽中,主流廠商紛紛搶灘AI PC市場。在國內廠商中,今年3月榮耀推出“平臺級AI”加持的MagicBook Pro16;今年4月,華為發布全新華為MateBook X Pro筆記本電腦,售價11199元起。華為稱,全場景Al深度賦能華為智慧PC,首次應用華為盤古大模型,還首批引入了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訊飛星火、智譜清言等AI大模型伙伴。4月18日,聯想也發布其AI PC新產品,將于今年5月20日前開售,售價從5999元至17999元。
在海外廠商中,英特爾宣布啟動其AI PC加速計劃,蘋果推出號稱“最佳AI消費者筆記本”的M3 MacBook Air,微軟推出其首款AI PC—SurfacePro10商務版和Surface Laptop6商務版。
在科技巨頭的引領下,AI開始顯現顛覆終端的潛力,AI賦能疊加換機周期,2024年或將成為AI PC元年,具備大模型+大數據+大算力的AI PC有望引燃生產力革命。
實際上,市場調查機構IDC、 Canalys 分別發布的2024年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數據顯示,市場已經初見復蘇,AI PC有望刺激中國市場需求。IDC報告表示,全球PC市場經過兩年的下滑后恢復增長,2024年一季度出貨量達到5980萬臺,同比增長1.5%;伴隨AI PC逐漸落地,預估2024年中國市場將迎來復蘇。Canalys 公布的2024年一季度全球PC 出貨量報告顯示,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總出貨量達到5720萬臺,同比增長3.2%;其中聯想出貨量同比增長7.8%,領跑PC市場。
綜上所述,AI PC市場前景廣闊,各大廠商紛紛加入競爭,試圖搶占市場份額。在這場競爭中,聯想等巨頭憑借其在人工智能技術、硬件性能、生態系統等方面的優勢,有望在未來的AI PC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然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誰能在這場競爭中笑到最后,還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