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詩喉”是古人給格律體詩每句第二字的命名。詩喉絕不能出錯,否則,作出來的詩也不能稱為格律體詩了。
詩喉的排列方式,主要有下面幾種。我們先說五言詩。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孟浩然
詩喉為“舟、暮、曠、清”,排列方式為“平仄仄平”。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王之渙
詩喉為“日、河、窮、上”,排列方式為“仄平平仄”。
五言律詩也是兩種,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七言詩是在五言詩的基礎上,在每句的前面加了兩個字,它的詩喉是每句的第二和四字。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李白
詩喉為“辭、里、岸、舟”和“帝、陵、聲、過”,排列方式為“平仄仄平”和“仄平平仄”,每句第二字和第四字的平仄聲是相反的。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寄北·李商隱
詩喉為“問、山、當、話”和“期、雨、剪、山”,排列方式為“仄平平仄”和“平仄仄平”。七言律詩以此累推。需要指出的是,五言詩和七言詩的詩喉排列方式除了上面的幾種外,如果用其他的排列方式,都是錯誤的,這也是判定一首詩是不是格律體詩的一種基本方法。
一首詩中,如果詩的意境是好的,可以有一兩個字是非律的,但是若是有三四個字不符合格律的要求了,那就不是格律體了。相反,一首詩盡管創作得每個字都符合格律的要求,但它的內容是空洞的,也依然稱不上是詩。格律體詩是詩的節奏和意境的統一,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