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比特幣分叉事件,導(dǎo)致了區(qū)塊鏈行情時而暴跌、時而暴漲、有時而暴跌。那么比特幣究竟為何會分叉呢?
堅石哥依舊用最通俗的方式讓你大致了解這些問題,希望對你理解比特幣以及投資區(qū)塊鏈資產(chǎn),有個參考和幫助。
比特幣為何會分叉?
試想如果現(xiàn)在《王者榮耀》因為用戶暴增,原先系統(tǒng)很難支撐更多用戶,造成網(wǎng)絡(luò)堵塞,怎么辦?很簡單啊,騰訊王者榮耀運營組肯定開始系統(tǒng)升級咯。
而比特幣也面臨交易堵塞問題,那怎么辦?沒錯,部分系統(tǒng)升級咯。
但是,《王者榮耀》是個中心化的平臺,騰訊說了算,想升就直接升了,不需要他人同意。而比特幣是去中心化,誰說了都不好使,全網(wǎng)的計算力說了算。
可原則上,哪怕99%的算力都支持,1%的不支持都會導(dǎo)致分叉。所以,分叉幾乎是必然的。
可以不分叉嗎?
那有沒有辦法既升級了,又不分叉呢?嗯,也有,100%的算力支持呀。
靠,你這不是廢話,全球這么大,我想按A方案升,你想按B方案升,他特么還不想升。再好的方案,出來幾個愣頭青不支持也正常啊,怎么可能所有算力都支持。
嗯,沒錯,是這個理。那還有個辦法,就是咱們相互商量好,超過80%以上伙伴認同咱們就堅決按A方案執(zhí)行,另外的頑固份子就隨它去,到時候市場不認可那條沒按方案升級的鏈,它也就沒有價值,也沒有交易所等平臺會理它,這就和沒分叉一樣了。
這的確是最合理的的方式。所以在紐約共識之下,社群算力投票超過80%之后,正式啟動主流升級方案。這時大伙都認為比特幣不用面臨分叉了,更準(zhǔn)確的說,應(yīng)該是大家都認為被分的叉也不會有人給其賦予意義了。故而比特幣在一輪分叉恐慌暴跌后開始暴漲。
然而,就在市場一片向好之時,有人突然又出來搞事情了。某礦池交易所突然上線了那條名為BCC,被小部分人分叉出去,原本被絕大數(shù)人拋棄的鏈,并強行賦予了價格。
接著各大礦池和交易所都被迫開始表態(tài),畢竟一個比特幣放在別的地方可以同時獲得BTC和BCC各一個,放你們交易所難道就沒有嗎?所以,大多數(shù)交易所只能發(fā)表申明會尊重市場,會根據(jù)用戶 BTC 數(shù)量進行 BCC 的等比例分配,并根據(jù)情況上線BCC。
至此,比特幣分叉已不可避免,再度引發(fā)市場恐慌。許多人心中都有句'媽賣幣'已經(jīng)說出了口。
這就是這次比特幣分叉的大致情況。
我該如何應(yīng)對呢?
我特么反正沒比特幣,管我P事。
嗯,一部分同學(xué)上面那建議拿著就可以玩去了。
但其余已經(jīng)有比特幣的同志們,堅石哥給幾點不同的看法和建議,僅供參考。
一是長期看比特幣的價值不會受到影響,這種分叉的考驗也必然會經(jīng)歷,既然已不可避免,那就早點經(jīng)歷,早點考驗吧。
二是成功靠朋友,成長靠對手。多個競爭的幣,未必是壞事。市場會辨別驗證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三是一個建議。建議有比特幣的伙伴在分到BCC后沒必要急著賣出,因為其實BTC+BCC才是比特幣真實的市場價格。而且萬一主流擴容方案出現(xiàn)大的BUG,三個月后2M硬分叉不能成功,那么更多人把算力拉去認同支持BCC并不是沒有可能,但你同時拿著兩種幣不動就可避免這種危機。
最后申明下:只客觀解讀事件,不做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