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初期,在為人父母方面,完全是“技術小白”,所以我基本上是從書籍里學習各方面的經驗。老公不愛看書,所以我跟他分享和強調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書里描述的——溫和而堅定。
這句話,指的是教育孩子的態度。具體的含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真正能堅持去做的,不知道有多少。包括我自己在內,面對著剛滿兩周歲的寶貝,眼看著她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凡事喜歡動手去嘗試。稍有不順意的時候,她會著急、發脾氣、甚至是摔東西。有時候還是會覺得,頭皮一陣發麻,有種怒發沖冠的莫名沖動。之前一直聽說“可怕的兩歲”,還想著能有多可怕呢?媽媽也曾告訴過我,孩子一到兩歲,那可是“狗見了都煩”的年齡,我也不以為然。但真正面臨和經歷著的時候,會突然覺得,如何去應對各種未知的突發狀況,確實是一件嚴肅的事情。
女兒這才剛過周歲,不到兩周的時間,就學會了新本領——躺地上耍賴,撒潑。之所以會這樣,源于有一天老公帶她出去溜達的時候,路過三單元門口,一個調皮的小男孩正向他媽媽撒潑打滾,被他媽媽打了幾巴掌,收拾了一頓。老公當時還特意跟閨女說,不要學他,要不然也會像他一樣,屁股挨板子。誰知道閨女,就默默地學下了這一招耍賴的“本事”。那個小孩我也見過幾次,之前是他奶奶帶著的,可能慣的比較厲害。他媽媽還是比較明事理的人,有一次也是路過的時候,聽到她正在和婆婆說,“不要再慣著孩子了,你看都成啥樣了”!她婆婆當然是不以為然的。
這幾天,閨女可能也是在嘗試,這種方法的“可行性”。誰知道,我和她爸爸都不買賬。她躺著、或跪到地上不起來的時候,我們都沒有立即去理她。而是等她情緒稍微平復的時候,我們其中一個人,會嚴肅而堅定的跟她說,有什么事,好好跟爸爸媽媽說,不要哭哭啼啼、哼哼唧唧,還有往地上一躺、一跪的,這樣子解決不了問題。另一個人會在她安靜下來之后,過去輕輕的擁抱她,溫和的告訴她地上涼、會冰屁股,或者是地上有蟲蟲、會咬屁股。這個時候,她完全能聽進去我們跟她說的話,也會乖乖的爬起來。或在你懷里膩歪一陣子,或一個轉身、就嬉皮笑臉的跑到一邊玩去了。剛才的一切,似乎跟沒發生似的,成了過眼云煙。
之所以現在能做到這種默契的配合,也源于最初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和老公起過的各種各樣的“思想矛盾和沖突”。因為男女的思維方式大有不同,女人心思縝密,又很敏感。而男人嘛,比較大條,不會在意太多微小的細節。所以閨女剛生下來的前半年,我和老公每次吵架或者嘔氣,九次有十次都是因為女兒的事。但是好在我們都是會反思的人,每次事情過后,我們倆會抽個時間坐下來,好好“復盤”一下上一次“斗爭”的始末,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哪些話是氣話等等。每一次,我們都會覺得,我們的思想碰撞,讓兩個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又更近了一步。所以,“理所當然”的,也無法避免下一次的繼續“碰撞”。但是總歸一點,我們在教育女兒的整體理念上,還是一致的。那就是,要給女兒足夠的愛,讓她有足夠的安全感。但是同時,也要幫助她培養好的情緒控制能力和情商。至于智商嘛,鑒于她目前成長路上的種種表現,我們覺得她還算是個“聰明”的小孩,只要做好正確的引導,我們相信,她不會差。
溫和而堅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沒有那么簡單。還是希望自己和老公,能夠繼續努力,做的好的繼續保持,做的不好的繼續改正。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