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就是一輩子。
特別喜歡笑來老師的這句話。
精通一項技能,僅僅是通往另一個一輩子的一個途徑。在接觸,學習,磨礪,精通一項技能的過程中,你會接觸更多的人、事,會迸發出更多的想法,你的觀念會得到升級。另一個一輩子其實是一個你不曾深入的領域,是你的一次大嘗試,一次大改變,一次大升級。
第一個一輩子,我接觸了這個世界。第二個一輩子,我適應了這個世界。在第三個一輩子中,我嘗試了解這個世界。還有一個年頭,我的這輩子就結束了。在第三輩子中,我嘗試升級自己。
在第三輩子中,我了解了很多,也僅僅是了解。沒有通過“踐行”去實現自身的升級。
14年,接觸知乎那會,我仿佛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于是,我的收藏夾將我的夢想奪走。當時,我驕傲地認為刷知乎就是學習。熟不知,踐行才是最主要的。
15年,猛然發現到頭只是一場空,我還是原來那個我。身上帶著急躁。
16年,我剪斷了繁瑣的事情,留下時間。我找到了我的方向,也找到我想守護的那個人,我想給她一個我許她的未來。
時隔許久,已然忘記這個公眾號的存在,這次算是一次新生。記錄我的所思所想,交流想法。這些年,學了不少東西,也是時候邊學習、邊理解、邊輸出了。
觀念很重要,觀念指導行為。
語言的力量,很重要。
行為決定積累,積累決定現狀和未來。
知識就是金錢,時間就是力量。
觀念,是種很重要的東西。它的表述形式是語言,表現形式是行為。語言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著行為。比如,我們熟知的信息與知識,我們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中,或多或少都陷入其中。知識與信息的概念不清晰,導致了行為的偏差。
知識是對某個主題確信的認識,并且這些認識擁有潛在的能力為特定目的而使用。
信息的定義比較復雜。
我曾經就因為概念的不清晰,將信息當做知識,然后自我欺騙,導致了行為上的偏差。要想做到概念的清晰,可以嘗試從“定義”入手。上面那段就是維基百科中關于知識的定義。
不清晰的概念,往往會導致很多麻煩。語言表述我們的概念,概念是我們觀念的單元,觀念指導我們的行為,行為決定我們的積累。
在沐春老師的指導下,最近在讀《經濟學原理》,其中提到了經濟學十大原理,經濟學的一些觀點不僅解釋了經濟學的一些現象,同時對人生也有很多重要的啟示。
經濟學,是研究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人們面臨權衡取舍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貿易可以使得每個人的狀況都變得更好
人生又何嘗不是存在著稀缺性?不僅存在,我們還可以深化。有些觀點很熟悉,因為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經歷過。
“貿易可以使得每個人的狀況都變得更好”,是因為第一,每個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有了這種比較優勢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權衡和選擇。第二,貿易的目的性是很強的,倘若沒有這種目的性,一切都是枉然。
讓我想起來了合作、社團。在社團招新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就是“你加入這個社團,是為了什么?”?!盀榱隋憻捵约海嵘约骸?。我們往往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很少能表述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拔蚁胍晒Α?,那么你指的成功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曾經,我們寢室在半夜討論過,今后到底要做什么?有什么想法?是不是真要隨波逐流。我們處在最壞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
曾經在《從0到1》上,看到一段話,深深地沖撞著我的內心。大致意思是這樣的:現在在社會上有著一定話語權的人,他們當時所處的時代,只要努力學習學校教授的知識,就可以畢業后走向人生巔峰。而當他們有了話語權后,充當了社會的中堅力量的時候,他們拿自己的經歷對晚輩說,在學校好好學習,以后就有好日子。
的確,知識變現,變得越來越容易。知識肯定是很重要的,但我覺得目前我們學生對于“好好學習”的理解有著片面、曲解的意思。
只有有了清晰的目標,才能更好地進行權衡。所以我曾經離去了所有的社團,因為我知道我還需要時間去沉淀自己。
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再是一個大的概述。分散成一個又一個小的觀念,嘗試重新打造自己的觀念,概念。重新邁出新的一步。
總結:
語言的力量,很重要。
不清晰的概念,往往會導致很多麻煩。語言表述我們的概念,概念是我們觀念的單元,觀念指導我們的行為,行為決定我們的積累。
我們要嘗試思考自己想要什么,這樣更容易權衡取舍。
重新打造自己的觀念,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