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民最愛打風,李嘉誠最恨打風。打風,其實就是刮臺風,因為香港的半島位置,一有輻射到香港地區的臺風,香港天文臺就會早早預告”今天打風“,打風分三級,掛一號讓你知道,出門帶雨具,乘坐交通工具耐心等,室外工作要小心。掛三號,關窗關門,室外物件收緊室內,因為未來可能有大雨,排水管及溝渠上的樹葉與垃圾盡快清除,室外作業,海上作業盡快做好安全措施,高速公路或天橋上的駕車人士提防猛烈陣風吹襲。掛八號,停工停課,八號期間工傷無賠償,若工作日下午兩點前摘掉八號,請按時返回公司上班。
是的,你可以看到,就是這么細化的規則,沒有”全民總動員,做好迎接臺風準備“”不畏臺風爭創先進“等等等等空泛的口號,而是一條又一條清晰的規矩,是的,規矩,細致的,溫柔的提醒你,你要這樣做,你要那樣做。所以市民一見掛三號臺風,興奮得不得了,見面便說打風了哦,TVB新聞剛剛說大概幾點掛八號哦。打風了哦,早點走哦。。。。然后開始把手頭的各類工作按照未來可能掛八號風球或者不掛八號風球的方向梳理一遍。 總之,這種日子你會感覺香港人的生活是圍著臺風轉的,心里會有莫名的興奮和快樂。但真的一旦掛了8號,全港停工,交通工具大面積停運,就到了財團金主頭疼的時候了,一天損失一棟樓的價值,是最不愿意看到的。正因為如此,政府掛八號風球總是慎之又慎,因為這是一個Leverage的事情,既要保證整個城市運作的安全,又要保證城市經濟狀態的最佳化。而在我看來,無論發生任何大事件,懂得Leverage,而不是一邊倒的去支持一個決策,或者毀掉一個承諾,這才是一個城市的主導人應該做的事情。
我喜歡打風,并不是因為我喜歡不上班,相反,在大雨大風即將來到的時刻,看到這個城市身邊的每一個人有條不紊的做好了各種準備,互相叮囑,互相關心,走進公共空間,每一條馬路,每一趟交通工具,每一個公共設施都做好了迎接大風大雨的準備,你會感到這是一個有人情味的城市,你會意識到你是這個城市的主人,你也有義務加入這場小小的迎接大風雨的戰斗中,這,大概就是一個城市帶給你的歸屬感之一。
是的,這樣的香港,我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