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當夏天的暑熱并沒有消失之際,我從千里之外來到武漢。
行程是四天三晚,打算去打卡的景點并不多,所以安排比較隨意。
武漢初印象
去之前,和先生說起來武漢可能挺大的,估計步行溜達不現實了。查了一下資料,截至2016年末,武漢總面積8494.41平方公里,叫"大武漢"稍微差點意思,除直轄市外,城市面積排名進不了前二十。
可是大武漢這仨字卻很順溜。
天河機場和城市交通樞紐相連,可以直接走到地鐵2號線,直接到達洪山廣場,6塊錢。
地鐵站出口很多,迎面而來的城市馬路看起來很久未修了,但平整度還算良好,有道路清掃車在灑水清掃地面。
并不覺得很潮濕,這和我想象中不一樣。那天空氣質量可能不是很好,不太清亮。
交通信號燈的設置感覺很合理,右拐也有燈控制。多數道路都有自行車道,對騎行很友好。
路邊到處都有共享單車,摩拜和小黃車居多。
的確有人邊走邊吃東西,路邊很多賣熱干面的小館。
火爐人們的確不怕熱,飯館里開空調的少。
這就是武漢。
Day1: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武漢大學-戶部巷-長江邊
第一頓正餐:中南路劉胖子家常菜? ? 蓮藕燉豬蹄+青豆湯? 消費49塊
蓮藕很軟糯,拉絲,豬蹄很爛。菜量很大,我使勁、努力地也沒吃一半。
公交車14路可以直接到達博物館,途中路過楚河漢街和一小段東湖邊上。
博物館有一個大大的院子,建筑呈品字形,一律是青瓦的屋頂。院中央有小橋、噴泉,主館要走高高的臺階上去。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武漢人們果然精明,要下載應用、購買會員才能聽語音介紹,不過還有志愿講解員。
館里確實有國寶,館藏文物數量并不多,但基本都是精品,值得一看,而且一定要聽講解老師的解說。
乘公交車去武漢大學北門,本打算騎車在校園里溜達,發現全是上坡路,只得作罷。
經過食堂,看到打飯的學生都是用紙盒,原以為現在學校也流行一次性紙飯盒,后來才知道這在武漢都很流行。
熱干面、豆皮、各種粉都是用紙盒或者塑料盒裝的,即使是堂食。
唉,無一技之長的人想在武漢找個洗碗的工作也不容易。
出了武大,沿著東湖往磨山方向騎行,凌波門外的棧橋上很多青年男女,微風拂面,真好。
岸邊有石頭的地方很多人拍婚紗照,遠處的水面上有一些船只蕩漾。
跟著導航,先是八一路,然后一拐進入了一個公園似的所在,然后就到了武大的一條校園主干道上。
出了西門,右手邊上就是武漢大學的舊牌坊。
不容易呀不容易,我都不知道自己在一個什么方位上了。后來繞了好幾圈才又回到八一路上乘公交。
武漢的城區位于江兩側,道路幾乎沒有橫平豎直的,彎度也比較大,我總是試圖想理解怎么從這里到那里,后來發現徒傷悲,索性完全跟著導航走。
戶部巷:一個為旅客準備的小吃街
每個城市都有一條這樣的小吃街,里面有本城市所有種類的小吃乃至全國各地的小吃,但本地人是不屑于去的。戶部巷也不例外。
它位于解放路司門口,穿過戶部巷就是江邊了。
但對于這種榜上有名的地還是應該去看看,不一定是為了吃東西,事實上我也確實沒在那吃東西。
之后好幾次路過這里,打算去吃的糊湯粉也沒去吃。所以我對這里的吃食沒發言權,事實上對武漢的美食都沒發言權,因為接觸到的吃食太少了。
晚上坐在長江邊上,江水拍打著岸邊,靜靜坐著的人們,江里游泳的人,長江大橋的燈光打在江面上,波浪也有了顏色,一切都是那么地溫馨從容。
Day2:黃鶴樓-中山大道-吉慶街-黎黃陂路-武漢天地-漢口江灘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古人不在,古時候的黃鶴樓也不在了,歷史上屢建屢毀,目前存在的是1985年修建的。
黃鶴樓離戶部巷很近,登上高高的臺階,就到達入口。整個黃鶴樓景區很大,門票80元。我又把這筆錢省了,以為哪里都能看到樓,可是黃鶴樓上看長江不一樣呀。
中華路和漢陽門碼頭可以乘輪渡到江對面去,不同的目的地出發碼頭不一樣,普通輪渡很便宜,1.5。帶座位的輪渡是五塊錢,而那種四層的游輪是40塊錢。
我時間安排的隨意過度了,最后沒騰出時間來乘坐游輪。
本來打算到王家巷碼頭的,結果被帶到了武漢關,好歹離的不遠。小黃車開往中山大道。
中山大道禁行電動車和自行車,每個路口都有警察看著,確實攔下了不少人,但也有很多漏網之魚。不過游人還是步行的好,既遵守規則,又可以多看看古建筑。
吉慶街:吃貨的天堂
溜達到吉慶街,這里才是美食的天堂,武漢很多老字號都在,吃飯的也多是當地人。
在名氣都很響亮的駿駿牛肉粉和老通城之間,我選擇了駿駿牛肉粉,因為老通城的隊伍太長了。絡繹不絕的食客,這是我第一次使用紙盒在飯店吃東西,但不是唯一的一次。
說實在話,我是失望的,粉太糟了,湯底并不驚艷,但是牛肉很多,居然有十塊之多,既然是塊就肯定不是蘭州牛肉面那樣的薄片或者丁,真的是牛肉塊。價錢15塊。
那天吉慶街里還有活動,一開始是戲臺上唱戲,很多學生在畫畫,還有老字號的食品展出。
差不多已經是中午了,索性老通城也一起吃了吧,排隊的人沒有那么多了。
7塊錢一份三鮮豆皮,4塊錢的糊米酒。等著取食物的時候囫圇看到了制作過程,有個人單獨在一個鍋上做皮,做好的皮摞在一起;另一個鍋專人做后續,皮上放米飯,再放陷料,三鮮的是香菇丁、豬肉丁和筍丁,炕一會,另外有人端走,切開分裝。
一份是三兩,用廚房秤稱,堂食也是放在塑料盒里。
糊米酒挺好喝的,米酒味不重,細細的蛋花,還有別的什么不認識。
實在沒肚子了,其他的大餐一個人也沒法吃,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不值得一去
差不多兩個街區后就是黎黃陂路了,兩邊有幾家咖啡館,看起來讓人不想進去。
曾經的租界,也是老式的房子,門口搭著遮陽棚,路邊有些綠植。
武漢天地:有調調,休閑娛樂綜合體
都是獨棟的房子,看起來不像是新建的,有可能是以前的廠房或者住宅改建的吧?
餐廳、電影院、咖啡廳,還有服裝服飾,里面綠樹成蔭,雖然似曾相識,但讓人感覺很舒服。
有大大的星巴克和Costa。是個消磨時光的好地方。
漢口江灘:休閑鍛煉好去處
太累了,實在沒精力回酒店換衣服回來跑步了。
就在漢口江灘溜達溜達吧,里面有健身器材,石桌椅,有人在打牌。還有人在跑步,有人面江而坐看手機。
真羨慕武漢人們有這么個休閑所在。
那天的晚餐是小胡鴨的鴨翅膀和蔡明偉的熱干面。
鴨翅太辣了,很香;熱干面吃的時候已經糟了,不復原來的面貌。
Day3:楚河漢街-江邊跑步-登長江大橋
早上下了特別大的雨,等到了楚河漢街已是中午了。依然發愁吃什么,還是想吃武漢獨有的食物。
雖然已經知道武漢的米粉比較糟,依然想嘗嘗糊粉,正好看到糊辣圈。糊粉,辣是胡椒的辣,粉是糟糟的細粉。15塊。
楚河漢街很大,分好幾個街區,有個萬達廣場,銀白的外形,是一顆顆圓珠排列起來的,和不遠處的網球館并稱圓珠兩姐妹?
轉了幾圈,也沒找到在公交車上看到的"漢街"牌坊。一頭扎進了一家星巴克,進去之后發現很有意思。
我在松竹路這邊推門進去是二樓,到了一層才發現,推門出去是另一條路。也就是說這兩條路是平行的,但是有一層樓的落差。
消磨了一下午時光,使用了某先生一張免費咖啡券。
回酒店換了衣服到戶部巷附近的武漢江灘,天邊黑云密布,江里依然有人在游泳,還有人在江邊釣魚。
我開始在風中拉伸,可是怎么覺得好得瑟呀。
勉強跑了不到兩公里,已經出了一身汗,不敢繼續了,因為風不小,怕感冒,江邊跑步的愿望也算實現了。
第二頓正餐:鳳爪燒烤
騎小黃車奔赴糧道街,沒等我想好去哪家,雨開始下,停下車直接鉆進路邊的鳳爪燒烤。
點了5串牛板筋,3串饅頭片,3串臭干子,一條喜頭魚,一盤藕帶,一瓶礦泉水。真的很好吃,魚的刺稍微多點,但烤的比較酥,還好。
猜猜多少錢?
52塊。
吃飽喝足,登長江大橋去。
在別人的游記里看到可以在橋下乘電梯上去,我來來回回找了好幾趟,原來暫停了。從橋旁邊的臺階爬上去,一段,一段,又一段,登上了往漢口方向的橋基上。
大橋雙向兩車道,封閉道路,車速都很快,兩邊均有行人道,還有人騎自行車和電動車。
越往前走,感覺橋的共振更嚴重,越走我開始有心里顫巍巍的感覺。
返回來,迎著黃鶴樓的方向走,通過橋下的通道又上到大橋另一側。背著黃鶴樓的方向走,路一直是彎著的,有時候一回頭就能看到黃鶴樓立在眼前。
這邊遠眺,看到的是漢口的城區,似乎景色更好一些。
飛馳而過的車流,顫抖的大橋,還有夜風吹來,心里有說不出的愉悅。
Day4:糧道街-晴川閣---返程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晴川閣不收門票,所以開放時間很正經,早九到晚五。
我定了鬧鈴,七點就出門了。先到糧道街吃早飯,進了最先看到的熊太婆水餃。
門口一大筐油條,都用塑料袋分裝好,食客也多是就著油條的。非現炸的油條能好吃嗎?沒敢嘗試。
點了一份酸辣水餃,8塊錢,碗里放蝦皮、芹菜粒、香菜,加湯,加水餃。
說是水餃,不就是大餛飩嗎?皮大餡小的餛燉。數量不少,有十幾個。
路過網紅的趙師傅,本想嘗嘗那個糯米包油條,嚯,太大了,根本吃不完呀。
聽說麻團也不錯,可是一路上都沒有看到。
這次真的見識了邊走邊吃熱干面,還有坐在媽媽電動車后座吃的,佩服。
因為時間比較早,從長江大橋一路走過去的。江面上有不少船,拉沙子的大船行駛的比較快,小船看起來像是沒動一樣。
登上晴川閣就傻眼了,東面面對長江,九點的太陽正照過來,那天也不夠通透,拍照正好迎著光。
然后又發現晴川碼頭開往武昌那邊的船只在早上8:40前和下午16:20之后開行。輪渡回去的愿望泡湯了,只好公交換地鐵回酒店。
第三頓正餐:農家野人谷? 老鴨燉蘿卜? 40塊
南方的鴨子不腥,而且不像在北方吃的鴨子那么肥,除了骨頭就是肥油。就是米飯太糟了,像是好幾年前的陳米。
蘿卜很軟爛,鴨肉塊很多,總體滿意。
天河機場候機廳里空蕩蕩的,商鋪較少,也比較熱。
沒晚點,準時起飛,回家嘍。
武漢之行的收獲與遺憾
一個人,一座城,我與武漢的這次約會,滿足了與武漢相見的愿望。
去之前沒做過多猜想,抱著一顆平常心,決定只看不批判,所以整體比較愉快。
一個人比較隨性,想走就走,想停就窩在一個角落。
但一個人的壞處就是吃東西不肆地,只能吃小吃,好多美食沒吃到。
還有點水土不服,經常到處找衛生間,就這樣回來還重了一公斤,哭死。
帶上了跑步的裝備,打算沿東湖和沿長江跑步,結果只在長江邊演練了一把。
大江大湖大武漢,隨意游蕩在江城。
我可能不會再來了,但是我不后悔曾經來過。
Tips:1.想看長江,早上或晚上登黃鶴樓,盡收眼底,晴川閣要下午去;
2.吃東西去吉慶街,老字號多,種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