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窗外飄起了雪。
出了影院,仍能感覺到陣陣寒意。想起電影中莎希達燦爛的笑臉,奔跑的模樣,一股暖流忽然涌上心頭。
上帝并不能讓莎希達發聲,而愛卻可以。
影片結尾,小小的她顫抖著聲音喊出了一句:“叔叔,羅摩神萬歲。”我看見,右手邊的陌生男孩抽泣不止。
從開始到結束,影片極力呈現的,就是一個信仰融合的過程。
我是一個有堅定信仰的人,自從遇見你,我甘愿忘記我自己,陪你走上一段未知的旅程,傾盡全力護你周全。
莎希達一出場,我不禁感嘆,怎么可以有小姑娘如此好看。長長的頭發,會說話的眼睛,自始至終帶著淺淺的微笑。全程沒有講一句話,卻像是說完了所有的言語。
她是一個長到6歲,沒有開口講過話的孩子。然而,她成長的過程中并不缺少愛。
她的愛來源于巴基斯坦美麗的自然風光,來源于父母鄉鄰悉心的疼愛,來源于這片神圣的土地上祖祖輩輩融入血脈的信仰。所以,她才會在火車短暫停留的時刻,偷偷跑下去救出一只陷入泥潭的小羊,從而和媽媽分離在兩個國度。
帕萬是一個虔誠的印度教信徒,他的虔誠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不占便宜不說謊,不挑戰規則也不違背內心。換句話說,他是一個特別認真,特別善良,特別堅持,又有點天真可愛的人。
從他將杯子里的水遞給流落異國街頭的莎希達開始,從他忍受著誤解堅持把她留在身邊開始,從他決定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將這個有著不同信仰的小姑娘送回家開始。
什么才是人類共同的信仰呢。
是愛。
因為有愛,才有了跨越宗教信仰和種族偏見的力量。因為有愛,一路上的惡意逐漸轉化為善良,冷漠拒絕的臉上開始有笑意。因為有愛,生命的奇跡接連出現,于苦難中給予人們活著的信念。
人類的信仰終不再蒙塵,在微弱的光亮中守護著同一個方向。
每個女孩的生命里,都會有一個超級英雄吧。
在莎希達眼里,帕萬就是她的英雄。
他總是救她于危難之中,看著他打跑那些壞人,她的眼角總是笑意盈盈。因為有他在,即使周圍滿是陌生和冷漠,她也不曾害怕。
每次,他固執的堅持他的小原則,她都會輕輕的拉拉他的衣角,搖搖頭示意他不要這么做。而每次,他都誠實的讓一個小姑娘無可奈何的拍一下腦袋。
那么,什么才是愛呢。
是無條件的相信。
莎希達對帕萬無限信任,帕萬也不愿辜負這份信任,他給予了這份愛最大的寬容和尊重。
在一個孩子的世界里,她還不懂信仰會有沖突。盡管她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感恩,他所做的一切卻早早的在她幼小的心里,扎了根,發了芽,開了花。
開始的開始,他們在異國的街頭相遇,她聽他唱著他的信仰之歌。
后來的后來,他將小小的她背在身后,走過國與國的邊界,走過信仰與信仰的邊界,走過心與心的邊界,來到她的國度,虔誠的聽起另一首信仰之歌。
音樂是屬于全人類的,這個巧妙的設計是電影的點睛之處。既有前后呼應之感,又恰到好處的迎合了電影的主旨。
影片以悲傷打底,直面戰爭與和平,宗教信仰沖突,人性的善與惡,卻用莎希達的微笑和帕萬的純良柔化了一切。
那一聲槍響,在我的意料之外。
我曾以為帕萬一定死了,思維在那一刻凝結了幾秒鐘。也許那一槍打碎的,正是所有的偏見和冷漠。
人類尋求一切信仰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尊重與融合;而一切信仰的歸屬,只有和平與愛。
請你相信,愛的光輝終會降臨。
抬頭看天空,雪花落在臉上。忽然覺得,這初春的雪格外的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