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的讀書筆記姍姍來遲,本周閱讀了李欣頻的《創意問答錄》《打造創意版的自己》,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中文版。
《創意問答錄》《打造創意版的自己》
作者在她的書中一再強調,其實每個人天生都是具有創意的天分,之后由于后天接受的環境不同,有的人被束縛了,被后天的觀念,思維,生活種下了種子。她要告訴我們當我們恢復感官對這個世界的最初認識,用不帶顏色的思維,跳出框框,自己感受周遭,即使事物還是原來的,但是你所擁有的感受和想法想必也會完全不同。下面對書中精彩之處做一些節選:
1. 全心全意地做好你喜歡做的事,做到極致,做到頂峰,做到能見度最高,資源自然流向你,不需要先擔憂經濟的問題。
2.“做主動的生產者,不要做被動的消費者”,隨時隨地都要有發掘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3.不要把“工作”這個概念放到事情上,反而要以“游戲玩樂”的態度,面對眼前的事,重點就在“態度”的轉變。態度一變,就沒有喜歡不喜歡的問題,因為眼前的每件事,都變成了你喜歡所以才去做的事。
4.最好能每天看一本書,或是培養每天看半小時書的習慣。現在我采用的是關鍵式閱讀,每周至少讀3~4本關鍵性的書,讓我瞬間拓展出另一個角度、另一個高度視野。
5.感受事物時,一次只用一兩個感官,會讓那個感官發揮到極限,就像電影《香水》把嗅覺發揮到極限、《聽見天堂》把聲音展演出千奇萬變。
6.根據量子物理學的觀點,觀察者決定被觀察的結果——“完美”從來不是外面的事物,而是你的眼、你的心、你看待生活、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完美的,若是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人生太棒了,簡直就是完美到不行,沒有任何一個人過得比你精彩,那你就已經是最有創意的人了。
7.面對寫作,我只能說:要多寫,要真誠地寫。真誠的意思是,你與文字之間是沒有目的性,也就是你與文字在一起,用文字真誠地實踐你伙食商品的生命,讓真誠顯現出魅力,但前提是你有一個想要表達的東西。
8.創意就是:你如何詮釋你所看到的電影、書、接觸到的人、眼前發生的事。
9.這11項創意人格包括:
? ?1)不遵循既有的分類系統,不帶偏見
? ?2)不恐懼,勇敢
? ?3)敏銳的感官,能細微地分別差異
? ?4)好奇心、玩樂的心情與態度、打破邏輯的跳躍性思維
? ?5)樂觀、正面思考與情緒
? ?6)極大的熱情與專注
? ?7)放松,讓靈感乍現
? ?8)擅做白日夢、清楚的預感知力
? ?9)像開水龍頭一樣地啟動創意、創作之流
? ?10)比放松更高境界——無我、空性、零點、涅槃
? ?11)平行宇宙般的萬花筒思維
10.所謂創意,就是在既有事物之間發掘新的關聯,事物不曾改變,你看待它們的方式與角度卻已不同。
11.我們要先學會從舊的思考點到對立的思考點,然后在兩端點之上看全貌,不以任何“既有的成見”“別人的意見”來看待人事物,我們得自己親眼看到了、感覺到了、聽到了、思考過了、這才是屬于我們的創意觀點。
12.如何準確地預言自己的未來?不動聲色地創造出來就是了!
以前覺得創意是很玄乎的東西,現在覺得創意的本質就是一種建立不同事物之間聯系的思維模式,創意不僅僅是廣告學的范疇,更是我們對待生活應該持有的態度。正是因為我們后天被種種枷鎖束縛,才讓創意的萌芽沉睡,創意因此變成了稀缺的能力。現在按照書中的方法慢慢喚醒我們內心的創意萌芽,讓它茁壯成長~
《人類簡史》
久仰大名的一本書,和《未來簡史》共存于我經典書單中。在推薦序中,推薦者承認他一開始是拒絕的,一本歷史書,即使是簡單交代人類歷史,區區400頁能寫出什么有內涵的東西?但是不讀則已,一讀便欲罷不能,意外的驚喜。讀完推薦序,我覺得這應該是本不會讓我失望的書。我決定好好品味一下~
作者將人類的發展分成由三次革命標志的時間段,人類依次經歷了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在這個過程中,人類逐漸走向融合統一,其背后金錢、帝國和宗教的影響至為關鍵。如果用起承轉合來強行概括這本書,我試試看。
起:大約7萬年前“認知革命”,人類的歷史啟動了。人類的祖先是一種猿屬——南方古猿。現在的我們,智人,屬于人屬。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共存著很多種人類,都屬于“人屬”,比如在歐洲和西亞的“尼安德特人”,東方亞洲的“直立人”,爪哇島的“梭羅人”等等。這些人類存在了很久也進行著各自的演化,在后半期,智人出現在非洲的一個角落,但是歷史學家們并不知道智人是在何時、由何種早期人類演化而來。而后,智人崛起,征服了世界,這其中最大的功臣是語言。語言的出現幫助智人用全新的方式思考,傳遞八卦,編制一個又一個虛構的故事,像現在的國家,公司,法律,金錢其實都是虛構的故事,但是這些故事是“想象的現實”,因為人人都相信,并且只要這項共同的信念仍然存在,力量就足以影響世界。認知革命,智人受到的深遠影響是:1)能夠規劃執行復雜的計劃;2)組織更大、更有凝聚力的團體:3)進行大量陌生人之間的合作,以及快速更新社會行為。這時候智人過的是狩獵采集的生活,相信編織出來的故事——幾乎任何一個地點、任何一只動物、任何一株植物、任何一種自然現象,都有其意識和情感,并且能與人類直接溝通——泛神論。同時,人類開始向海的那邊進發,在一路征服的過程中,對動物犯下了不可饒恕的屠殺罪。
承:“農業革命”,人類的歷史加速發展。農業同時在各地獨自發展開花,智人馴化植物和一些動物,開始過上定居的生活。但是農業革命雖然讓人類的食物總量增加,但是也造成了人口爆炸。農民的工作比采集者更辛苦,到頭來飲食還要更糟。作者戲稱農業革命是史上最大的一樁騙局。我們學到的重要一課就是,物種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個體的成功。為了記錄信息,文字數字應運而生。其間,國家,這個故事被編織出來,而支撐著一個又一個帝國的法典,法律也是虛構而來。人類虛構了秩序,團結的更加緊密,但是階級也越來越明顯。
轉:伴隨著農業革命,人類逐漸建立起“文化”“金錢”“帝國”“宗教”的概念,這些人類共同相信的故事推動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發展壯大。金錢的概念讓財富的轉換、儲存和運送都變得更容易也更便宜,后來才可能發展出復雜的商業網絡以及蓬勃的市場經濟。金錢正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統。“帝國愿景”,歷史的大趨勢是合,每一次融合,“他們”變成了“我們”,民族的多樣性一點一點消失。而我們眼下正在形成全球帝國,不受特定的國家或族群管轄。“宗教”,農業革命開始,宗教便隨之而來。泛神論之后是多神論,而多神論除了促成一神教,也促成了一些二元論的宗教。這些宗教相信的都是神靈或是其他超自然現象。然而,在亞非大陸也出現了全新的新型宗教信仰,比如佛教,中國的道教和儒教等,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崇拜的并非神祇。當然也有崇拜對象是人的宗教,人文主義宗教包括自由人文主義,社會人文主義和演化人文主義。在新千禧年,這些宗教,帝國有什么變化發展呢?
合:科學革命,歷史畫下句點,另創新局。人類終于開始承認自己的無知,現代科學發展起來。物理學的進步:牛頓三大定律,相對論,量子力學;醫學的進步:免疫學;工業的發展:蒸汽機,內燃機大力推動了交通運輸的發展,完成了能量的轉換。科學與帝國似乎是密不可分,兩者相互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讓世界各個板塊的人類想要探索征服其他土地的人、占有其資源。資本主義為科學帶來資金,讓他蓬勃發展;科學的發展讓資本主義有更多的金錢。智人就是這么一路走過來,走到了今天,面對未來,我們有生物工程,仿生工程和無機生命工程,吉爾伽美什計劃正是現在科學的旗艦。我們要問問自己“我們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
這一場發展,到現在,智人的命運會何去何從呢?劇本在我們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