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必須簡要介紹一下尹珊珊老師。
其次,你要知曉看了我整理的聽課筆記可以解決你在讀書上的哪些困惑。
- 想讀書,卻不知道從什么類型的書下手?
- 讀書總是咬文嚼字,做不到一目十行?
- 讀書的內(nèi)容,總是忘得一干二凈?
- 書中真有黃金屋?還是讀書無用論?
最后,請你花上10秒的時間來瀏覽一下這次課的內(nèi)容大綱,來確定一下自己是否要將我整理的完整筆記全部看完。
- 讀書的必要和樂趣
- 如何讀書以及做讀書筆記
- 如何堅持讀書?如何利用時間?如何檢驗成果?
- 如何選擇書?在哪里找到理想的書單?
以下是整理的筆記內(nèi)容正文部分,注意前方高能!
目錄:
- 1.制定閱讀方案
- 2.克服閱讀中的干擾
- 3.為什么讀、讀什么
- 4.怎么讀——如何做讀書筆記
- 5.如何輔助閱讀
- 6.當(dāng)你遇到難讀的書
- 7.我喜歡讀的書有哪些
直播開始,珊珊老師最先想讓大家了解的是:閱讀這可以為我們帶來什么。
珊珊老師引出讀書的意義就像連岳所說,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能夠給我們帶來錢,但她認(rèn)為:
閱讀事實上并不能立即給我們生活帶來巨大變化,但是它能夠帶給我們認(rèn)真思考的能力,意識到我們確實存在于這個世界上以及對世界的認(rèn)識又比以前多了一些,這種快樂是無與倫比的。
她還提出一個有趣的自身體會:一天讀350頁的書,至少可以消耗掉一盤意大利肉醬面。所以,讀書真的可以減肥。想減肥的你,不妨試一試吧!
1.制定閱讀方案
現(xiàn)在開始步入正題。首先珊珊老師希望大家知道,書在每個領(lǐng)域都會有從一到十的難度跨度區(qū)分,我們需要大概了解的是自己正在閱讀的書難度是多少。舉個例子,文學(xué)領(lǐng)域中難度系數(shù)為一的姑且暫定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難度為十的像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一到十的分段,你要清楚自己大概處于哪個階段。再根據(jù)難度分級,來確定自己要閱讀的篇目。
另外一個就是我們要制定一個簡單的閱讀計劃,這個計劃基于兩件事:一件是自己的愛好,另一件是非常明確的閱讀目標(biāo)(賺錢?儲備知識?還是寫論文?)。有效率的閱讀應(yīng)該明確兩次閱讀之間的進步,即難度拾級而上的進步。這樣,在一年甚至一個月中你就能完成兩到三個閱讀難度的跨越。
然后,你需要重復(fù)這種節(jié)奏的閱讀。閱讀和減肥是一樣的,需要堅持、形成習(xí)慣。
2.克服閱讀中的干擾
我們會因為什么事情而放下手里的書呢?最簡單的就是因為打開了手機、電腦、ipad,注意力被漂移,失去了讀書中的線索,例如記不住小說中人物的名字。這時候你開始焦慮,然后去吃點東西,找點別的事情干,打開了淘寶······
另外一個原因是你可能缺乏相應(yīng)的引導(dǎo),所以難以理解閱讀的內(nèi)容,無法繼續(xù)下去。
You know something\You understand something,“了解”和“理解”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二者的差異在于記憶時間的長短和質(zhì)量的好壞,一般聽完書之后遺忘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我們需要實打?qū)嵉拈喿x,不要以為你聽到的知識就能變成你自己的。真正把一本書變成自己的需要很多的功夫,一定不要忽視實實在在文字上的閱讀以及做相應(yīng)的讀書筆記,只有這樣一本書的知識才會是你的。
3.為什么讀、讀什么
在閱讀時我們需要兩種不同類型的注意力,即亢奮式注意力和深度注意力。亢奮式簡而言之就是標(biāo)題黨,他們會吸引你、勾引你;深度注意力則是你要主動的參與進來,是伴隨著主動思考進行的,需要你一邊閱讀一邊進行提問。
當(dāng)我們?yōu)楂@得資訊而閱讀的時候,需要讀與我們理解力相當(dāng)?shù)奈谋荆欢?dāng)我們?yōu)榱双@得理解或創(chuàng)造力而讀的時候,需要向比我們更高的目標(biāo)出發(fā)。
如果你目前是一個隨性而讀的讀者(看到排行榜上有什么好書就去買一本),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最簡單的是,人都是眼高手低的,你讀十分的書意味著你可能只能寫出五到六分的文字或者是獲得六到七分的內(nèi)容。因此,你要明白你喜歡的作者是由誰來激勵的,這種方法叫做溯源而上。舉個簡奧斯丁和托爾金的例子:
古老的精華并不意味著過時,正好相反,一些今天最前沿的問題其實古人早就思考過。當(dāng)一個人讀過很久以前的人寫過的東西時,會意識到古老的東西中的精華部分是多么現(xiàn)代。讀古典作品的好處在于它里面的文字更加考究,主題也非常現(xiàn)代,也能夠提供更多尖銳的觀點。
4.怎么讀——如何做讀書筆記
我們閱讀的書主要分為兩大類型。第一類是非虛構(gòu)類型的書,比如社科類、科學(xué)類的書籍。這一類書需要付出的不僅僅是時間,也需要大量注意力和理解力,因為比較燒腦。第二類是虛構(gòu)類型的書,比如一些文學(xué)類書籍,含有幻想成分的小說等。不同類型的書對閱讀和記讀書筆記的要求是不同的。
那么如何做讀書筆記呢?做讀書筆記一共有四種方式:
- 第一種是結(jié)構(gòu)筆記,按照書本的結(jié)構(gòu)進行記錄,以非虛構(gòu)類的書為例。
首先,你要拿出一個大大的本子。本子最好貴一點,以防你會不小心弄丟它。在這里珊珊老師向大家推薦了兩款筆記本,一款是Evernote和Moleskine的合作款,另一款是Midori的筆記本。Evernote和Moleskine的合作款Midori的筆記本
尹珊珊老師的讀書筆記《憂郁的熱帶》
例如在閱讀列維·斯特勞斯的《憂郁的熱帶》時,你需要把每一章的目錄中的重要觀點抄錄下來記在右邊,按照原書的內(nèi)容邏輯分層。
第二種是抄錄式筆記,也就是我們筆記本左側(cè)需要記錄的內(nèi)容。
左側(cè)用來記錄什么呢?因為《憂郁的熱帶》作者列維·斯特勞斯是個法國學(xué)者,法國人在做哲學(xué)時行文非常優(yōu)美,會用詩性的語言來表達他的思想。所以珊珊老師會把那些有魔力的語句摘錄在左邊,這些短短的語句有助于她理解整個段落乃至整個章節(jié)的核心觀點。第三種是交互筆記,在書上批注、劃線、采用字符與符號混合記錄。
這一部分要根據(jù)自己的長短板決定,highlight出不會的地方,不同類型的書邏輯范式不一樣,你讀書的弱點也不一樣。例如珊珊老師自己就是年代記不住,因此她用更加粗的筆把年代highlight或下劃線出來。筆記不要擔(dān)心做得復(fù)雜或不美觀,因為筆記就是記給自己看的。
你也可以在書本上寫寫畫畫,包括畫下重點、值得深入思考的點、做心得記錄等等,這樣重讀時會發(fā)現(xiàn)當(dāng)時自己的思路很有趣,也可以將散落各處的知識點拿紙記下來夾在書里,翻開就能看到自己之前的獨特記憶。不要擔(dān)心筆記記得多,因為我們的目的就是將很厚的書讀薄,跟原來的書相比,你的筆記已經(jīng)很薄了。-
第四種是概念筆記。
就是同時讀好幾本書做主題閱讀,然后將同樣的概念記錄下來,忘記腦海里舊有的關(guān)于某概念的成見,重新進行閱讀和記憶。珊珊老師推薦大家做腦圖。
mindnote腦圖 三種電子保存媒介。
** 1.Evernote印象筆記。**珊珊老師最喜歡使用的,特別是里面的拍照功能,比如在飛機上、或者旅行途中不方便記錄時,它可以幫助你把照片抓取成word格式;此外,還有錄音功能,便于隨時記錄小靈感。
2.剛剛推薦過的MindNode。
3.Kindle電子書。好處一是不傷害眼睛,二是閱讀感更好,三是標(biāo)注出來的筆記可以導(dǎo)入電腦編輯成Word文檔。
以上部分就是我們目錄中1~4的內(nèi)容,是不是感覺信息量十足又營養(yǎng)豐富呢?
下篇我們將繼續(xù)整理57的內(nèi)容,里面還會有尹珊珊老師傾力推薦的經(jīng)典閱讀書單的大驚喜在等著你喲!不會讓讀者朋友等太久,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