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開心,去大吃大喝不開心,去KTV唱歌不開心,學習不開心,看電影不開心……
這和我之前想的一點也不一樣。
在來大學前,我是這么想的。
9月的陽光昏黃,空氣清爽,滿載著夢想的青年會在這片帝王之鄉打下一片天地。周邊所有的人都圍著我轉,我是最閃亮的那顆星。還有一個偷偷注意我的溫柔目光。學習之余,踏遍祖國的大好河山。在山之巔,海之角留下一個傳說。
可這樣的場景連夢里都沒出現過。
大一,混跡與各個社團,每天跑來跑去開各種各樣的會。總結下來,就是一群吃飽了撐了的大學生在瞎胡鬧。要不是迎新,就是送老。每個社團都有,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選了表演系。老師講一些基礎課程,高數,大物,馬克思什么的。一年晃晃悠悠就過去了。
到了大二,發誓要好好學習。可是那課實在無聊,老師講的很辛苦,但同學們不買賬。我上課就用手機看各類文章,小說,新聞,算學習也不算。有的同學就干脆打游戲吧,一把消消樂能打一年還津津有味的。也不知道大把時間拿來做什么?好像什么都喜歡,可要真的鉆研一下又覺得索然無味。
到大三了,有點危機感了。是考研還是去工作?考研,可能面臨的又是把大學的時光延長三年。工作,自己有把握找到工作嗎?
最難受的還是要向父母伸手,那么大人了,還不能想個法子養活自己,想想都痛苦。
為什么?
我的滿腔熱血又能做些什么?
我不停地反思,糾結。
人生太艱難了。
20歲,你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會去往何處?好像充滿希望,卻又看不清方向。自己攥緊的拳頭,打的只是軟綿綿的空氣。它不像工作后的疲憊,那是被事務纏身后的累。更不像高考前,那是睡眠不足的困。
很多事情,在大學里是想不明白的。可是,每天的一節課程又逼得你不得不待在校園。
我看過叛逆的人,從大學輟學去創業,逃課去工作。他們有的活的充實,有的死的很慘。
我在想這是為什么?
為什么那些我覺得最有生命力的都想逃離“大學”?
大學又真的有必要上那么“多”無謂的課程嗎?如果集中起來,四年的課程加起來上一年也夠了。為什么把它分開,牢牢地鎖住同學?
如果大多數同學都不聽你的課,真的是同學不愛學嗎?
你確定不給我們學習的方向,我們就能按部就班地好好學。我們焦慮啊,擔心真的每堂課好好聽,四年之后拿著簡歷到處碰壁。
于是有的人開始自謀生路。
可20歲的人又懂些什么?除了運氣好的,天資聰穎的能碰巧找到一條路,其他人還不都是在拖延。
時間在流逝,痛苦在發酵。
社會學的教授也在整天談論大學教育的弊端,毛病。對于他們只是篇論文,只是飯后的談資。可身處其中的學生在煎熬啊。
這是一篇抱怨,希望有人看到能思考。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能想到法子讓大學生不那么煎熬。
如果,大家覺得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很滿意的話,那也有可能是我的大學太差,我的思想覺悟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