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像昆汀·塔倫蒂諾和韋斯·安德森這樣的人分別獲得了6次和7次奧斯卡提名。
與此同時,自本世紀初以來,科恩兄弟(Coen Brothers)名下已經有了十幾部電影。
但是塔倫蒂諾和科恩兄弟只有兩個最佳導演提名,而安德森只有一個——換句話說,他們各自的提名要么是最佳影片,要么是兩個編劇獎項中的一個。
這些在這里不適用。然而,所有上榜的導演也都是好萊塢的大牌。
在這個名單中,自2000年以來,他們必須至少獲得過三次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才有資格。
綜上所述:這些都是21世紀獲得奧斯卡提名最多的導演。
10、亞歷山大·佩恩- 3次提名
亞歷山大·佩恩以將深刻的諷刺元素嵌入當代美國人可能會遇到的常見情況而聞名,他最著名的作品可能是上個世紀末的《選舉》(1999)。然而,在21世紀之交,他帶著兩部絕對的評論界寵兒《關于施密特》(2002)和《杯酒人生》(2004)回歸。
后者讓佩恩獲得了他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最佳導演提名——雖然他在《百萬美元寶貝》(2004)中落后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但佩恩在接下來的十年里又獲得了兩次提名。2011年的《后裔》是一部相當扎實的電影,而2013年的《內布拉斯加》則被廣泛認為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好的電影之一。最后,我們很難看出佩恩為什么總是不盡如人意。
9、斯蒂芬·戴德利-3次提名
盡管斯蒂芬·戴德利很可能被認為是整個榜單上最不知名的導演,但在整個21世紀,他已經推出了幾部關鍵的寵兒。第一部是2000年的《比利·艾略特》,這是他的導演處女作——是的,這部電影也讓他第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
幾年后,《時時刻刻》(2002)和《朗讀者》(2008)獲得了第二次認可。這三部劇都充滿了強烈的情感,也都符合奧斯卡的口味。雖然戴德利的電影沒有其他作品那么出色,但他獲得了21世紀最佳導演的三項提名,這確實讓他在名單上有了一席之地。
8、大衛·o·拉塞爾-3次提名
雖然大衛·o·拉塞爾已經在好萊塢混了幾十年了——自從他在1994年的《打猴子》中出道以來——但他第一次被奧斯卡認可是在21世紀第10年的一部拳擊電影《斗士》中。盡管如此,他還是成功上榜了。然而,那一年,他在《國王的演講》(2010)中的表現與托比·胡珀(Tobe Hooper)相去甚遠——這完全是另一個話題(或者說,冷落)。
他很快又獲得了兩次最佳導演提名。第二部是由詹妮弗·勞倫斯和布萊德利·庫珀主演的《烏云背后的幸福線》(2012)。然后,他與這兩位演員以及克里斯蒂安·貝爾、艾米·亞當斯和杰里米·雷納合作,創作了《美國騙局》(2013)。這是他第三次也是最近一次提名最佳導演獎,但他又一次離獲獎只有一步之遙。
7、保羅-托馬斯-安德森- 3次提名
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是現代電影界最受尊敬的電影導演之一。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獲得了11次提名,但從未在奧斯卡獲獎,他經常被認為是最有才華的人之一。在這11項提名中,有9項來自21世紀,其中3項是最佳導演獎。
本世紀的第一張專輯可能是他職業生涯的開創性作品:There Will Blood(2007)。不過,他在《老無所依》(2007)中輸給了喬爾·科恩和伊桑·科恩。十年后,他憑借《幽靈線》(2017)再次獲得最佳導演提名,最近又憑借《甘草披薩》(2021)再次獲得提名。也許他的下一個作品最終能拿獎。
6、大衛·芬奇-3次提名
這可能會讓一些影迷感到震驚,但就像PTA一樣,大衛·芬奇在奧斯卡金像獎上沒有獲得過任何獎項。他的傳記片和文學改編電影往往比他的驚悚片更受歡迎,盡管它們的情節非常曲折,比如《七宗罪》(1995)和《十二宮殺手》(2007)等電影都沒有獲得任何提名。甚至連演戲都沒有。
但至于在各自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關注的芬奇電影:《返老還童》(2008年)排名第一,包括芬奇獲得最佳導演獎提名。這是他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次。不久之后,他又憑借《社交網絡》(2010)獲得了另一個獎項,盡管毫無疑問,他應該獲得該獎項,但當年的最佳男主角是《國王的演講》中的托比·胡珀。但這就夠了。芬奇最后一部獲得最佳導演獎提名的影片是《曼克》(2020)——敬請期待今年晚些時候的《殺手》(2023),看看他能否打破驚悚片的不幸紀錄。
5、克林特-伊斯特伍德-3次提名
加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這份名單終于涵蓋了一些真正從21世紀的眾多提名中帶走金獎的導演。對于這位導演來說,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神秘驚悚片《神秘河》(2003)。當然,這很快就被蓋過了,因為他再次被提名,甚至憑借《百萬美元寶貝》(2004)獲得了他職業生涯的第二個獎項。
他第三次也是最近一次提名是憑借戰爭片《硫磺島的來信》(2006)。盡管這位很快就會被提及的導演在那年的頒獎典禮上帶走了金牌,但這對伊斯特伍德作為電影業巨頭的地位并不重要。在短短四年里獲得三次提名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
4、李安- 3次提名
李安獲得了三次提名,其中兩次獲獎:《斷背山》(2005年)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年)。他的第一部作品是2000年的《臥虎藏龍》(croutiger, Hidden Dragon),但那一年他與美國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合作的開創性犯罪史詩《交通》(Traffic)(2000)未能如愿。沒什么丟人的。
至于他的勝利,盡管如此:他在《斷背山》中戰勝了一些真正偉大的導演,如喬治·克魯尼、班尼特·米勒,甚至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關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職業生涯中最近的一次提名(并獲獎):他再一次擊敗了斯皮爾伯格,以及大衛·o·拉塞爾和邁克爾·哈內克等導演。這位著名導演打敗了一家相當受人尊敬的公司。
3、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 - 3次提名
和李安一樣,這位墨西哥電影制作人也在21世紀最佳導演的三項提名中獲得了兩項提名。但是伊納里圖因為是背靠背的勝利而引人注目。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第一次獲得認可是在2006年的《巴別塔》(Babel),盡管他沒有達到目的。至于獲獎影片,第一名是2014年的《鳥人:無知的意外美德》。
該片由邁克爾·基頓(Michael Keaton)飾演,他是一位年邁的超級英雄,名叫鳥人(Birdman)。這部電影記錄了他試圖將雷蒙德·卡弗(Raymond Carver)的短篇小說搬上舞臺,以重振自己的事業。這是一件非凡的藝術作品,伊納里圖在一年后用《荒野獵人》(2015)復制了這一成功。這次獲獎使他成為繼約翰·福特和約瑟夫·曼凱維奇之后第三位連續幾年獲得最佳導演獎的電影制作人——換句話說,考慮到其他兩位已經通過,伊納里圖是他自己的聯盟。
2、斯皮爾伯格- 4次提名
對于那些不知道的人來說: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是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導演。但很明顯,他也是奧斯卡獎歷史上獲獎最多的電影制作人之一。他的第一次提名是憑借《第三類接觸》(1977)獲得最佳導演獎——不知道為什么他在《大白鯊》(1975)中遭到冷落——后來他又三次獲得最佳導演獎提名,最后在90年代初憑借《辛德勒的名單》(1993)獲得最佳導演獎。
1998年,他憑借《拯救大兵瑞恩》再次獲獎,但此后就再也沒有捧金回家過。然而,在21世紀,他已經四次嘗試再次獲得勝利。第一次是2005年的《慕尼黑》(Munich),當時他在《斷背山》(breakback Mountain)中輸給了李安。之后,李安憑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擊敗《林肯》(2012)再次擊敗斯皮爾伯格。斯皮爾伯格還憑借《西區故事》(2021年)和《法布爾曼家族》(2022年)連續獲得提名,但兩次都未能如愿。
1、馬丁·斯科塞斯-6次提名
到目前為止,馬丁·斯科塞斯很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上映的《花月殺手》(2023)中再次獲得提名。這將使他在21世紀的電影總數達到7部,另外6部被認為是過去20年里質量最高的電影。第一名是《紐約黑幫》(2002年),其次是《飛行家》(2004年)。他憑借《無間道風云》(2006)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盡管許多專家猜測這更像是奧斯卡頒發的榮譽獎。
盡管如此,他還是獲得了勝利——此后他甚至獲得了其他三項提名?!队旯?2011年)、《華爾街之狼》(2013年)和《愛爾蘭人》(2019年)都為他贏得了最佳導演的提名,盡管他在這三部影片中都沒有獲得提名,但他很快就會有機會獲得金小金人。如果《花月殺手》能夠成功的話。
這些導演都是21世紀電影界的傳奇,他們創造了無數經典的電影作品,獲得了眾多的奧斯卡提名和榮譽。他們的才華和創意不僅影響了整個電影行業,也啟發了無數年輕的電影人。他們的貢獻將永遠被人們所銘記和贊譽。在未來的電影創作中,相信這些大師們的精神將繼續激勵著后來人不斷前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