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親在醫(yī)院里住了三個星期。
臨近出院前,他眼巴巴地望著我:出院后,你們還要經(jīng)常來看我哦。
父親住院期間,雖請了護工,家里人仍抽出時間經(jīng)常去看望他陪伴他。
去年我由于腰椎盤突出發(fā)作,雙休日幾乎都在家臥床休息,去看望父親的次數(shù)較之前明顯減少了許多。這次父親住院,我陪在他身邊的時間累計起來,差不多要趕上去年一年陪他的時間了。
侄女與小侄子幾乎每天到醫(yī)院報到。侄女下了班過來陪他一會,小侄子上班前陪他一會,我也盡量安排好工作,抽出時間多陪他。時不時的,家里其他人也會來看望他。
父親享受著這份親情。同病房的病友、家屬常常在父親面前稱贊小輩們對他孝順,隔壁床的爺叔看到我們?nèi)?,眼里流露出來的全是羨慕的眼光。父親的精神面貌一直比較好,臉上經(jīng)常是滿足的微笑。
父親知道,出院回到鄉(xiāng)下后,我們不可能象在醫(yī)院里這樣來得勤,畢竟小輩們家都安在城里,平時忙于工作,雙休日還要接送孩子參加補習(xí),還有家務(wù)需要操持。而我,在另一個縣城,過來一次路途遙遠,體質(zhì)也不大好。父親明白這些,他也是個深明大義的人。
我想,他說出那個請求時,一定是想了又想,忍不住了才說出口的。就如孩子得到了一個心愛的玩具,眼看著這個玩具馬上要被收回去了,忍不住向大人發(fā)出請求:能不能再讓我玩玩呀!
聽他那么怯怯地說出口時,我不禁鼻子一酸,眼里出現(xiàn)了一層霧。我趕緊答應(yīng)他:我會的,我會經(jīng)常去看你的。
過了一會,我問他,當(dāng)初我與先生談戀愛,你跟媽為什么不阻擋。如果你們阻擋了,我嫁得近一點,那我就可以天天來看望你。那怕中午跑一次過來,晚上跑一次過來。父親微微一笑說:你們自己看中了,我們還阻擋什么呀。
這樣的問題,之前我也問過母親。母親回答,想來看么再遠也會得跑來咯,不想來看么再近腳趾頭印不會觸上來咯。母親雖然是個文盲,但她的話還真是有哲理呢。
父親住院后,先生說,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于是,一次次開車去醫(yī)院,有時還燒了菜帶去。父親出院后,還是隔三差五地去看望他。有時,我早上醒來說,我想今天去看看父親,下了班,先生就開車到我單位接了我直接上高速。先生的表現(xiàn),某種程度上減少了我因遠嫁而不能好好照顧雙親所產(chǎn)生的愧疚。
上一次去看望父親,二哥二嫂都讓我放心,他們會照顧好。他們說,你自己腰不好,別跑得那么勤,當(dāng)心累壞了身體。我不是不放心,我只是想多陪陪父親,那么以后就可以少點遺憾。
父親原來有高血壓、痛風(fēng),這次又增加了糖尿病,這些病都是藥物可以控制的。但如果不好好治療的話,卻是很容易引發(fā)并發(fā)癥的。之前,每一月就要去復(fù)診一次,每兩個月要驗血一次。大侄家、小侄家、我與先生輪番帶著他去看病,有時實在輪不過來,就由侄婿出面。
出院后,父親說,以后我不要上醫(yī)院了。我說,那你要按時服藥,把病情控制好,爭取不上醫(yī)院?,F(xiàn)在國家的政策那么好,你住院用掉醫(yī)藥費等一萬多,自己只負擔(dān)三千多,自負部分還可通過保險報掉一些。能看得好的病總歸要給你看的,我希望你多活幾年呢。
父親今年八十八歲,在我們家族里,是活得最長壽的了。村上曾有人這樣說:一個家庭中有個年長的老人好好地活著,這家人就差不到那里去。
我希望父親好好地活著,多活幾年。這是我的愿望。我想,也是全家人的愿望吧。
我想,我以后會多去看望陪伴父親,盡量讓他開心。
陪在父親身旁,看著他滿足的笑容,我心里會很安寧。表面上看我在陪他,實際上是親情在滋養(yǎng)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