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天
01.小A的故事
小A是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她絕對是大人口中的"別人家孩子”的典范版,她有一個姐姐,漂亮聰明,但是從小就很反叛不聽父母的話,總是想著干自己想干的事,一任性背個包一聲招呼不打就能出去旅行幾天。而小A雖然相貌平平不是很聰明,但是很乖很努力,父母經常說你千萬不能像你姐姐那樣太任性了簡直把我頭疼死了你要像她那樣不學好我就不要你了。當時小小的小A記住了這句話,努力去當爸媽眼中的乖孩子。她懂事,學習刻苦,從小就學著觀看別人的眼色。她知道怎么能討父母歡心,那就是考很高的成績。努力做家務,遇到困難不許哭,因為父母會說自己懦弱。她從小就開始研究父母的喜好,甚至能夠準確把握到如何在父母發火前前一秒讓父母開心。不敢提要求,因為父母說這樣太貪心了。她有的時候看著爸媽圍繞姐姐拾掇幫收拾爛攤子的時候竟然覺得很羨慕,因為她很乖父母根本不需要額外的關注,她總是能安靜的把事情做到90分,只要適當表揚一下就可以了。她也想過不要那么乖也去吸引一下父母的注意,可是父母卻表現出很信任她的樣子,也沒有太計較。她覺得很沒意思。慢慢的,她開始渴望別人的表揚,企圖從別人的表揚中來彌補自己心里的失落與自卑感。她開始研究身邊人的喜好,研究觀察大人眼里的好孩子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努力去學習模仿。
02.迎合
就這樣一步步按照別人眼中的好孩子的標準去要求自己,甚至會忘了自己喜歡什么。和朋友吃飯,她總是會按朋友喜好點菜。吃飯只吃三分飽,會胖。這樣別人不喜歡。就是她很喜歡的那盤菜,還沒吃就被別人全夾走了,也不能說不,因為這樣別人會說沒教養。她不敢在人多的時候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因為她害怕別人說她是異類,她小心翼翼的活著別人的理想世界里,自己卻被這種別人的眼光里所禁錮。她已經忘了自己喜歡什么,而過分關注別人的需求,她認為別人的夸獎就是對自己的肯定,努力地去改造自己迎合他人的眼光。因為自卑的她只有從別人的眼光中才能看到自己。
03.改變
直到她上大學,她遇見了小C.小C是那種高度追求自由的人,想到什么就去干不會考慮太多別的眼光,即使是眾人覺的離經叛道的事她覺得我喜歡就行啦管別人干嘛!一輩子這么短,我連討好自己都不夠,哪有時間想著去討好別人啊?累不累啊?她帶她一起瘋,鼓勵她干自己想要干的事,在她的改造下似乎變得有點不一樣,她開始嘗試以前根本沒有想過的事,她面對自己不喜歡做的事不再因為害怕別人眼光不敢拒絕,會和朋友唱歌到凌晨,和陌生人聊天搭訕,會在人群里突然大聲唱歌,會在高興的時候不在乎別人眼光的大跑大叫,會在點菜的時候點自己喜歡的菜,慢慢地,接受的夸獎少了,有人說她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可是這才是她啊!
04.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以前的她說話前都要思考會不會有什么不好的影響,這句話會不會說錯了,慢慢的她越說越少甚至沉默,因為她發現與其思考這么多不如不說,這樣反而顯得穩重,有的時候面對不喜歡的人卻又不敢批評她,因為這樣會傷害到她而且顯得自己不禮貌,有地時候甚至會覺得自己虛偽。她想的是如何使別人開心我就開心了。她學習很多的規則,努力把自己變成了所謂別人家的小孩的典范,可是她一點也不開心。
所有人說她懂事,但是沒有人說她快樂,但只有她知道在別人面前表現的她并不是真實的她而是別人眼中的她,她似乎是在扮演一個角色,只有半夜沒有人的時候才能釋放出自己身體里的困獸。在月光里沉醉自己。
05.恍然大悟
但是現在好像活出了一個真正的自己。但是在父母面前還是表現的一如既往,有一天回家她以為沒有人把音響打開,唱歌,群魔亂舞,回頭看到父母一臉驚愕的表情,以為要訓斥自己,結果奇怪的是他們沒說什么就走了,晚上聽到父母的談話,我覺得小A從上大學就越來越不像以前的她了,今天我看到她在家里唱歌,好像好長時間都沒看到過她這么開心的笑了,是不是我們之前對她要求太高了,以前我總覺得她表現的太不像同齡人了,那么懂事,甚至讓我心疼,現在看來正常多了,是這個年齡該干的事,我也不希望她多懂事,就像現在這樣,開心就好了。
她一瞬間呆住了,沒有誰要求她必須要像一個圣賢一樣活著。一切都是自己以為的。她以為這樣就能讓父母開心讓自己開心。可是父母希望的是她開心就好。而做自己才是最開心的事。
06.原型-她們是不是另一個你
故事說到這里,有沒有發現其實小A和小C其實在生活中都有原型。很多人把真實的自己也就是小C隱藏起來,而刻意去展示小A。可是這樣的人真的幸福嗎?
很多人被世俗的價值觀牽著鼻子走,按照別人的眼光,評事標準走,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聽過一個極端的列子就是一個女孩子在剛剛結婚沒幾天得知丈夫在婚前就有出軌的行為,她和母親商量,母親說千萬不能離婚,傳出去多難聽,或許他會改的呢!咱們家族從來都沒有過剛離婚的例子你可不能壞了規矩。她遲疑著決定等等看看,第二個月,未婚夫直接把小三帶回家,第三個月,未婚夫把家里錢財拐跑,留下懷有身孕的她。試想一下,如果當時她勇敢決絕的離婚,最后結局一定不會這樣。
人這一生很短暫,我想最重要的一門學問就是如何與自己相處,我們不談什么我是誰我從哪來要到哪去的這類高深的問題,只談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歡什么嗎?或許很多人被一路的表揚牽著走,因為這種表揚很好,因為迫切想要得到別人肯定,而去思考別人的感受,用別人的價值觀把自己縮進了自己的牢籠。然后很可悲,一輩子都走不出來,一輩子未曾真正了解過自己真正喜歡什么。
人這一輩子這么短,人慢慢了解自己都需要一輩子的時間,哪還有什么時間去想別人怎么看你?去迎合別人。
親愛的,愿你出走半生,最終明白自己所想,活成你想要的樣子而不是別人想要的樣子。愿你為你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