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一開始就展現出了獨特之處——從漫畫走到電視劇,最后到達電影。當然,如果僅僅簡單地按照漫畫、電視劇、電影這三者的播放順序去看待,自然以為這是理所應當的結果,也不過又是片商看準已先行積攢了不少人氣的作品而為趁機謀取商業利益所創造的一次機會。但是,如此說來則只是依照了慣性思維將一組因果關系加入到漫畫、電視劇和電影中:漫畫是“因”,電視劇和電影是“果”。可實際上,如果要將三者緊密聯系在一起,就必須要再加上另一組因果關系,放于電視劇和電影之間,并且電視劇是“果”,電影才是“因”:之所以拍電視劇,是因為要拍電影。
以這樣的角度去看待也就不難發現片子采用了一種具有創造性的宣傳手段——充分利用“先導劇”。“先導劇”顧名思義就是在電影正式上映前先在電視臺播放正式故事的“前傳”,而這個“前傳”通俗地說就相當于一個時間“超長”的預告。電視劇和電影當然有很多不同之處,而預告這部分則是作為時間相對具有長期性的電視劇所獨有并且必須的模塊,它往往成為分集的劇集之間的吸鐵石,起到情節上的承上啟下作用,更重要的是保證把上一集的觀眾帶到下一集的播放中。緊張或者刺激的情節戛然而止,它便化成一雙大手穩當地托住觀眾已經提起的心,不使它下落而保持在好奇與期待的恰當高度。電影本不該有預告,但是《哥哥太愛我了怎么辦》的電視劇版卻巧妙地變身為超長版的電影預告進行預熱。另外還需要注意一點,電視劇版的播放時間是在深夜,這或許也體現出了一種保守又謹慎的態度。基于人們對睡眠的需求,電視劇在深夜放送和白天相比的劣勢是顯而易見的,收視率低應該視為常態,但如果收視率高,那么就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電視劇的關注度高。《哥哥太愛我了怎么辦》幸運地成為了后者,取得不錯的收視率。不管看劇的人是曾經的漫畫粉絲,還是不同演員的各路追隨者,影片在正式上映前就已經吸引了不少人。
雖然接觸的日本影視不多,但是我還是能感受到其中較為鮮明的特點。一種是聯系生活實際,傳達為人處世的道理,日本影視大多數都囊括此點。另一種是存在于由真人演繹的三維世界中的日漫感,無論是人物的語言、動作還是神態。當然,評價一部影片通常要聯系其中的情節加以分析,如果是日影,那么往往就是為了能從中提煉出第一個特點的具體之處。但針對本片,挖掘深層次的意義似乎是在裝腔作勢又顯得多余。從“先導劇”再到分不清什么是喜歡的傻白甜主角瀨戶花,它早就用了一種單刀直入又不做作的姿態拿起大喇叭告訴所有人,它就是一部純粹牟利的商業影片,內容意義并不在關心的范圍之內。看彈幕吐槽影片中的英語老師都比故事來得精彩。
內容自然不是吸引我去看這部片子的動力也不是我所討論的重點,我所看到的是,它至少飽含了能讓觀眾看到最有誠意的部分,即選角和背景音樂。不可否認,作為少女漫改作品,日漫感的呈現實現了理想狀態,女主角土屋太鳳清純可愛,配角千葉雄大清秀不失帥氣,最重要的是男主角片寄涼太幾乎成為中國全網公認的從漫畫里走出來的人物,三個人的外形都符合青春題材的漫改,也達到了以女性為主體的觀眾的視覺需求與內心預期。在演技方面,土屋太鳳和千葉雄大算是片寄涼太的前輩,兩人都比片寄涼太出道早并出演過不少影視作品,經驗自然充足。至于片寄涼太,盡管演戲資歷尚且不足,也并無極大的破綻與漏洞。整部影片下來,吐槽演技尷尬的彈幕幾乎沒有。
片寄涼太,說起最符合他的身份就是歌手,組合GENERATIONS 的主唱之一。實際上,把我從電視劇帶到電影的吸鐵石不僅是“先導片”和片寄涼太的長相,最關鍵的是由GENERATIONS演唱的影片插曲《空》。喜歡上他溫柔的嗓音,喜歡在他和數原龍友的歌聲背后由其他成員盡情在舞臺上創造出的舞步。
由于對影片在日本上映的具體狀況知之甚少,所以無法對影片做出是否成功的評價。但就在中國的反應狀況來看,我們可以肯定這部影片是沒有失敗的。因為即使過了大半年,當影片的片源一出,《哥哥太愛我了怎么辦》竟連續幾天占據了微博熱搜,這樣的狀況表明,中國影迷并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忘記這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