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醫生阿優是個很年輕的小伙子,學習中醫至今有五年,這兩年才開始接診。
憑借天賦咨詢師的直覺和觀察,第一次見面,我知道這個年輕人有中醫方面的天賦,自此常去找阿優來幫我調理脾胃。
在此之前我見過一些年輕和年長的中醫生,之所以選擇信任年輕的阿優,很大原因出于,我看得到他的內心,有很深的對他人健康的關懷。果然,我很快從阿優的療法中受益。
春節期間的阿優常去探望病重的鄰居老奶奶,讓她的病痛得以緩解。聊到這類事的時候,阿優的眼神里流露出極大的悲憫。我相信,這樣的仁心,會讓他成長為一名出色的醫生。
最初學醫時,阿優熱忱滿滿,卻也因屢屢受挫幾度放棄,好在堅持了下來,雖然現在的醫術已被很多人信任,仍然會因顧及長遠發展,而考慮是否去往國外。
最近阿優結識了一些同樣熱愛中醫的年輕人,并從敬佩的人那里獲得了力量,懂得了當下最需要沉淀,不再急于出國發展,正在尋找更好的老師精修。前幾天還有些焦慮的阿優,現在看起來神采奕奕。
阿優是孤獨的。
所有在大膽探索屬于自己的生命道路的人們都是孤獨的。
孤獨跟寂寞不一樣。它是一種跟坐在對面的人難以言說的感覺,它讓你不得不獨自一人面對內心的彷徨,讓你必須獨立思考自己的現在與未來,讓你反反復復地否定自己和肯定自我,也讓你越來越篤定前行的道路。
創業者、發明家、藝術家、自由職業者、文化工作者……幾乎都曾陷入這樣的孤獨。
你是否正處在孤獨里,還是想要逃離孤獨,或者,還沒做好孤獨的準備?
獨立思考的人,若想逃離孤獨,內心會有虛無感。
特立獨行的人,往往尊重孤獨,接受孤獨,生命因此呈現出飽滿的樣子。
我們習慣了主流群體文化,獨行還不是社會的常態,所以“國學流浪大師”能引起全社會熱議,他只是一個世界觀和我們不一樣,在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人而已。
在從事天賦咨詢師的工作以前,我曾對特立獨行者有很深的誤解。那個每天吟詩弄月的小姑娘,只讀經書不工作的大胡子,那些看起來只知求佛問道的人,他們似乎不求上進,不謀將來,不像我一樣對未來感到焦慮,積極參加學習和工作。
我并不知道自己是那個活在套子里的人,帶著世俗偏見來看待自己和他人。
他們的孤獨是飽滿的。
許多人真心想過的生活,跟腦袋里被灌輸的價值觀自相沖突,或者超出了目前能力所及,卻由于害怕孤獨,寧愿忽視內在的聲音。
走不一樣的道路,和不熟悉的道路,總歸要接受孤獨的常態。
獨特的天賦熱情,是每個人生命的一部分,有時不一定以事業的形式存在于生命的每個階段里。
對于普通人來說,將天賦熱情轉化為事業的一部分,自然是較好的選擇。它一樣要面對未知的孤獨。
探索那份屬于你的生命的獨特天賦,你準備好孤獨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