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鄰里孩子間的打鬧,我是這么想的
我們家家樓層有四戶,四個孩子,三個男孩,一個小女孩,其中老三和老四是親兄妹。通常情況下,我們三家的門都會打開,三個男孩子會串來串去的一起玩。經常發生的就是三個男孩喜歡搶玩具,在搶玩具的過程當中,就會出現打鬧,經常也避免不了哇哇大哭,搶的不可開交,也。也有打起來的情況。通常情況下,我都會采用不參與,當然如果場面很嚴重,我還是會上前制止。
發生沖突其實孩子并沒有那么在意,家長就不要激化矛盾
很多時候,孩子間發生沖突,并不嚴重。他們自己也不是那么的在意。有時候,兩個小朋友剛剛一起打鬧,一分鐘之后又可以玩在一起。如果只是碰一下、推一下、撞一下,在沒有造成一定程度傷害的情況下,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因為孩子要學會與同齡人相處,家長可以事后引導自己的孩子。
舉個例子:
兒子經常跑到鄰居哥哥家去玩,看到哥哥的玩具就想拿過來玩,但哥哥不同意。哥哥會哇哇大哭立馬把玩具搶回去,還會說不跟牛牛玩。
這個時候兒子會很失落的回家跟我說:媽媽,哥哥他不跟我玩。
我會心平氣和的問問兒子:哥哥為什么哭呀?
兒子:我拿了他的玩具。
我說:是你拿了哥哥的玩具,哥哥不想跟你玩對嗎?
兒子忙點頭:嗯嗯嗯嗯!
我耐心的說:那是哥哥自己很喜歡的玩具,如果你想玩哥哥的玩具的話,要先問哥哥“我可以玩一下你的玩具嗎?”如果哥哥同意了,你才能玩喲。如果哥哥不同意,你可以你家哪一個自己的玩具跟哥哥換著玩,如果你直接搶哥哥的玩具的話,哥哥以后就不太愿意跟你玩了哦,你學會了嗎?
對于自己的孩子:保護自己,不傷害他人。
男孩子之間打架也是正常的。我今天不愛哭,也不是主動動手打人的那種。因為我們經常告訴她:哭沒有用的,打人是不對的,只有好好說話,才解決問題。
但是如果一味的謙讓,你的孩子,難免會受欺負,慢慢的會變得膽小、懦弱。
比如,鄰居家比兒子小八個月的老三,到我們家來玩,你是直接上來就搶兒子的玩具。但是有時候也不愿意,就想去奪回來。但是這個弟弟不會輕易讓你搶走的,他會拳打腳踢,甚至手里有什么直接舉起來就砸下去了。這樣的事情在我的眼皮底下發生了兩次。有一次是孩子奶奶制止了,有一次是打的兒子哇哇大哭。
當時我并沒有說什么,只是抱著兒子安慰他,轉移他注意力。因為我想,孩子間打鬧正常,人家還小,如果我小題大做,鄰里間相處起來會很尷尬。
事后我會跟兒子說:打架是不對的,尤其不能主動打別人,打比你還小的弟弟妹妹。如果有人打你,你先要躲開保護好自己,如果被人打了很痛很痛,可以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