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養了一個恩人, 一千頓飯,養了一個仇人 。
俗話說“家丑不可外揚”,但是既然發生了,我還是分享出來。
前天,跟老婆大吵了一架,因為在我看來,我每天做的事情已經夠多了,而她每天倒是挺清閑的,還埋怨這么做,那沒做好.......
好了,“爆家丑”到此為止,如果繼續寫下去那就是無休止的糾纏不清,“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類型的的電視劇相信大家已經看膩了。
我在反思?為什么很多事情本應該老婆自己做,時間一長,機會最后所有事情到我這里來了,類似“擦屁股“的事情都到我這里了來了?
原來在于,不懂拒絕!
凡事有求必應,自然而然所有的事情,包括所以的問題和責任都過來了。
很多人在職場,什么事情都做了,兢兢業業,但就是在那個職位原地踏步,是個好人,言外之意,是不是,工作能力不足?
也有很多人在家庭,啥事情都做了,自己累的半死,替孩子自己去過生活,導致孩子獨立自理能力差,長大后,還需要做父母的伸出援手。陷入”你真有福氣,老公/老婆真好,找到這么好的老公/老婆,孩子不用操心“的無奈循環,其中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很多男孩子追女孩子,為女孩子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最后得到女孩子“你是個好人,你會找到比我更好的”
很多人,做的很多,付出很多,直到最后“這個做不了”“這個做不動了”
最后得到評價“你不是專門做這個的嗎?做不到就不要答應“
要么不干自毀名聲,做不成好人,要么累到干不動,要么見義勇為躺在床上,要么黑白照片掛在墻上。
做人,做事糾纏在一起,從小的時候不會說開始,父母教導我要當好人,做啥事兒要對得起咱的良心,做事做人得到別人認可和贊賞:你是個好人。你人真好,你真能干。
如果兩個人在處理同一件事情上是合作互補的關系,那么進入已下模式循環,簡稱“博弈循環”。
把A和B換成其他稱呼,博弈循環模式依舊成立。
任何經歷了該博弈循環沖突的都有同樣的感受,不是好人難做,而是一輩子的好人難做!
一頓飯,養了一個恩人, 一千頓飯,養了一個仇人 。
高價買香,香雖然燒了,菩薩卻搞得罪了。
做好人,做好事,不是不做,也不是不想做,而是風險太大,太多人不敢再這條線上走鋼絲。
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系作者。
微信公眾號:RCXFSM(長按可復制)
QQ:54715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