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冬天來得真快,小雪剛過不久,今天又是大雪了。盡管大雪節(jié)氣,但江南一點也沒有下雪的樣子。看今天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北方的氣溫已零度以下,哈爾濱更是低至零下24度了,就是這樣低的氣溫,也還是沒有下雪的跡象。網上看了下,周六陣雪轉小雪。連東北都看不到大雪,江南當然連雪的影子也很難看到。
? ? ? 大雪過后,便是冬至了。每年冬至,都習慣寫點文字,寫過冬釀酒,寫過冬至大如年,寫過冬至九九歌,去年,寫冬至歌謠。今年,不知道寫什么,繼續(xù)寫冬至九九歌吧。
? ? ? ? 前兩天,寫日記,題目好像是讀書可以取暖。實際上,書本身不是空調,沒有制冷,也沒有御寒的功能。要取暖,喝茶,喝酒,都可以。如果白天沒有風,太陽很好,可以找個地方曬大陽,也就是古人所說的負暄。曬太陽時,可以看看書,寫寫字,或者聊聊天。到了晚上,可以早點上床,窩被頭。沖一個熱水袋,當然效果更佳。
? ? ? 這兩天,七八點鐘就上床窩被頭,妻早已沖好了熱水袋,放在被子里。然后,看書,看微信,寫寫東西,就不會冷了。這就是我的幸福生活了。我對幸福的要求不算很高。夏天不熱,冬天不冷,吃飽肚皮,就足夠了。如果能買點喜歡的書,有時間翻翻,看看,無時間,摸一摸,也很好。寫東西,就好比是吃零食。
? ? ? ? 今天翻幾本書出來,想找有關冬至歌謠的文字。記得周作人提到九九歌,但不記得在哪里看到的,亂翻幾種,《看云集》、《苦雨》、《苦口甘口》、《老虎橋雜詩》、《周作人散文》等都找不到。可能在其他書里。
? ? ? ? 張岱的《夜航船》卷一天文部“冬”,除了“十月朝”、“亞歲”、“日長一線”,接著就是“冬至數九”,歌曰:“一九和二九,相呼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笆頭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六九五十四,笆頭抽嫩刺。七九六十三,破絮擔頭擔。八九七十二,黃狗相陽地。九九八十一,犁靶一齊出。”
? ? ? ? 這個是明代的冬至九九歌。
? ? ? 《清嘉錄》中的九九歌,與明代的相似,歌云:“一九、二九,相呼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栗。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窮人街頭舞。不要舞,不要舞,不要舞,還有春寒四十五。六九五十四,蒼蠅垛屋栨。七九六十三,布衲兩肩攤。八九七十二,貓狗躺渹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剛要伸腳眠,蚊蟲猲蚤出。”在此條后面的“案”中,還有一種冬至后九九歌,前面的部分相同。五九開始不同。
? ? ? ? 孔尚任的《節(jié)序同風錄》中,也收錄一首九九歌,歌云:“一九不出手,二九冰上走。三九皮裂口。四九交,活人凍得焦。五九到,白日不離灶。六九復寒,風不透骨。七九六十三,當午行人似酒酣。八九七十二,還有早涼尖似刺。九九八十一,天下窮人受苦畢。”
? ? ? ? 以上這些冬至九九歌,都是流行于不同地區(qū)的。《蘆墟山歌集》中記錄了本地的《嚴冬起九謠》,歌中唱道:“一九二九難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河邊看楊柳。七九冰河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九遍地走。”歌謠下面的采錄人畢玲珍,記得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吳江的一個業(yè)余作者,很久沒有聽到這個名字了。采錄的地點,寫著青云中心小學,如果嚴格地說,似乎不能算作蘆墟山歌的。
? ? ? ? 照現在的天氣,冬至九九歌不妨修改一下:一九二九能出手,三九四九冰沒有……最后的九九,也應改為:九九加一九,不見耕牛走。或者改,春風滿街頭,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