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篇 ? ?
在圖書館借了張小嫻的三本書:
《刻骨的愛人》 ?《蝴蝶過期居留》
《我們都是丑小鴨》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第三個,同時這本書上有以往學姐做過的筆記,觸心。
學姐在書上寫:
我想,學姐此時此刻是,內心有追求,與此同時被自己身上的缺點所包圍,于是變得更加不自信,看到這本書內心感觸深刻。
這本書的自序中看到一段話:
有時候,我認為自己是太清醒了。人太清醒,把身邊的人看得太清楚,就會有痛苦。我愛這個人的時候,從來不是盲目的,不像一些人,以為他們所愛的人是天底下獨一無二的寶貝。我愛的人,雖然也是我的寶貝,但是我清楚地知道他有多好,又有哪些缺點。這是因為我明白這個世界只有有限的完美。
欣賞這一段話,因為有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這個樣子,看的太清,反而丟失了快樂。
理性總是強迫我們放棄一些感性的東西。
瘋瘋癲癲的過完四月,那不是我想要的模樣。
五月的開始,我想自己要充實起來,規劃每一分每一秒。
四月的末尾,我很心痛。
五月的末尾,我會怎么樣呢?
下月的目標,我已想好。
減肥(5-8),寫作,把丟失的課程找回來,爵士基本功每天練習。
自己心中的丑小鴨是否真的可以離開?
五月的行動很關鍵。
買好裝備,一切可以開始了。
我告訴自己,不能再這么任性,在我心中丑小鴨是否可以變成白天鵝?靠自己的自我管理,自律。
我期待五月的末尾,我最好的模樣。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成長的故事。
小的時候我們巴不得快點長大,等到大的時候,我們懷念小時候的童真時光。
小說里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們從小就相識,長大之后,各自的人生也不一樣。
想起了我小學時的同桌,天生聰明,學習總會找到自己的方法,活潑開朗,學習很專注,也學習也玩耍,現在的她在武漢大學。想比較而言,自己好像缺乏了專注與堅持,人生就是這么個不同。
想想自己的上學歷程,讓人心酸,是自己的不努力,不懂得爭取,讓父母為我操碎了心,讓自己的生活過的這么坎坷。
你是否用心決定了你自己的道路。
成長的道路上,我還有很多的遺憾,我承認自己做的不夠好,沒有養成好的習慣,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只愿,現在的自己改變,雖然很難,但我不想有更多的遺憾。
其實,我們都是丑小鴨,都在等待蛻變。
蛻變的日子會被以后的自己所懷念。
文章中一個胖女孩為了前男友(初戀)而減肥,她說:減肥的日子很苦,但苦不過那種嫌棄自己的感覺。
你做不到,都是因為你還不夠痛。
我就是不夠痛,所以減肥不夠成功,一直以來都沒成長為好的模樣。
羨慕別人,不去成為別人羨慕的人。
這些日子以來,只是空空地等待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的東西,那不過是回憶的夢影。
走出回憶,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