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日閑來無事,勵志把從前嘔心瀝血囤的書挨個看看。書架上掃蕩,找到幾本王朔的書。看日期,是2012年6月買的,心生慚愧,連忙拿下來翻閱。
對于王朔這樣聲名如雷貫耳的作者,我的了解實在是相當淺薄。感覺王朔的作品只是被具化為一部部頗具影響力的影視劇而存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動物兇猛》)、《編輯部的日子》、《渴望》、《海馬歌舞廳》、《甲方乙方》、《過把癮》,簡直不能使大眾更耳熟能詳了;就連眼前浮現的也都是葛優、劉蓓、江珊、王志文、馮小剛、姜文等人的形象,只有王朔本人的形象是一團模糊在腦海。
印象中,王朔的作品(影視)都是詼諧幽默,妙語連珠,有著一種痞痞歪歪的樂觀精神。有那么些年代,賀歲片要是不看王朔作品,感覺就不能夠痛痛快快的辭舊迎新。所以當我剛拿起這本《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時候,是抱著輕松愉悅的心情,準備看看這位傳說中真正的“頑主”是怎么“貧嘴”的。
這本書中收錄的可以算是王朔早期作品了,有幾個短篇還能看到時代的印記,從思想上語言上都有時那個時代的特征,是一個正在習練寫作的普通青年應有的樣子,克制而本分。等看到那篇《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時候,心情就突然很沉重。特別不愿意看到吳迪的人生軌跡如此激烈的扭轉,讓人揪心。感覺吳迪這個女孩的形象在王朔作品里能找到許多相似的身影,純真、活潑、大膽、直接,讓人不能夠不被吸引。而后半段用很多篇幅描寫了“我”的變化,是歉疚、贖罪、害怕、看破還是瘋癲。世事輪回,當“我”再一次遇到那個似曾相識的女孩,做出了全然不同的選擇。
突然隱約意識到,王朔的作品并不是那么簡單如坊間傳頌的是“插科打諢為主體的笑料”,竟然也有很多哀傷。拿起第二本《千萬別把我當人》,依然是開頭荒誕讓人哭笑不得,后面讓人又驚又怕,屏著氣息。這本書最終沒有看完,我想我是沒有勇氣看下去,也對之前對于王朔的膚淺誤解感到局促難堪。
二
2013年我買過一本《笑忘書》,是一部紀念梁左先生的書,里面收錄了梁左先生生前的部分作品,還有包括女兒梁青兒、弟弟梁天、妹妹梁歡以及幾位生前好友撰寫的回憶文章,讀來使人動容淚下。
那個曾經帶給我們那么多歡樂的梁左先生,就這樣倉促而孤獨的離去,在那樣一個年輕的年紀。小學時候一個寒假,突然有一部叫做《我愛我家》的情景喜劇進入我們的世界,老少咸宜,讓我們夜夜開懷大笑的同時驚訝電視連續劇竟然也可以是這個樣子的。而姜昆先生的相聲《虎口遐想》,那么具有畫面感,也成為春節聯歡晚會中值得紀念的經典。
王朔在《笑忘書》中有兩篇撰文,一為《那是一種永在》,篇幅很短,寫于梁左先生火葬當天。另一篇《回憶梁左》,感人至深。里面有許多細節的描寫,一個鮮活的梁左先生躍然于眼前。文章里記錄了初識梁左的情景:
聽這人的名字,以為一定是個張揚外向的瘦子,“左”么。見了面發現是個胖胖的好好先生,和梁天一樣的小眼睛,隱在度數很深有放大效果的眼鏡后面,見人便帶三分笑,說起話來字斟句酌,很在乎對象反應,個別咬字上有點大舌頭。沒話的時候很安靜。眼睛看著地,似乎怕人注意,有些訕訕的。后來翻揀他從前的照片。看到這副表情很小就掛在他臉上,幾乎每一張照片只要他在笑,眼睛就是朝下的,很不好意思的。僅從這表情看,這人似乎很害羞,很謹慎,對這個世界充滿緊張,是個自閉的人。
---王朔,《回憶梁左》
王朔的描寫非常細膩,源于兩人多年至交情誼,惺惺相惜的緣分。王朔對梁左是了解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以至于整個內心。
后來成了朋友,接觸多了,不太注意他的表情,也見過他喜不自禁高談闊論和吃飽喝足的樣子,還是覺得他是第一印象里給人的感覺。他愛熱鬧,見生人又拘謹,給他打電話出來吃飯,他老要問都有誰呀,聽說不認識的人請,在座的還有不認識的,他就猶豫,猶豫再三說,我就不去了吧。這猶豫中有別人都在花天酒地自己在家單吃的不甘心,也有拒絕別人時賠的不是。
---王朔,《回憶梁左》
這一段是我最喜歡的,每每讀來都覺得開心又溫暖,笑著就會不自覺的流淚。
三
梁左在生前寫過《就這幾位大腕兒》系列,馬三立、侯寶林、馬季、姜昆、侯耀文,寫的都是相聲界的泰斗大腕兒們。然而這個系列有一個“外一篇”,寫的是《王朔的活法》。文中對王朔的作品做了自己的評價,也寫到了世人對王朔作品的種種非議。“王朔的小說梁左的相聲”據說被歸入“雅人看了嫌俗俗人看了嫌雅”的尷尬境地。而梁左對王朔始終是支持的,認為王朔為讀者展示了一種全新的“活法”,我認為也是替很多人說出了自己不曾說出口的心里話。最后,梁左甚至為王朔吶喊:
我們連資產階級的文藝都容忍了——如今那個少男少女不崇拜者港臺的歌星影星?
我們連封建主義的文藝都容忍了——從唐詩到宋詞,從京劇到昆曲,不僅搶救還要振興。
我們甚至連奴隸社會、原始社會的文藝也都容忍了——偶然發現個什么還要當做寶貝。
我們問什么就單單容不下一個王朔?
---梁左,《就這幾位大腕兒:外一篇,王朔的活法》
讀了這些文字,暗暗覺得,人生有如此知己至交,實幸也。
四
從王朔到梁左,從梁左又回王朔。我們本以為是歡笑的文字,背后或都透著感傷;我們本以為是豁達開朗的人物,背后也許都有你不曾經歷的孤獨寂寥。笑在前,哀傷隱藏在角落。
劉震云叔叔在文章里提起爸爸訴說的在寂靜夜晚寫作之時的孤獨。我希望他不再孤獨。
?--- 梁青兒,《不再孤獨》
愿梁左先生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