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版蘇有朋的《嫌疑犯X的獻身》整篇故事以懸疑的案件為開端:河邊發現一具男尸(傅堅),尸體的頸部有勒痕,明顯是他殺。但由于面容被搗毀,指紋也被燒掉,很難確定身份……整個案情變化多端,用倒敘的角度講述了整個案件的執行過程,雖然透露結果但耐人尋味的作案方式讓人忍不住一步步往下看。也許這就是天才犯罪手法的撲所迷離,以前聽過一句話:知識能讓好人變更好,壞人變更壞。也許這本身并不是知識的錯,而是理性與行為混雜的釀成的大錯。
主線有三個人物:唐川(刑警學院物理學教授,警方的刑偵顧問);石泓(天才數學家);陳婧(快餐店老板娘,與女兒相依為命);三個主線之間有這緊密的關聯,下面我就從各人的角度一一分析。
陳婧:快餐店老板娘,與女兒相依為命。陳婧和他前夫(傅堅)有金錢上的過節,多次搬家還是逃離不了傅堅的威脅。11號晚上女主因想保護女兒挺身而出把傅殺害,石泓幫手掩飾事件及精密策劃犯罪過程。其實估計陳婧也沒想到石泓會幫忙,因為在她心里對這位鄰居只有一面之緣并不熟悉。只是在自己店里買過飯,私底下也只有匆匆一次交談,交情絕對很淺。因為害怕和內心的掙扎,石又是此時此刻最可信的人,所以她愿意把案發經過告訴了石泓。石用精密的數學分析完美的為女主制造了不在場證明,而且連兇案場地、時間都天衣無縫的對接了。陳婧對于石泓的幫助是感動而忐忑的,她很感謝石為她做的一切,但在無人的時候還是會因為自己殺了人這件事而感到良心譴責,畢竟她只是個良家夫人,殺人這事也是迫不得已的。后來她遇到了滕坤 ,兩顆孤獨的心因此產生了微妙的感情,因為一個帶著女兒的婦女始終都希望有個安全的港灣能讓自己依靠,這時插曲來了。石泓竟對自己寄出威脅信,說要威脅女兒的安全,這下陳婧當然按捺不住愛女之心報警了,警方也“發現”原來石泓是“偷窺狂”。陳將之前對石的所有感覺也幻滅了,隨即把石與丈夫歸為同一類人。陳的心里變化是層層疊加的,她只看到事情的表面,忽略了內在聯系,也不去思考前因后果,無疑是受人物情感的主觀控制。
唐川和石泓:這個案件很有趣的是唐川和石泓的博弈。“對于數學問題,自己想出答案和確認別人的答案是否正確,哪一個更簡單,或者困難到何種程度,擬一個別人無法解答的問題和解開那個問題,何者更困難?”看來他們也很難有結果吧。這個案件要破解要跳出慣性和固有邏輯。唐川刑警學院物理學教授,警方的刑偵顧問是個自信傲慢的人,會系統地分析問題但也會受固定框架的困擾。石泓,天才數學家,不太在乎外界事物只鉆研數學。一開始石拓拿著一個信封經過,被警方發現了。當唐川知道后即記起了這個兒時的競爭對手、朋友,決定主動相約見面。見面為了查案嗎?當然不是,唐川大概只想敘舊順道了解一下案情。因為在他心里石是一個很好的競爭對手、朋友,沉默寡言、專注數學問題,對一切情感毫無興趣。那是什么讓唐川對石泓的印象發生改變的呢?大概是那句:”你外貌一點沒變,還是那么帥。” 大概這句話,唐川沒想到會從石泓口中聽到吧!因為一個男人或女人開始在意外貌,大概離戀愛不遠了,唐這么想的。而石這種沉默寡言的人戀愛的對象應該是在他的圈子范圍。碰巧整單案子最大的嫌疑人女主又剛好住在他隔壁。所以他決定緊跟這條線。他暗中觀察石的一舉一動,后來的發展多了一個人物——滕坤,滕坤和妻子離婚,喜歡陳婧,并經常邀約陳婧。這時唐發現了石經常會關心陳,甚至找人傷害滕,心想石一定是因愛成恨,這樣下去一定會露出馬腳。后來一連串事件,“傷害陳婧女兒”,用聲波干擾等事件后石泓自首了。石供出了一切承認自己是“偷窺狂”,承認人是自己殺的,承認了所有的罪行。
但這真的結案了嗎?看似真的結案了,如果真的結案這案件“太簡單”了。“看起來是幾何問題,實際上是函數問題”這句話,加上在監獄的對話,唐川明白了這是一個套路。跳出固有框架分析出:石傷害自己,好讓讓自己退出案件,制造嫉妒假象,自首保住陳婧。最后唐為了真相與正義,唐決定把真相告訴陳婧。
機關算盡,但難逃法網:我覺得這部電影最大的催淚點1——陳婧自首,石泓痛哭。石在萬分精密的測算下,還是不能讓陳婧逃罪。陳婧曾給他灰暗的生活帶來一絲光明與溫暖,他想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她,即使失去一切也在所不惜。因為陳婧曾“救”過他一命,他要報恩。
最大的催淚點2——在最后一幕,唐川參加數學考試,石問難么?唐說很難。對,選擇很難!之后調頭走向了布滿陽光的大門,耀眼的陽光逐漸彌散,映出唐川高大的背影,一瞬間有種天堂與地獄,光明與黑暗的鮮明對比。這場戲很深刻,很催淚。選擇,有很多種。但當你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或許原本屬于你的光明道路也會稍瞬即逝。一子錯,滿盤皆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