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早期,大漢丞相曹操在掃平了北方之后,躊躇滿志、意氣風發,此時的曹操手下,謀士如云,可謂帶甲百萬、良將千員,劉備一路狂奔,被曹操打的丟盔棄甲,孫權此時為了守住祖上的基業,不得不接受魯肅的建議和諸葛亮的游說,聯合劉備共同抵御曹操,雖然信心不足,但是別無選擇。因為魯肅勸他的話說到了心坎里,一旦舉城投降了,各位屬下可以封侯做官,孫權將置于何地?
因此,孫劉此時是戰略同盟,一個戰車上的綁在一起,幸好彼此手下都還有可用之人,周瑜此時也是意氣風發,正值壯年,不僅腹有良謀,而且善于用兵點將,更有一批老將士寧死不降,黃蓋獻出了苦肉計,曹操得到書信來報,果然大意了,上了當,結果赤壁之戰變成了火燒連營,曹操得意忘形,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損兵折將,逃往北方,一路上不斷遇到埋伏和追兵,但曹操鎮定自若,指揮突圍,還不忘記時不時哈哈大笑來調節緊張的氣氛,激勵將士。
很快,就到了華容道,因為曹操生性多疑,所以諸葛亮斷定曹操會走小路,急派人在大路放煙,張飛、趙云、等等都各領命而去,唯獨不派遣關羽,把他冷落在一邊。關羽從小就是傲氣逼人,過五關斬六將,陪皇叔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謂左膀右臂,如今這新來的軍師竟然敢這般對待,自然心中不服,小宇宙快要爆炸了,便來到諸葛亮面前問是何道理?莫非小瞧俺關某人不成,今天一定要說個明白,哼!
結果,諸葛亮搖著扇子不緊不慢地笑著說,關將軍誤會了,只因昔日曹操待你不薄,恐怕你此次感念舊恩,會放走了曹操,關羽一聽,怒發沖冠,臉色更加漲紅,軍師小看了關某,過去曹操確實曾厚待與我,但是我已經斬顏良誅文丑報答過了,今日愿立下軍令狀,諸葛亮接著激他,將軍此話當真?關羽大怒:如若放走,請斬我頭!諸葛亮命人取來軍令狀,兩個人都簽了字,劉備在一旁看了很著急,就問諸葛亮萬一......,但孔明只是笑了笑不說話,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
華容道上,曹操果然帶著殘余的將士來到了這里,沒想到被關羽攔住了,屬下趕忙獻計,意思是丞相昔日待關羽恩重如山,今日突圍已經沒有可能,可以好言相勸,苦情相求,關于從來最重義氣,必然放我們過去,于是曹操依計而行,苦苦哀求,關羽忍不住自己的良心,只好放走了曹操,回去的路上心想完了,回去領死吧!果然諸葛亮一聲令下,叫刀斧手推出去斬首關羽,劉備一看,慌了斬我兄弟嗎,我們可是桃園三結義,同年同月死,趙云和張飛也來求情,諸葛亮看火候已到,就免了死罪。
諸葛亮讓關羽放走了曹操,這樣不僅三分天下有其一,保證了鼎立之勢的形成,也同時在關羽、張飛面前立威,此后軍中號令無人敢不聽,同時又給關羽送曹操了一個人情,可謂一舉三得,出山以后最厲害的謀略,此后劉備更加每件事情都離不開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