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里說的最后一個國慶假期,前面要加上’自由‘兩字,因為本身的職業性質,是一枚航空維修員(修飛機的)也就決定了以后沒有這樣自由的假期。對于這個難得的三天自由小長假,我早已經為自己列出了假期計劃,留在房間為之前學習的知識做一個復盤,對校園的學習生活做一個總結,為接下來的職業之路做一個鋪墊。
? ? ? 對新鮮事物保持的好奇心也使得自己一直奔走在學習的路上,內容創業火了,新媒體運營火了……自己總會不自覺地駐足看兩眼,這看兩眼也是要花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的,要是搞出個名堂還好,可是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己忙碌地學習新鮮事物帶來的都是無果而終。尤其是自己進入職場,每天有了固定的上班時間,愈加發現自己大學的學習模式已經不再適用,所以自己必須要要停下來好好地反思一下,而這個小長假就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 ? ? 大多數學習的知識在平時用不上,學習的進程很難再產生一個正循環。
? ? ? ?自身是不是只停留在學習的形式,而忘記學習的目的是什么?
? ? ? ?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成長,高質量地生活,那如果沒有成長與進步,那請問學習的意義何在?
? ? ? ? ’只有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這是順應當今時代發展的真實寫照。自己害怕落后,害怕變得無知,于是我們去’拼命‘地學習,甚至沒有給自己留下片刻的空閑時間,每天面對的是排得滿滿的時間清單。以前總以為’勤奮‘是個褒義詞,但這個詞用在了錯誤的事情上,浪費了時間不說,還辜負了自己大好的時光,時間一長帶來的都是負利息,比如常說的沒有目的的學習都是對自己’耍流氓‘,這種方式是滿足自己的虛榮感,讓自己看起來并不是那么地一無是處,這是一種最可怕糟糕的方式,因為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或者不知道什么。
? ? ? 翻閱著以前的學習記錄,有了三點思考:
外部工具的使用
? ? ? 技術的進步讓我們享受到它帶來的福利,而如果自己沒有好好地享受到它帶來的便捷,那是不是太不值得了?以前學習的課程講師也推薦過時間、精力管理等APP和學習軟件,但發現自己真正著手的并不多,能用起來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接下來努力的方向是去運用外部工具,提升自己工作學習的效率。
? ? ? 正確的學習方式是:花1倍的時間去學習然后花10倍的時間去總結運用,而自己的學習時間的規劃則正好反過來,學到的知識沒有去運用,到頭來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貪得無厭的學習并不是好事,往往是那些少而關鍵的知識形成了最大的競爭力,將這些知識去運用,化為已用,不再是機械式地記憶,重塑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才是發揮出知識的最大價值。
聚焦地思考
? ? ??對一件事情聚焦地思考,鍛煉自身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能力,是學習之路上必須要打造的核心能力。思考決定效率,效率決定行動。對一件事情理解的是否深入,思考的是否全面,都會決定這件事的進展和最終的結果。
? ? ? 基于自身學習的思考,能對自己需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掌控,能按照自己的所需去學習,針對性地去提升工作學習的效率,去定向地思考,從而不再是以前那種忙碌學習的狀態。
學習的方法論
? ? ? 同樣的時間,學習能力強的人總會有更加突出的表現;同樣的內容,學習能力強的人理解的會更加透徹,這些人總有一套屬于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論。這套方法論,不是靠高手的幾句話就能得到真傳的,也不要妄想通過課程的學習就能掌握的,學習的方法論是需要我們自己去有意識地打磨,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饋整理出來的。
? ? ? 當然也是有捷徑存在的,留心去觀察那些學習能力強的人,開始去有意識地模仿高手,思考高手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思路框架,處理問題的邏輯思路。
? ? ? 以上是自己對學習記錄整理的思考,在今后的學習中會針對這三點多問問自己:
1、這有助于我提升工作學習的效率么?
2、這能培養我定向思考的能力么?
3、學習的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里?怎樣去理解是最有效的?
? ? ? ?在學習上不斷地去思考,能提升自己迭代升級的速度,也始終相信將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會淘汰掉不會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