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我一直信奉“沉默是金”,覺得說的好不如做得好。工作幾年后,到了職業(yè)的關(guān)鍵期,接觸的人多了,參加的會議多了,需要發(fā)言的場合也多了。漸漸我就發(fā)現(xiàn)無論是報告、開會、道歉、要求加薪、演講、傾聽訴苦等等,都只跟一件事情有關(guān),就是你會不會說話,能不能把你想說的話說清楚,讓對方聽進去。
那如何把“說話”這只擋路虎馴服并為我所用呢,這就是《蔡康永的說話之道》這本書對于我們的意義。
首先介紹一下這本書的作者——蔡康永。臺灣節(jié)目主持人、作家、設(shè)計師、演員、編劇、導演,最廣為人知的出品是《康熙來了》,出版過《那些男孩教我的事》《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等多本著作。
作為一個靠“嘴”吃飯的人,他傳授的說話之道,跳出了“術(shù)”的概念,更關(guān)注“道”,即他自己強調(diào)的“透過說話,懂得把人放在心上”。生活中不乏會說話的人,有些人舌燦蓮花,贊美的話隨口拈來,這樣的人給人感覺滑頭,雖然是贊美之詞,但聽了不會由心的歡喜。而有些人,話雖不多,但句句能落到你的心坎上,讓你覺得他確實在關(guān)心你、欣賞你。我想這也許就是蔡康永所說的“把人放在心上”吧。
這本書的特點是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妙趣橫生。全書皆以兔斯基團隊的漫畫開篇,通過幾個主角“子玉、晴天”等的對話來分析“說話之道”,整個閱讀的過程是愉悅的,不知不覺中就學到了不少實用技能。
與朋友相處
別人并不是為了伺候你而存在的。
現(xiàn)在的人都很強調(diào)自我的獨特性,習慣性的以自我為中心。而這個社會恰恰是離了誰都能轉(zhuǎn),也許離了你轉(zhuǎn)的更好,話糙理不糙啊。所以要尊重別人,當你的習慣于他人不同時,可以多元思考,主動做讓步。就如書中子玉的朋友約了她們一起吃日本料理,子玉因不習慣吃日本料理,如果她直接說“我不吃日料的,要不咱們換一家吧?”這樣就顯得很自私,讓朋友也不爽。她如果換一種方式說“哦,那我吃飽了再去餐廳和你們會合,因為我不吃日本料理。或者,要不我來幫大家訂另外一家新開的泰國菜好不好,因為我不吃日本料理。”這樣她的朋友感覺就很舒服了。
遇上朋友聊起一個你完全不想接的話題時,不必急著抵抗,可以把對方的話題轉(zhuǎn)到一個很生活的方向。
感覺這個很適合相親聊天啊,如果對相親對象很中意,既不想讓他感覺無聊沒有共同話題,又想多方面了解他,這個就很實用,而且轉(zhuǎn)換也很自然。比如,他如果一直談足球比賽,作為足球小白的我們可以很自然的接話道:哦,那你一定常常熬夜看球賽吧,白天上班能吃得消嗎?瞧,是不是一下就轉(zhuǎn)到談?wù)撋钭飨⑸狭耍疫€可以讓對方感覺我們很關(guān)心他呢,也許相親成功率會高很多哦。
與同事相處
不會故意無中生有的捏造贊美,但如果真的有聽說,那就算是轉(zhuǎn)個三四手的贊美,也一定要轉(zhuǎn)達,這比你自己一味地說些空洞的贊美,要可信的多。
前段時間有個同事給領(lǐng)導做翻譯,事后領(lǐng)導在我們辦公室聊天時夸了這位同事一句,要擱平時,我聽過也就聽過了,但正好前幾天看到了書中的這句話,我就想實踐下。在隔天吃飯的時候就隨口轉(zhuǎn)達了領(lǐng)導的贊美,當是這位同事的眼睛明顯亮了起來,還連連謝謝我的轉(zhuǎn)達之情。看來,真的很有效啊。尤其是長期在領(lǐng)導身邊的朋友們,這個可是你的“賣人情”的獨門秘籍啊,千萬要多加運用,利人利己!
同事中最容易犯“交淺言深”的毛病。
很多時候在工作中,有那么些人會因為你的職位而刻意討好你,讓你自我感覺良好,口若懸河,夸夸而談,不經(jīng)意間就把自己的家長里短都說了出來。然而現(xiàn)實往往很殘酷,也許明天你的家事就是別人飯桌上的笑談。謹記謹記,同事就是同事,只是共同做事的關(guān)系,換個單位,也許連陌路人都不是。
工作中遇到強勢的人時,只要不觸犯自己的原則,認個輸,讓一步,一笑了之,海闊天空。
智者說過了:每個人都是自己那片領(lǐng)土的國王,都希望別人認同自已。強勢的人的這種作風,我們可以不贊同,但可以選擇理解。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如果讓一步不傷大雅的話,那就讓一步,又不會少塊肉。而且,最最重要的是,節(jié)約了自己的時間,要知道,自己的時間才是最值錢的,聽他嘚嘚干什么呢。
各位親愛的讀者,現(xiàn)在你是否也和我一樣認同本書的作者蔡康永所言:“把說話練好,恰恰是最劃算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