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吳新年沒有回家,去了意大利的威尼斯,她在微信里跟我說,她厭倦了回家。
我看著“厭倦了回家”這幾個字,不禁有些生氣。
小吳繼續說:我要去遍全世界,我覺得我的靈魂很大,大到只有全世界才可以安放。
小吳的家鄉在西北的某個小城。
我沒有告訴小吳,認識的同事過年回家后和我講,小吳的媽媽最近支氣管炎犯了,臉都是青紫色的。
過新年的幾天,小吳的微信朋友圈、微博、還有QQ說說擠滿了小吳在威尼斯的每一寸空間。
她甚至連水城路邊的一棵小草也不愿意放過,入了鏡框,加了濾鏡,發到SNS。
她在向全世界宣告她的“與眾不同”。
她的目的也達到了,不明所以的人在留言里留下了艷羨的語氣。
甚至有不了解小吳的人問我:她傍大款啦?這么闊氣?
我氣結:人家憑著自己節前加班加點、沒日沒夜工作賺的錢,人怎么就不能自己花了?人家靠的是自己好嗎?
我真替小吳不值。真金白銀夯出來的旅行,點贊的背后卻是嫉妒和不甘。
要是我,寧愿回家呆著陪陪家人,才不會為了在社交圈子里獲取別人的點贊和另眼相看跑到那么大老遠,鬼知道換來的是真心還是假意。
2.
我和小吳都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來到城市里求學、工作、生存。
小吳自我標榜是文藝青年,總愛把“無處安放的靈魂”掛在嘴邊。
她干遍了文藝青年都愛做的事。
電影她一定要看獨立電影,因為“有深度”。
有時候聚餐,有人問她最近保羅范霍文的《elle》看了沒,有啥感受?
她回答說:好看!有深度,你看它的色調,那種冷峻中帶著暖黃的感覺,可有深度了。
同事笑她故弄玄虛又說不出個所以然,我說,不是的,有些東西其實是沒有辦法分享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在外面,我和小吳總是替彼此說話。
但不代表我認同她的生活方式。
小吳會花錢去買一堆印有“不負如來不負卿”或者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logo的馬克杯,會在自己房租吃緊的情況下花大價錢去買一臺單反,會去淘寶買一些華麗卻沒有保值價值的首飾,正如我所說,她這種事沒少干。
她可以為追劇一整天不吃飯,不洗臉;也可以因為看了一部動漫熱血沸騰,到外面跑上一大圈;她買衣服、買化妝品簡直大手大腳地令人發指,從國際大牌到淘寶文藝范兒的小作坊產品,她都買,但是據說常常因為房租交不起被房東找麻煩。
就像我說的,我不認同她的生活方式。
我覺得,人要有自知之明。我們小地方出來的人,沒有背景、沒有二代的光環、沒有家底,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年輕的時候,辛苦一點去奮斗,日子過得苦一點,都沒有關系。但如果把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了一堆華而不實、花里胡哨的東西上面,到老了沒房沒車沒存款,我們靠什么來支撐自己?
就連那些富二代、官二代的爹媽都不是一開始就養尊處優了,李鴻章的后人現在也就是拿著普通人的收入、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都是一點一滴奮斗出來的人生,所以,醒醒吧,不要被這個浮躁的社會給坑了,什么輕奢主義都是商家編出來哄你消費的!
醒醒吧,小吳!我終于趁著有次機會跟小吳說了我的想法。
“你懂什么?!”這是小吳回我的第一句話。
3.
“你懂什么?!人生苦短,我們要對自己好一點!說不定哪一天我們就死了,搞不好你就是有命掙錢沒命花錢!”小吳這樣反駁我。
接下來,她又說。
“你看到現在輕松籌上的募捐了么?連大學教授、國家精英骨干得了白血病都要募捐!說明什么?!人生就是個賭博,每一天每個人都是有1/2的概率死或者生,你以為我活著糊涂么,我告訴你,我每天過的很精彩,想干什么干什么,每一天,everyday!”小吳開始咬牙切齒了。
她繼續。
“再說了,你以為你過得很好嗎?每天摳七摳八,自我壓抑,默默無聞地活著,有人認識你嗎?你能開展你的人脈嗎?我告兒你,搞不好哪天我就嫁入豪門了,起碼我敢拼!”
小吳喝了口水,繼續。
“人生哪是一點一滴積累出來?你知道這個世界有個東西叫做杠桿吧?真正賺大錢的全都是靠杠桿,人生也一樣!”
我心里一酸,沒錯,我爸媽辛辛苦苦一輩子省吃儉用,存款也就那么可憐。
我說:那你有沒想過?杠桿也害死了多少人?你光盯著成功的人,你想過那些失敗的人嗎?
她沒理我,走了。
4.
這場爭執沒有給我倆的關系帶來實質性的影響,正如現代社會的很多關系,即使“道不同”,大家還是在一起互相取暖。
她依舊過她的,我依舊過我的。
閑來沒事,還是會互相關心。
小吳和我都遭遇過一次生活的挫折。
小吳的父親得了抑郁癥,家里一團亂麻,那會兒我爸心臟不好也住院。
人在外地,幫不上忙,只能寄點錢,干著急。
那會兒我壓力大到頭皮屑一抖就漫天飄,洗完澡身上開始出現紅疙瘩,整個人表面正常,內心渾渾噩噩。
小吳家的情況具體怎樣我不清楚,也沒多問。
但我一直以為小吳沒事,直到有一天加完班一起回家,我發現小吳不對勁。
在我的再三追問下,小吳終于哭了,大聲喊:生活為什么要這么對我啊!我這么努力開心地活著,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啊!你告訴我!你告訴我啊!
我抱著她,只是流淚。
臨走前,我記得小吳鎮靜地說:“沒事兒,我還會繼續的,這點小事兒打不倒我。”
5.
她依然繼續她的生活方式,我也依然繼續我的生活方式。
有時候我總覺得,成年人的思維僵化到了即使一個樹樁撞兩回,也還是繼續站起來告訴自己要加油,然后接著被撞。
總之是根深蒂固,總之是改不了。
于我,就是老老實實上班下班,省錢存錢,早點舍棄眼耳鼻舌身意,為著未來的終極目標,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
于小吳,就是張大每一個毛孔去迎接生活,未來都是海市蜃樓,活在當下才重要。
幾年下來,我咬著牙根買了一套房子,朝著更艱苦樸素的生活邁進;
小吳的護照上蓋了快30多個國家的章子。
我依然嫌棄她不務實,她依然嫌棄我活著沒勁。
她說她就要辭職了,然后出國留學,走哪兒算哪兒。
我聽她這么說的時候,沒吭聲,心里想起的是一句歌詞:
蒼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漂泊,尋尋覓覓長相守是我的腳步
羅大佑寫這首歌我們才剛出生,一眨眼,我們就演繹了他筆下的命運。
也不知道,每一代會有多少個小吳、多少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