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品的持經功德分,這一品是能凈業障分,持經功德分講持經的功德,及經所在的尊重等,能凈業障分講得是持誦的功德,表明般若大法有離障出纏之益,不但消罪,且能得勝果。受持讀誦《金剛經》可消先世與現世罪業,還可得菩提之果,前者是顯報不可思議,后者是顯果不可思議。
講到這里,佛祖如來想起自己的往昔,告訴須菩提,在未遇到自己的師父燃燈佛之,雖供養承事多佛,而不如后世之人受持讀誦此經的功德多,就是萬億之數,塵法之喻,皆不能及也。我們細數一下,這是佛祖如來第五次功德較量,這一次是供佛與持誦功德的對比。前四次的是修行者以物布施與以法布施所得功德的對比,這一次是佛祖如來供佛承事與修行者持誦此經所得功德的對比,結果還是以法布施與持誦此經所得功德最大,大到無邊無際。
我想聽到這里,不管是座下弟子,帶是看到這里的讀者,都對佛祖如來肅然起敬了,更對《金剛經》闡述的無為法、真理、宇宙中的自然規律感到無比崇敬,面對真理的力量,被世人崇拜的佛祖如來都自感渺小了,佛祖如來供養承事無量諸佛無不一心一意,此種所為所得功德還不如后世人持誦此經所得功德的千萬億分之一,可想而知無為法的力量有所多大,大到持誦此經者不僅能消滅前世與現世的罪業,還能悟得無為大法,所得功德更是無邊無際。
佛祖如來又說道:“善男信女,后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者功德無量,我若將此功德,詳言說出,如有人聽明,心生狂亂,反而對于經中所言無相無住的道理似信不信致成狐疑。所以說,經義果報,不可思議。” 佛祖如來講到這里重點申明了一下,為什么不能與小乘修行者講此經,怕的就是小乘者聽到持誦此經得如此功德,心生狂亂狐疑不信“離相”修行之法。但是,在此品中佛祖如來還是用了果報說法,因為上乘佛法講四大皆空,永不住相,現在講果報,說法本身已經住相,只所以這么說是為了兼顧下乘修行者,所以不得不說果報,使之感動。若以為經而思議之,便隔膜了。總之,佛祖如來講說此經,是為修行者發菩提心的一條軌道,也就是為修行者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不過使其回心寂照,借法修持,自明自性。離相常住菩提心,破相降伏妄念心,菩薩、摩訶薩,應如此降伏其心,善男信女,也應如此降伏其心,是決沒有差別的,佛法面前眾生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