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春節,我都要跟著父母回老家過年,今年一樣不例外。由于老家基本上沒有我的朋友,所以除了陪老人陪父母,我剩下來的時間都用來看書。而今年春節看的其中一本書讓我在看完自序后,就有一種預感:看完這本書,我會因為這本書而發生一些改變。
這本書就是李笑來的《新生--七年一輩子》。這本書從它的創作本身就注定和其他的書不一樣:眾創、免費分享。眾創指的是這本書未來將由其他人一起進行迭代創作。而免費分享指的是李笑來把這本書已經公開分享到互聯網中,所有人都可以免費下載閱讀。這已注定了這本書的不平凡。事實上,果然如此。每一章都比較簡潔,但卻一再顛覆我的認知。那么,我們就來看看這本書讓我改變了哪些認知好了。
找到那個杠桿,你是可以快速崛起的
李笑來一開始就提到了他的理論體系里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復利:相對于金錢是有利息的道理,我們的知識、技能以及才干也是有利息的,并且也能夠利滾利快速增長。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能否抓到產生巨大復利的那一個點。
比如有些人為什么工作十年似乎在能力上并沒有什么明顯的提升,而有些人工作兩三年就比那些工作十年的人能力強很多,得到的也自然很多呢?
李叫獸這個微信公眾號,相信大多數互聯網圈以及營銷圈的人都不陌生,都會關注。一個90后在畢業沒多久就能寫出很多很有深度的,讓圈內眾多行業老司機都不得不拍案叫絕的深度文章。這是為什么呢?他在工作經驗并不是特別多的前提下,無非是通過學習來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的。從他寫的文章可以看出,在我們大多數人想如何通過吸引眼球的標題和辭藻打造文案吸引受眾,他考慮的是那些吸引大量受眾拍案叫絕的文案本質到底是什么呢?正是通過這些對每件事情的本質的思考的習慣讓他有著極強的深度思考能力。而這種能力就是他能夠快速成長起來的復利,幫助他像滾雪球一樣不斷提高著自己的能力。
我們的大腦跟計算機系統一樣需要不斷更新
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版本要進行更新,或者需要下載一些補丁程序來更新原有系統的部分模塊,消滅程序漏洞。這一點相信我們大多數人沒有異議。
我們的大腦也需要像計算機系統一樣需要不斷迭代更新。
這一點相信就沒上面那個觀點那么顯而易見了。
即使我們很多人知道這個道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試想我們在平時和他人溝通討論的時候,有沒有當對方剛剛為闡明他們的觀點起了個頭,我們就迫不及待的想告訴對方,這些想法是不對的,有問題的呢?
一旦我們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的話,這就意味著我們實踐大腦的迭代更新?為什么呢?我們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強大的防衛體系,一旦有一些和自己的觀點不完全一致甚至沖突的觀點出現,自己的防衛體系就會開啟報警,我們第一想法并不是想看看對方的觀點中有沒有什么有價值的東西對我們原有的理解有強有力的補充或者是糾正,而是第一時間制止它,告訴對方我是對的,TA是錯的。而情緒是我們的這種防衛體系打開的最直接的原因。這樣的話,我們又如何更新我們的大腦呢?
所以,情緒是持續更新我們大腦和認知的最大的敵人,要真正做到大腦的迭代更新,掌控自己的情緒,不做情緒的奴隸至關重要。
決絕的遠離那些你并不想成為的人
李笑來在書里通過一個故事講述了反向塑造這么一個概念:
一個從國內頂級大學外語專業畢業的小伙,在做了兩三年兼職高考英語培訓的工作后來應聘SAT教師工作。但李笑來給了幾次機會,他都無法勝任當前的工作,不斷被學生投訴。這是為什么呢?按理說,他的學歷背景證明他的能力并不差啊。
原來他在做高考英語培訓的時候,他的能力遠遠超過了那些學生的能力,只需要稍微對付一下,那些學生就會對他心服口服,久而久之就會讓他產生一種莫名的自信,以及對待工作隨隨便便的一種習慣。當換了一個環境,來教SAT考試的時候,他面對的受眾已經變成了頂尖的學生,能力并不低于他,也不是隨隨便便能應付的了的。而他始終還在延續著之前的習慣,隨隨便便應付,不被投訴可能嗎?
這就是“反向塑造”的魔力:我們跟什么樣的人打交道,無論我們是處于什么樣的地位,我們都是會潛移默化的被對方塑造。如果你不想成長為自己討厭的人的模樣,遠離這種類型的人,決絕的。
總結
重生究竟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呢?李笑來在書里反復的提到一個概念:認知。是的,當我們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的認知發生了改變,我們會有一種全新的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感覺,一切都將變的不一樣。而只有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建立在踐行基礎上的學習,才能讓我們真正產生認知上的改變,獲得重生的機會。2017,讓我們在這本書的引領下17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