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十)
很多指責黑還的人都有意無意“看不見”一個事實:能文善戰的多爾袞,恰恰是黑還繼承汗位后給予機會培養起來的,他一生的功勛威望,大多是在黑還任內建立起來的,如果當年黑還就在殉死事件上搞陰謀詭計,怎么會在以后培養重用多爾袞?聰明如黑還,難道連斬草除根的基本厚黑學都不懂嗎?后來功大名大的多爾袞,半輩子都和汗王哥哥恩怨糾纏,甚至毫無道理地以為黑還是搶了他的汗位,但是他從來沒有怨過黑還逼死其母親,可見大妃殉死事件沒什么黑幕,諸貝勒不過是嚴格執行了努爾哈赤的遺愿而已。
不過么,史籍記載通常是干巴巴的,基本不涉及私人情感,中國史載尤其如此,文人學者的雙重人格在詩詞歌賦中如氤升騰的柔婉綺錯纏綿悱惻與在史籍撰寫中強硬表露的嚴肅正經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在中國,只有天命、只有皇恩浩蕩、只有大家……就是沒有個人。中國史是皇家史不是個人史。但是不記載,絕對不等于沒有發生過。所以,母親被逼殉死,完全可以想見這對于阿濟格三兄弟、特別是敏感的多爾袞是一個多么巨大的心靈創傷。他痛失敬愛的父親,轉瞬間又痛失母親,他會一輩子都記得母親是如何被迫丟下他們三兄弟、屈辱地赴死而得不到任何公開的同情,那是他神一般的偉大父汗的遺愿,誰敢表露半點違抗?
那一年,愛新覺羅·多爾袞14歲,可以據此推測,他日后復雜多變的性格,由先前十多年的鑄煉,最終于遭受這件巨大家庭變故打擊后開始成型,這么多兄弟姐妹中,他變成了性格最復雜、最難捉摸的一個。
母親死前他就是這樣了,母親死后他變得更加高深莫測。
所以和他打交道就成了一件讓人頭疼的事。
你永遠搞不清楚他為何會時而輕松微笑時而又陷入長久的沉默,除非他主動開口,否則你甭想知道是何原因;
他才結婚,他愛他的福晉嗎?沒人知道。沒人摸得準這小夫妻倆在公眾面前的表現算不算是恩愛。還因為他的福晉一直都沒有懷孕的跡象。
他拜范先生為師,好像不費什么力就學會了漢語,堅持定期收集明朝邸報。人們才醒悟過來,他好學不亞于汗王哥哥黑還,漢文化修養也和黑還不相上下;
有時候,他一個人在讀書,會突然抓起筆在書的空白處用力寫著,除了他誰也看不懂。也許,范先生是個例外。
范先生當然看得懂他這個學生獨特的筆跡,就好像同時也知道他這么長時間以來除了喜歡看書外還喜歡看別的。
比如,那個經常出現在宮內花園的女子。有時候,她就在自己屋外空曠的庭院,領著貼身侍女散步。
一開始,多爾袞并不知道她是誰,也懶得去關注。
直到幾天后,他遠遠看見她獨自一人站在游廊中,微微斜靠著,迎著初升的太陽,一動不動。
他多看了兩眼,不以為意,仍然低頭讀書。
把書慢慢翻完,也不知過了多久,半個時辰?1個時辰?他摸了摸有些酸軟的脖頸,抬起頭,被漸漸灼熱的陽光刺得睜不開雙眼。
他下意識地瞇縫著眼,因為陽光,也因為……
她還在那里。靜靜地站著,好像保持原來的姿勢沒有換過。
她不累嗎?
她伸出手,掌心向上,在做什么?
幾只小鳥在附近飛來飛去,鳴聲清脆。
多爾袞覺得越來越奇怪。他情不自禁站起身。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