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
已經在河南鶴壁滯留了至少三個星期。
灰蒙蒙的天,
孩子不敢出門。
上個周日,
80后媽媽娜娜終于按捺不住了。
因患慢性呼吸道疾病,
霧霾讓她經常覺得呼吸困難,
2歲的女兒需要陽光,
需要戶外活動,
她和老公開車進了附近的山里,
想尋找一片凈土。
車開出去幾十公里,
最終,
車里的一家人徹底絕望了,
一路上都是一片灰蒙蒙,
哪里是出路?
那一刻,
她甚至想到了阮籍的“窮途之哭”。
這是我們微信后臺收到的
最心酸的留言之一。
娜娜說,
今年過年,
想去海南或者任何一個沒有霧霾的地方,
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但全家一起出動,
計劃下來支出好大,
作為普通工薪階層,她感到吃力。
而且,
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
“老公說,不如把錢省下來,
多買幾個空氣凈化器。”
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
都面臨著這一相似的困境。
有幾個人能夠
像明星、像網上傳的
那幾個媽媽一樣說走就走?
沒錢沒閑,
只能繼續待在原地吸毒氣。
這個冬天,
霧霾區域已超過100萬平方公里,
接近1/9的我國國土面積。
網友們曬的霾,
最北在哈爾濱,最南已到廣州。
即使在“幸免遇難”的云南,
網友依然清醒地知道,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不能高興得太早。
這幾天的網絡上,
鋪天蓋地都是霧霾知識科普和分析,
又很快被一波波的辟謠、批評覆蓋,
鬧哄哄一片,
如同霧霾,
令人看不清真相。
抗霾牛人成了新一代網紅,
北京一個叫Daan的荷蘭人,
把一臺高達7m的“世界上最大的空氣凈化器”
搬到望京798藝術園。
他還把空氣進化塔里收集的霧霾顆粒,
直接做成了戒指,
一顆寶石=1000立方米凈化干凈的空氣,
花5歐元就可以訂制一枚。
霧霾也逼出了普通百姓的“神技能”,
鄭州一牛人為自己制作了防霧霾頭盔,
杭州的一個小伙兒,
自制的防霾神器還有發動機。
香煙濾嘴塞鼻、柚子皮口罩、霧霾湯……
盡管被專家辟謠多次,
還是有人踴躍嘗試,
死馬當活馬醫。
可是,
為什么我們
要自學那么多防霾知識,
為什么不能把時間放在享受人生上?
為什么我們
要自己花錢買口罩、買空氣凈化器,
把活潑好動的孩子關在室內,
甚至犧牲工作、放下多年建立的根基,
搬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
為什么我們花全價買車,交足了稅,
還要被單雙號限行?
為什么不是制造霧霾的企業負責,
不是監管不力的政府部門負責,
為什么霧霾造成的一切后果,
都要老百姓來買單?
上周日,
我們向大家征集了霧霾故事,
祖國各地的朋友們
發來了令人心痛的畫面和文字,
相似的風景和情緒
縮短了南北距離,
模糊了地域差異。
此刻,
我們深深地感受到,
同呼吸共命運的沉重意義。
透過霧霾看日落的城市,
就像在硝煙中的戰場一般。
@倩倩
我在保定,生于此長于此,然而現在的無奈啊,無法吐槽!大霧彌漫好多天,昨天一天的霧加雨,我欣喜,以為霧霾會過去,結果,今天更濃得化不開!家里兩個凈化器,十月份囤了一百個3M口罩,考慮放了寒假去海南看看房子!為了父母跟孩子的健康,除了搬走,不知道該怎么對抗了!
@蘇兜
我在廣東順德,學校很漂亮,空氣一直都很好,當早晨出門時發現周圍已被霾包圍,真的難以置信。以前覺得霾不會來到我所生活的城市,每天都在操場跑步大口呼吸新鮮的空氣,如今驚覺那也是一種小奢侈。
@CARRIE獵戶座
坐標廣州花都,離白云機場直線距離十幾公里,靠山靠湖本來一直空氣不錯,這幾天也加入霧霾大軍,難以安眠,一早起來咳到流淚,感覺空氣一股煤味兒。地鐵今年底通到家門口,空港經濟特區大修特修,萬達也是修得熱火朝天,機場也要擴建,四面圍城怎能不煙塵滾滾?為了金山,必然顧不上青山。當人體適應了各種環境污染,細胞基因變異后我們也只是長成某種畸形而已,嗯,這也是一種進化,時間久了不就合理地接受了唄。
@取法乎上
從供暖開始,家鄉的霧霾就沒有斷過,戴著隱形眼鏡,感覺眼睛都有些睜不開了,霧霾還辣眼睛啊。
@『花開D聲音』
早上,霧霾里努力睜大眼,可還是闖了紅燈。龜速行進,霧霾里紅燈都弱爆了,被拍到沒有?不知道,揪心。
@羈絆
這幾天已經吸霾吸出肺炎了,正在醫院輸液。
@Allalei
在重慶,霧都重慶,這段時間又飄來了霾,和到中午就散去的霧不一樣,就這樣整天飄著,透過霧霾看日落的城市,就像硝煙中的戰場一般,唉……買口罩去了。
@紅彥
在北京,最大的問題是遛狗的時候找不到狗,狗也找不到我。
@張張張
西安人,出門戴兩個口罩,霧霾天西安有一個學校不放假,被學生舉報,結果學生居然被學校找出來處理了,而且有家長居然贊同這種做法,還好我沒有在這個學校,沒有這樣的家長。
@yue
地處山西臨汾,霧霾天鼻孔里都是黑的,出去轉一圈臉上一層臟東西。因為臨汾是個盆地,經常都是靜穩天氣,不利于霧霾擴散,好傷心!
@寧璇
夏天雨后,霧氣圍繞著泰山,像人間仙境,而冬天圍繞泰山的是骯臟的霧霾。前三年還只是天氣陰暗有輕微霾,今年已經演變成一周四個霾天,甚至霧霾指標會高于北京。最近流行站在高處拍霧霾茫茫的圖片。尤其是在泰山上拍的——山上陽光普照,藍天似水洗,山下霧霾滾滾壓人頂。
有一種幸福,
叫只在新聞里聽說過霾。
@Vi'an?? 薇
我的城市在昆明。前天一場雨,走出辦公樓的一剎,道路盡頭有一道彩虹。再者,午后晨跑,經過滇池,一面跑,一面頭頂略過成群的海鷗。這是一座城,一座冬雪未落、草樹金黃的城。天空湛藍。在這幾天,卻更加懼怕霧霾會吞噬這方碧藍。我深愛這片土地,更詛咒放任的貪婪,管制的無能。種的果,卻要這方百姓來承擔。不可以坐以待斃,不可以隔岸觀火。在沒有“特供空氣”的時間里,堅強地活。
@細嗅薔薇
深圳依舊陽光明媚,碧海藍天,所以最近不停地在給同學朋友說深圳多好多好,墻裂推薦定居深圳,我和男票也已經堅定不移地定居深圳了,2017準備結婚。
@章逸羣
我在廣東湛江讀書,湛江在中國大陸的最南端,空氣太好了,這段時間還沒出現霧霾,感覺被祖國拋棄了一樣。
@安生
生活在大理,這座小城市,似乎和霧霾沒有什么大的關系,于是我只是在新聞里聽說。
霧霾把人都逼成了段子手
@傳說中的kitty叮
這幾天南方的朋友到北京品霾,紛紛表示雖然南方的霾濕潤靈秀,但要說量足味兒正,大抵是不如北京的。也聽說過河北的霾粗礪豪放,可惜又少了一點底蘊罷。我個人覺得霾還是講究個積淀,北京的老霾著實是比南方新霾厚重,吸起來入鼻綿柔,卻不失醇厚,仔細品味之下略有回甘,霧是故鄉厚,霾是北京純。
@小小和老爸
不逃避不抗爭,我們選擇享受;霧霾自己不會走,我們深吸一大口,瀟灑滴朝看不清的人生揮揮手……心中有氧,神清氣爽;擼起袖子霾頭干,少炒菜來少油煙。我們的祖國像花園,花園里綠籮一片片。啦啦啦啊啊啦啦啦,眼前啥都看不見。
@瀟瀟
日色淡薄霧色濃,神州景致盡相同。欲掃塵霾清寰宇,未知何處借長風。
@張鳴鳴
大青海的朋友圈已經被30一包新鮮空氣,十包全國包郵刷霸屏~
@濠河客(胡琪)
《江城子·滬東印象》:銀龍飛越滬郊東。站臺空,僅余風。錚錚鐵軌,直沒曉煙中。樓外高樓平地起,望不盡,霧蒙蒙。
(圖片源自網絡公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