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是一篇至少需要十分鐘以上的仔細閱讀的文章,如果沒有靜下心的閱讀,真的會一無所獲。讀再多的書,沒有思考,沒有行動,它存在的意義只是你一年讀了多少本書的數字,所有的念頭飄在空中,收獲一定為零。如果有行動,哪怕你只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但你根據閱讀的心得實施了行動、計劃、調整、優化的過程,這才是真正的學習和成長。互勉。
? ? ? ? ?親子關系是我們為人父母的群體亙古不變的關注話題,我們的初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按我們想象中的軌跡成長,我們希望孩子獨立,優秀,出類拔萃;我們不停的給孩子提出要求,成績要好,要有禮貌,懂得分享,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一邊關注著“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優秀,又學習了什么新技能,為什么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差距那么大;一邊忙碌于打拼自己的事業,處理眼前的一地雞毛。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感覺到了問題存在,感覺到了焦慮,但又不知道怎么去改善,邀請你一起共同學習這本書。
? ? ?
? ? ? 周末,番茄妹妹和土豆哥哥兩家人一起去公園玩。土豆哥哥追著番茄妹妹一陣亂跑,一不小心土豆妹妹摔跤了,哇哇的哭起來,番茄妹妹的爸爸媽媽說沒事沒事,摔在草地上也不怎么疼。
? ? ? ? 三種反應:
1、土豆媽媽和土豆說:我和你說過多少次了,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不要打打鬧鬧,特別是和女孩子玩,男孩子要照顧女孩子,你怎么總是不聽?土豆撅著小嘴:就是我喜歡和她玩嘛,而且我沒有推她,只是輕輕的碰了一下。
“什么碰,人家都摔跤了,快去扶他起來再給她道歉,你肯定是推她了,不然別人怎么會摔跤?”
土豆悻悻的看了媽媽一眼,我本來就沒有推他,真的只是輕輕的碰了一下,土豆媽媽說:“你別解釋了,趕緊去道歉!”土豆沒動。
“是不是好好說不聽?非要到我發火才聽嗎?那你今天晚上就不要吃晚飯了,如果你不想吃晚飯那你也不用去道歉,你自己看著辦吧。”土豆過去嘟嘟囔囔的說了一句大家都聽不清的對不起。
2、土豆媽媽說,土豆就是喜歡和小朋友瘋,喜歡打打鬧鬧。番茄媽媽附和著,沒關系,我們家的番茄就是太嬌氣了。
番茄不高興的說,就是他推我的。土豆說,我沒推,我只是輕輕地碰了一下。好了好了,快起來了。番茄妹妹一邊擦眼淚一邊說:“哼,我以后再不和他玩了。”土豆反駁:“摔在草地上又不疼,你自己那么嬌氣,我本來也沒有推你。”
雙方的父母說,好了好了,我們去那邊看火雞吧,長得好奇怪的樣子啊。
3、土豆媽媽先走到番茄妹妹的身邊說:“番茄寶貝,一定好疼是不是,阿姨扶你起來好嗎?番茄已經很勇敢了,要是阿姨摔了一跤肯定會更疼,不哭了好不好,番茄好勇敢!”“是好疼,他推我的”。“我知道這件事應該是土豆不對,等會兒阿姨先去跟他好好溝溝通一下,然后我再叫他給你道歉好嗎?”“好的。”
土豆媽媽走到土豆的身邊說,“土豆妹妹摔跤了,你覺得他疼不疼啊?”“我覺得是草地,應該還好吧。““那如果是你摔跤了,你疼不疼呢?”“可能還是有點疼,但是我不會哭。”“嗯,可是番茄妹妹是女孩子啊,女孩子就會脆弱一點,這也很正常,對不對?”“女孩子就是嬌氣。”“所以男子漢就要保護女孩子,寶貝,你告訴我一下剛剛番茄妹妹怎么會摔跤的?”“我就是喜歡和她玩,追著她跑,追到時輕輕碰了她一下,他就摔跤了。”“寶貝我相信你是不小心的,可是番茄妹妹摔跤了,而且他很疼。你想想,你是男子漢,她是女孩子,你過去給她道個歉,她也許就不疼了,好嗎?而且媽媽希望你下次記得在玩的時候,要記得安全第一,媽媽不希望你也不希望你的好朋友受傷,好嗎?我想她摔跤了你也為你的好朋友擔心對嗎?”“嗯,是的”“那你可以去給番茄妹妹道個歉嗎?”“好的媽媽”。
? ? ? ?上面類似的場景應該都會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無疑都知道上述三種反應哪一種是最正確的方式,但是,知道和做到永遠都是兩碼事。當我們面對孩子的各種的錯誤行為,崩潰抓狂時,我們仍會時常難以擺脫惱怒、痛苦的情緒,特別是當和孩子說了他不但不聽還進行辯駁時,會忘了控制自己的行為出現情緒失控,但事過之后,我們自己又在不斷的反省后悔,下定決心一定要痛改前非,但又免不了時常回到原地。那么我們到底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和孩子相處?
? ? ? ? 以下為上述三種對待孩子的三種反應類型,也就是三個案例里分別采取的方式,這本書要講訴的就是第三種方式—正面管教。
? ? ? ? 為人母已近八年,期間也閱讀過很多關于親子教育的書,而今留下印象的幾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非暴力溝通、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而這本《正面管教》,在閱讀過的眾多親子教育類書籍里面,是最值得推薦的一本書,也有可能是因為,現階段自己的內心更深刻的感覺到需求,需要更走心的去學習好的教育方式,并真正的付諸行動。這本書是讓數百萬孩子父母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作者:美國的簡.尼爾森。
? ? ? 什么是正面管教?
? ? ? ?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正面管教的核心內容
1、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所必須的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2、大部分家長希望培養孩子的以下品質:
3、有效管理的四個標準
? ? ? ? 對于正面管教來說,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孩子們更愿意遵從他們自己參與定制的規則。當孩子們學著做一名對家庭、班級和社會有貢獻的成員時,他們就會成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效決策者,這是正面管教要達到的重要的長期效果。
4:和善而堅定
? ? ? ?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合為一體,并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人生能力。
? ? “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于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專斷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嬌縱的方式則缺少堅定。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 ? ? ? 和善而堅定的常用語:
我們要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 ? ? ?孩子大一點的時候,開始會覺得孩子會頂嘴和辯駁了,不再是過去那個粘著你,你說啥就是啥的過去時光里的寶貝,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有了自己的古靈精怪的想法,我們到底應該去鼓勵他的創造性自由發展,還是要用傳統的教條主義去禁錮,又會扼殺了他的自主發展和創造性,有時感覺像是在和孩子不停的較量和博弈。
? ? ? ? 讀了這本書,知道了我們不是要贏了孩子,而是需要學會如何贏得孩子,這是兩碼事。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
1、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實你的理解是對的。具體表現為:當孩子說出他的觀點時,先進行確認式問答,如“你的意思是說……?,這樣理解對嗎?”獲得確認后,再進行開放式問題的提問,“什么才是…?如何能夠…?怎樣能夠…?”
2、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認同或寬恕孩子的行為,而只是意味著你理解孩子的感受。這時你如果告訴孩子,你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或行為,效果會更好。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誠而友善地進行了前面兩個步驟,孩子此時就會愿意聽你說了。
4、讓孩子關注于解決問題,問孩子對于避免將來再出現這類問題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沒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議,直到你們達成共識。
把管教中遭遇的每一次挑戰作為學習的機會
? ? ?我們在親子教育的過程中,總會犯很多的錯誤,我們無需患得患失,需要培養的習慣就是:要把每一次犯錯誤看做一個學習的機會,而并不是什么壞事,有了這樣積極正面的心態,我們的焦慮就會減少。
? ? ? 每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應該避免像土豆媽媽一樣說,“你怎么又這樣,我已經告訴過你很多次了”,那是我們在為自己辯解,逃避責任,為了表明這事和我無關,為事情的責任撇清關系,劃分界限,意在告訴孩子,責任是你的,不是我的。雖然我們經常給孩子說,爸爸媽媽是為了你好,但其實孩子感覺到的并不是這個。
? ? ? ? 意識到自己做錯的時候,我們要反思一下,我們經常要求孩子為自己錯誤的行為向別人道歉,但我們有沒有為自己對孩子錯誤的態度而向孩子道歉,如果有,回想一下,孩子是不是都是很快就接受我們的道歉并且很快就和我們嘻嘻哈哈打成一片了,他們純真的心靈不會記仇,都會無條件的原諒。如果沒有給孩子道過歉,那么馬上反思一下自己不足,并馬上行動。
? ? ? ?寫到這里停頓了一下,我把兒子叫過來說,“媽媽之前有時候和你溝通的方法很不對,經常對你發脾氣,媽媽想認真的跟你道歉,寶貝,對不起,你可以原諒媽媽嗎?”“可以”“媽媽現看了這本書,學到了很多,希望可以慢慢的和你重新建立新的溝通模式,我想做你最好的朋友。”兒子說,“不過要是我覺得有什么問題我還是會提出來的”。“好的,沒問題,有問題提出來,然后我們一起討論,共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 ? ? ?和兒子以往的溝通方式不當,導致他經常有反駁的習慣,每當我們指出他的不足,他喜歡說但是~,現在當我使用了正面管教的溝通方式,他仍然保持著他以往的習慣,但我已經不為此感到惱怒,意識到問題所在,并有信心通過不斷的練習去慢慢的改變。
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良行為
? ? ? ?所謂不良行為,是缺乏知識或意識的行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為,以及發展適宜性行為,因失望而產生的行為—或者因為一個偶然事件導致我們轉向受原始腦操縱的行為。這一點,孩子和成人都一樣。
? ? ? ? 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看看行為背后的意義。
? ? 學習了正面管教的方法之后,當我們的孩子犯錯時,我們需要做的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啊哈,學習的機會來了。第二步,我們要去反思孩子錯誤行為背后的意義是什么,是尋求關注還是需要權力,或者他是否對此喪失了信心?明確后,我們要確定下一步行動,如何運用有效溝通,鼓勵并不斷改善。如此這般,先認知,再記錄,接受它的存在,再有目的的一項一項去進行。
關注解決問題
? ? ? ?傳統的管教方式,關注的是教給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為別人是“那么說的”而去做什么。正面管教關注的是教給孩子要做什么。孩子是整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因為他受到尊重的對待,并且尊重的對待其他人的感覺確實很好。孩子們會開始做出更好的行為選擇。
? ? ? ? 案例:
? ? ? ?當我們專注于解決問題時,孩子們就能學到如何與他人相處,并且擁有了面對下一個挑戰的工具,但不能期待他在下一次都能處理得很好,但他們會從中學習。我們要面對的挑戰是要放棄自己的瘋狂念頭—人要先受到傷害,才能更有收獲。
? ? ? ? ?關注于解決問題與關注于懲罰,甚至關注于邏輯后果相比,會營造出一種非常不同的氛圍,我們的思維方式或行為會因此而改變,從而孩子的也會隨之變化。當我們關注于解決問題時,權力之爭會大大減少。
積極的暫停
? ? ? ? 這和我們常說的三思而后行,道理一致。積極的暫停是要幫助孩子感覺更好,而不是讓他們感覺更糟,不是讓他們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這時,讓孩子和我們一起來布置“積極的暫停”區。如何做?
? ? ? 1、花時間訓練,在使用“積極的暫停”之前,要和孩子溝通它的好處,要將遇到事情需要先冷靜的價值,以及在解決問題之前要等待每個人的感受都會好起來的重要性告訴他。最好的辦法莫過于以身作則了,我們可以先給自己布置一個暫停區,例如書房的一角放一個小音響,需要時就到那里去聽聽音樂,以便重新振作起來。并且讓孩子知道那是爸爸媽媽的暫停區。
? ? ? ?2、讓孩子們自己布置他們的暫停區。要和孩子解釋“積極的暫停”的目的,不是要懲罰或是給他們造成痛苦,因為爸爸媽媽同樣需要暫停。和孩子們一起做頭腦風暴,共同討論一些在積極的暫停時能幫助他心情好轉的活動,以孩子自己的興趣為主,比如讀書、玩游戲、休息、或聽音樂等。
? ? ? 3、最后要教給孩子,讓他們的感覺好起來之后如果問題仍然存在,就要緊跟著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或做出彌補。沒有可能每一次都能馬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有時候很多方法不是因為無效,是我們的耐心不足。我們后續可以通過啟發式發問和孩子進行探討。
? ? ? ? ?問問題的時候要遵循三個原則,一是不要預設答案;二是你和孩子中有任何一個人心緒煩躁則不能提問,要等你們都平靜下來;三是你問的啟發式問題要發自你的內心。讓你的智慧知道你該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并且要表達出你的同情和接納。
家庭會議
? ? ? ? ?從來沒有想過要那么正式的進行家庭會議,有人可能會問,一家人要不要這樣嚴肅或注重形式,有問題及時溝通就好了,但有儀式感的溝通,效果真的不同,不信?你可以試試。
? ? ? ? 哥哥的文具盒不見了,妹妹的玩具找不到了,通過家庭會議,媽媽提出了設立“安全寄存箱”的建議,孩子們當場贊成,還說好輪流充當管理員,看看都是誰的東西留到箱子里了,包括爸爸和媽媽的。從而逐步養成不亂丟東西的習慣。
? ? ? ?家庭會議的構件:
1、主席
2、秘書
3、致謝
4、感激
5、議程
6、解決問題
7、計劃家庭活動
8、討論家務事
回顧
? ? ? ?在親子教育的進程中,不管我們目前做得是否完美與否,都不要去追悔曾經的錯誤,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我們要關注當下,并對未來做好規劃。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充當著導游的角色,引領著他們的成長,同時,我們也需要不停的學習,才能帶著孩子領略人生路上最美好的風景。
? ? ? ?讀完這篇文章,我們回顧一下下面這幾個問題,你能有個大概印象嗎?如果沒有,就再看一次,過程中想想哪些是自己需要關注并實踐的三個問題。如果已經有印象了,想想自己要改變的下一步行動是什么,如果可以,針對其中一點馬上開始嘗試。
1、贏得和贏了孩子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有哪三種管教孩子的方式,有什么區別?
3、想一想,你自己最希望培養孩子的品質有哪些?
4、和善并堅定并行的常用語是什么?
5、如何看待孩子犯錯誤的目的,糾正錯誤的三個R是什么?
6、什么是關注于解決問題的3R1H。明確問題所在,并用頭腦風暴找出解決方案。
7、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是什么?
8、什么是積極的暫停,具體應該怎么做?
9、什么是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它的背后隱藏著什么信息?
10、思考一下家庭會議的意義。
實踐之家庭會議
? ? ? ? 讀了這本書,我的第一個實踐,感觸很深,收獲很大。希望自己可以持續的堅持。
主題:讓生活更美好
時間:2017年5月30日16:00-17:10。
參加人員: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兒子
角色:
? ? 1、主持人:兒子(由于前期沒有充分溝通準備,改為媽媽擔任)
? ? ?2、記錄員:媽媽
開場白:爸爸媽媽老公兒子下午好,為了我們一家能共同建立目標,達成共識,創造更美好的生活,我們從今天開始,每周召開一次家庭會議,其實也就是選定一個大家集中溝通的時間,共同探討兒子成長過程中和家里的問題,只有經過充分的溝通,我們才能目標一致的去努力,共同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兒子:我們有五個人,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很難達成一致,而且你們是大人,我也說不過你們啊。
爸爸:昨天我們看“摔跤吧,爸爸”的電影里面,最開始兩個女兒也不愿意學習摔跤,但是經過后面的溝通,把爸爸的目標轉化為自己的目標,不是也可以達成一致了嗎?
媽媽:而且我們的目的不是說要誰說過誰,只是說我們把這些問題拿出來探討,誰有理就聽誰的,但是有一點是,爸爸媽媽年紀比你大,生活經驗比你豐富,很多決定肯定還是以爸爸媽媽的意見為主,但爸爸媽媽都愛你,我們肯定是會做對大家都好的決定。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來,如果你說的有道理,我們也會尊重你的意見。
? ? ? ?于是比較隨機的有了第一個議題:
兒子:那我說一個,我希望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學圍棋,我來教你們。
媽媽:我們在決定要不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做這件事情對每個人有沒有意義,如果有意義,決定要做,就要清楚怎么做,如何做,下一步行動是什么?如果不做,為什么不做。
爸爸:每個人都需要把自己的事情進行一個排序,有自己重要的事情和不重要的事情,我們要按重要到不重要的順序去做事。
兒子:這件事對于我有重要的意義,因為我想練棋的時候有對手可以練習。
媽媽:寶貝我覺得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都不一樣,對于學習圍棋這件事本身我內心是不愿意的,就好像我現在喜歡練瑜伽,如果讓你陪我練瑜伽,你會愿意嗎?你估計也不愿意。不過因為對你的愛,媽媽也愿意參與了解你的興趣,要不你一個月教我一次,你覺得怎么樣。
兒子:一個月教一次有什么用,隔了一個月你都把上次教的都忘了。
爸爸:我一直都有陪你呀,我覺得你就不要勉強媽媽了,我有基礎并且有興趣,而且一直也在陪你,你學到了新東西,教我不就好啦。
兒子:那你要按我教你的方法去下棋。
爸爸:可以啊沒問題
爺爺:我也不愿意學,因為年紀大了,每個人的階段不一樣,爺爺現在記性也差了,學也很難學會。
媽媽:寶貝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學圍棋的,只有有耐心,記憶力好,專注力高、邏輯思維強的人才會喜歡學圍棋。
爺爺;而且圍棋也只是業余愛好,不能超過學習在你來說,現在學習才是第一位的。
兒子:學習也不是第一,安全才是第一。
媽媽:兒子,你說的對,只有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再談其他。
奶奶:我也不想學,原因是有三個,第一個是不感興趣,第二個是年輕時奶奶也喜歡下軍棋五子棋什么的,可是現在記憶不行了。第三,奶奶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給大家做好后勤保障。而且奶奶現在就是喜歡跳舞哇……
兒子:好了,奶奶,你不要說你那些了,越扯越遠。好吧,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可以理解,可是媽媽你的年紀又不是很大,我就不能理解了。
媽媽:那你一個月教一次可以嗎?
爸爸:不要勉強媽媽啦,我來做學生,你這樣教著也沒有這么辛苦。
兒子:可我還是想媽媽學
媽媽:寶貝,媽媽告訴你媽媽其實本來不喜歡圍棋,但是媽媽看到你那么想媽媽跟你學圍棋,我也愿意讓你通過教我去鞏固你學的知識。而且因為媽媽愛你,也愿意去了解你喜歡的事,但首先你對媽媽的要求不要太高,另外媽媽比較笨,你要有耐心教,反正每周爸爸都會有一天去打羽毛球不在家,那一天你就安排半小時來教媽媽下圍棋,好嗎?
爸爸:不過,也真的有這種父母跟著孩子后面學這學那,自己也多了一個技能。
媽媽:是啊,也許以后我真的能學會,我覺得很高興呢
兒子:那好啊,那就這么定了,我每次教你半小時。
媽媽:好啊,那我們把這個時間就定下來。每周三的晚上,你教我半個小時的圍棋。那寶貝,你對這件事情的溝通結果滿意嗎?
兒子:滿意
第二個議題
媽媽:兒子,你上周和媽媽說你的同學小A總是打你,你上次給媽媽講,你希望這件事情能得到爸爸媽媽的幫助對嗎?
兒子:是的,媽媽。
媽媽:那你可以給我們大家說一下事情的經過嗎?
兒子:是這樣子的,我們上課的位置是小A坐在我的后面,我有時候起身的時候椅子可能有一點碰到他的桌子,他就會使勁把桌子往前擠,這樣我的位置就可小了。還有這種情況下他就會追著我到處跑想打我,連班長也管不住他。
媽媽:他怎么打你的?
兒子:他經常拿著鐵鉛筆盒追著我打
爸爸:其實小朋友都會打打鬧鬧的,每個班上可能都會有這種人,應該你自己去處理,而且他應該沒有把你打疼吧,要不就算了,不要和他計較,要么避開,要不然就要比他更厲害。
兒子:班上還有小B也很喜歡打人,他成績也不好,不過他打不過我。
奶奶:要不請老師給你換個位子。
爸爸:沒有用的,因為每個班上都有這種小朋友。避開了這個還有那個
媽媽:你把這個事情給老師反饋過嗎?老師怎么說?
兒子:找過老師,老師就會把他的桌子移回原位,但是過后他又會把桌子往前推。
爸爸:的確,每個班上有些孩子,老師都沒有辦法。我上次聽說班里有個同學一上課就去操場躲起來,老師去找也不讓老師找到,老師也很無奈。對于這件事我覺得我們不要過分在意,我們就遠離遠離這些小朋友,避開他。
奶奶:其實還是可以找老師去溝通一下。
媽媽:對了,其實我還是家委會的成員呢,有時候也幫助班級做一些事情。我和老師關系還不錯。要不我在QQ上找機會問一下他,請他幫忙關注一下這件事,也不是說要怎么處理,主要還是靠你自己去解決。
奶奶:老師要是不管的話,這種事情要不你比他還要兇,這樣他就不敢欺負你了。
媽媽:小A我認識的,他媽媽也認識。他力氣很大,寶寶打不過他的,這樣自己受傷了也不好。
爸爸:是啊,有時候我們不能太爭強好勝,最后吃虧的是自己,就好像現在有些人,比如說因為開車的時候誰也不讓就大打出手,或是出門在外為了一口氣一時沖動,送命或是受傷的不少,沒必要。
媽媽:兒子,你看這個事情就這樣子好不好。第一,我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太過計較,因為他也沒有對你造成很大的傷害。第二是我們盡量的避開這一類小朋友,減少發生正面沖突的機會。第三媽媽也找機會和老師溝通一下這個事情,讓他幫忙關注一下,你看這樣好嗎?如果后面有什么情況你再和爸爸媽媽說,你看這樣好嗎?
兒子:好的。
第三個議題。有點亂,有點雜,主要就是兒子習慣的培養和對媽媽的建議。
爸爸:現在呢,我們要明確一下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爸爸媽媽有爸爸媽媽的職責,兒子有兒子的職責,兒子,你現在的任務就是要把你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這樣爸爸媽媽就會更輕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只有我們把自己的工作或學習做好了,家庭生活才能有序的進行。兒子你目前的自覺性還不夠高,還需要督促,希望你可以改進。
兒子:哦
爸爸:我希望我們一家可以統一時間吃早飯和晚飯,另外,對于兒子的教育肯定還是我為主,媽媽為輔,因為在過程當中需要監控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一會換一個不利于掌握情況。
媽媽:好的。反正我主要負責音樂美術手工什么的。另外現在早飯基本上是統一吃的,但是你們吃早飯的時間比較晚,我吃飯吃的比較快,而且我還要去化妝什么的。另外晚上我下班晚吃得也少,我難道吃完要坐著等啊,再說吃飯本來最好不要說話。
爸爸:你可以把你自己的事情安排早一點完成,這樣就可以有一家人一起吃早飯了。你吃完等一會坐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呀。
媽媽:好的,我們可以每個人都規劃一下自己早起的流程,盡量把時間安排得更合理嚴謹一些,盡量把吃早飯的時間調整到一起。那我吃慢點等你們吧。
爸爸:是可以呀,另外我給媽媽提個建議,就是你應該向兒子學習,提前一天準備好第二天出門的要帶的物品,昨天你早上起來跑步,早上就在東翻西翻的找東西,沒有提前做好準備。
媽媽:接受爸爸的意見。另外我今天也重新整理了房間,也希望大家共同維持我們家里美好的環境,我自己也是需要保持。
爸爸:另外關于兒子的興趣班,現在都是安排的周末,平時晚上都沒有課,我希望兒子在放學做完作業之后爺請爺可以帶兒子去去樓下戶外活動一下。
爺爺:那也得他愿意才行啊,我帶他去了他也不愿意。
媽媽:是啊寶貝,你現在的運動量除了上乒乓球課,其他幾乎沒有運動。
兒子:爺爺帶我去樓下,可是不一定有小朋友在樓下,爺爺就帶我散步,可是我對散步沒有興趣啊。
爸爸:你可以跳繩啊,例如每天15分鐘或者是每天多少個
兒子:我要和爺爺比賽才行。
媽媽:爺爺年紀大了,比賽的話我爺爺受傷了怎么辦,我記得有一次外公陪你踢足球還摔了一跤。
爸爸:可以比賽,不過你對爺爺的要求不要太高就可以了,比如說爺爺一分鐘跳多少個,你一分鐘要跳多少個,這樣子好不好啊?
兒子:好吧
奶奶:另外,你要培養多方面的興趣,不要只是圍棋乒乓球,還要培養畫畫寫字啊,其實每天抽半個小時出來練寫字也不多,這樣你的字才會越來越好看。
媽媽:不過每天半個小時練寫字還是比較多了,我覺得先不要對你要求那么高,媽媽只希望你把作業的字寫認真,那天你的那篇作文,媽媽看到老師給你的評語說是作文思路清晰,但是字寫得越來越馬虎了,你看你就把作業的字寫好,怎么樣
兒子:那好的。
奶奶:而且你要全面發展,以后還會有物理化學,每一樣都要好,不能偏科。
兒子:哎呀
媽媽:嗯,奶奶說的沒錯,不過不要給你太大壓力,現在先這樣吧,我們目前就把眼前的事情先做好吧
媽媽:我現在還要說的是,媽媽覺得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糾正自己的行為和習慣,我覺得最重要的有幾點,第一是禮儀方面,對人要有禮貌,要懂得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見到人要主動打招呼,還有有時候媽媽喊你很多次你都不答應,你不是經常背的很熟的:父母呼應勿緩,第二個是希望別人喊你要快速答應,第三個是不要打斷別人的說話,如果你有意見要發表,等別人說完了你再說。第四個是少用手勢,特別是你喜歡用手指頭對人指指點點的,這樣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寶貝你記住了嗎
兒子:哦,好的
爸爸:我還想說的一點就是我們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要專心,如果有事情就先把事情做完了再來專注的陪伴孩子。
媽媽:說的沒錯,我現在也在注意這一點。在陪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專心,一心一意不要玩手機,不要做其它的事。
媽媽:那我來小結一下關于我們今天的第一次家庭會議的內容,主要針對三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和溝通。第一是關于寶貝希望大家一起學圍棋的事情,這件事情的結果是爸爸和媽媽跟寶貝學圍棋,爸爸是長期不定期的學習指導和,媽媽是固定每周三晚上半個小時的時間,讓寶貝教媽媽學圍棋。第二是關于同學打人的事情,也是通過三個方面去解決,后續如果有新的進展,寶貝隨時給爸爸媽媽講爸爸媽媽會隨時關注并提出新的建議和方案。第三是關于寶貝的禮儀和行為規范,我們要注意對人打招呼,快速回應,不打斷談話,不用手指點點這四個方面進行改善。寶貝,你記住沒有。
兒子:好的好的,記住了
媽媽:好的,那我們的今天會議到此結束。還有一個就是每次會議結束的時候,寶貝可以有一個特權,就是可以邀請所有的人陪你玩十分鐘你想玩的游戲,你看今天玩什么游戲你來安排。另外下一次的會議我們可以討論一下對未來活動的規劃,比如旅行戶外活動什么的。
兒子:對了,說到旅行,我以后想去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是叫梵蒂岡,聽說那個地方只有800人,我想去看一看。
媽媽:是嗎?你怎么會想到這個地方的,好啊,我幫你記下來,以后我們一起去實現它。另外,寶貝你上次去上過時間管理的課程之后,你說想去看北極光的,還去不去了呀?
兒子:去啊,不過梵蒂岡排在前面,然后再去看北極光。
媽媽:好的,媽媽給你記下來了,那我們現在一起來玩游戲吧。
—END
后續:兩周后,兒子寫作業的字跡有了進步:同學打人的事情和老師溝通,老師幫忙調換了座位,同時指出了兒子自身存在的問題,接受并感激老師,以后要加強和老師的溝通。媽媽說到做到已經跟兒子上了兩周的圍棋課,并且很認真的背了定式。媽媽把茶盤也用起來了,就是倒立機還沒有用,兒子對內外的禮儀有了一些進步,但還是不愛運動……
? ? ? ? 都沒關系,察覺變化,記錄問題,逐個擊破,慢以致遠。
? ? ? ? 最后送上自己一直很喜歡的一句話:
? ? ? ?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給你快樂!
? ? ? ? ? ? ? ? ? ? ? ? ? ? ? ? ? ?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感謝你還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