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2016年4月份的隨筆,深夜拿出來分享給你們,那時的心境與此刻,難分伯仲。】
兒子的防疫本一直在家里放著,自從疫苗出了事,規定注射疫苗的日子已經過去快兩個月了,期間他感冒、拉肚子、長痘痘,也一直沒去打,這事就被擱置下來。直到今天,我突然想起明天是接種疫苗的日子,決定回婆婆家給他拿防疫本。
天氣挺冷,我并沒有帶長褲回娘家,所以隨便找了件外套穿上就走了。路不長,騎電動車20分鐘就能到。無暇顧及沿途風景,其實也并沒有什么風景可言,除了麥田還是麥田!
一心只想著快回家,因為到家還有幾件衣服要洗,洗完還要去婆婆住處打個招呼再走,畢竟我和兒子已經在娘家住兩天了。現在是4點半,要在6點左右回來,太晚了恐怕會下雨。
一路思考著要做什么,一路謹慎騎車,一路又希望能快點到,不知不覺,就到家了。
爺爺在屋里看電視,我邊打了招呼邊上樓拿衣服下來洗。趁我洗衣服的空當,爺爺開始嘮叨著弟弟的不是(那段時間,弟弟住在我家)。什么忘記關燈,忘記鎖大門啊,都是些小事情。
我不覺得他煩,老人家有些看不慣年輕人的做法很正常。我安慰爺爺別生氣,我常提醒著他點就好了。爺爺笑的很靦腆,我明白他其實沒在生氣,就是念叨念叨而已。
5點半左右,我收拾完畢,給爸爸帶了些空紙箱(因為他說打包裝用),就來到婆婆家。跟她寒暄了幾句,告訴她兒子這兩天因為拉肚子打了兩針,現在已經好多了。明天打完預防針就回來。她給我摘了杏兒,說讓我帶給我媽。而她和公公正在收拾剛收回來的麥子。5點50左右,我從婆婆家往回走。
由于后座帶著紙箱,我決定走大路。拿出手機,戴上耳機我就出發了。
其實我都忘了上次走在路上聽歌是哪一年的事!我只知道,現在大家都不怎么聽林俊杰了,許嵩也很少出新歌。我愛聽的歌,更沒多少人愛聽了。
貌似現在那英出了首歌很好聽,叫《默》。我邊走邊聽,興許是因為要做的事都做完了,我開始留意起周圍來。麥田已經沒多少了,大部分都被開發成廠房,居民樓。碩大的馬路,回頭望望,竟然只有我一個人!
那英的聲音很空靈,像是從我腦子里傳出來的一樣。周圍突然變得安靜,剩下的只有我兩耳里穿來穿去的歌詞。還有稀稀疏疏的麥田,有剛剛割完的,有仍然生長著的,參差不齊。
雨后的空氣很甜,甜的我精神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很多年以前,我還是一個人的時候。
那個時候掙錢容易花錢更容易。那個時候經常孤孤單單的,一個人坐公交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但是很自由。
沒有家庭瑣事,沒有干不完的家務,沒有婆媳關系,沒有叛逆的弟弟,沒有兒子,也沒有肚子里的孩子。高興了就聚幾個人吃飯聊天,不高興了就窩在家里睡覺。腦袋里不用裝太多,所謂的煩惱也只局限在“這個月工資為什么又不夠花”這樣的層次里。某天一覺睡醒發現要遲到,就給老板打電話說生病了,要輸液。然后繼續窩著玩手機。
沒有兒子的哭鬧聲,也不用起夜把屎把尿。
我承認我是累了。我的生活太瑣碎,一件小事,一件小事...每一件事都是小事,然后摞在胸口上,成了石頭一樣的材質,硬的狠!除不去!
萬物都難逃“宿命”二字。就像你曾看到過的麥田。它們經歷了一個嚴寒,競相生長,終于在這個酷暑中成熟。可是成熟也意味著走向衰亡。這就是宿命吧?
6點20左右,我安全到家。兒子咿咿呀呀的喊“媽媽”,我知道剛才那20多分鐘只是做了個夢而已。兒子活蹦亂跳的存在在我的生命里!肚子里也真真實實的有我的二寶!這才是現實,那些用來懷念的過去,只是走向成熟的路上,我不小心錯過的風景而已。
活的太啰嗦,在意的太多,顧慮的太廣,這就是我的宿命。很累。但人不都是相同的么?始終得繃著一根弦,弦斷了,人也就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