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十八屆校運傳承,滿滿數載。校運會啊,你與宜春學院隨著時光浩浩蕩蕩往前走著,春去秋來,而我們將你留在影像中,把故事放在心里。
這是第三屆運動會男子400米比賽的一個鏡頭,原宜春師專舊址。
“最初的比賽場地還是土操場,用鐵簸箕倒石灰畫出一條條歪歪扭扭的跑道線,幾張桌子拼成的一字長排便是主席臺,領導老師就站在簡陋的講桌前宣布校運會的開始。”2000屆畢業生李畫懷念地說道:“這是記憶中最親切的畫面。”
“還記得2002年剛入校,不久校運會自愿報名就開始了。體育一直是我的弱項,所以索性報了自己認為最難的長跑,5000米。校運會就是的魔力,讓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團結起來,為各自班級集體榮譽拼搏。以前的場地,都是沙子和土,還沒有鋪地板,當時覺得原來大學也這樣‘接地氣’,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在上大學的新鮮感支配下并不覺得條件不好,眼里都是對新事物的好奇。” 澳銀資本基金合伙人,風控總監,2015中國風險投資論壇“2015新銳魅力領袖候選人”知名校友歐光耀先生是往年可以說是參加校運會的常客,他見證了校運會的極簡之時,如今也看到了母校不斷發展繁榮的盛況。
“當時三專一校組建合并成宜春學院,時間匆忙,條件也不好。比賽人員不多,才一千人左右,比賽項目也很簡單。今非昔比,現在田徑場已經重新改造,跑道已經鋪設塑膠、足球場已經鋪設人工草皮。”
第四屆校運會時,主田徑場已經施工完畢,整個校園都呈現出煥然一新的面貌。
“忘不了2009年的第十屆校運會,那時橫幅上的標語還記得很清楚‘營造和諧的氣氛,以昂揚的精神風貌迎接首次黨代會的召開!’當時我們以學生記者的身份參加第十屆校運會宣傳報道工作,場上運動健兒群雄逐鹿,場外報道戰場也硝煙四起,搶獨家做專訪,搶速度做通訊,30余人的宣傳小組在這三天馬不停蹄尋找素材,獲取運動健兒們最新的賽事近況,報道一手咨詢,最后我們記者站以絕對的優勢摘奪‘宜春學院第十屆田徑運動會新聞報道優勝單位’的榮譽稱號,三天來的通宵達旦總算得到了肯定!”遠在深圳工作的2005級市場營銷專業的校友劉建平想起當時自己學生記者的身份,說起當時為了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大家呵成一氣、擰成一股繩做好宣傳工作時的盛況,嘴角在不知覺上揚起來。
2011級市場營銷專業的錢慧明在自己的空間里找出自己當年比賽時和朋友的留影,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給筆者分享了他的校運會故事:“大一的時候參加了男子1000米比賽,大二時參加了5000米長跑,記得在跑5000米的那天,院長和書記也來到田徑場為健兒們加油,至今印象深刻。參加校運會帶給我的感悟就是,享受自己參與喜歡之事的過程,自己可以學習到不一樣的東西。出來工作幾年了,更加深刻理解到體育鍛煉帶給自己好處,是運動讓我有一個強健的體魄。”
仔細看往屆校運會照片,會發現橫幅總會掛在最明顯的地方,第三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優異成績喜迎全國第五屆農運會在宜春舉行”,第四屆“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第十屆“以昂揚精神風貌迎接首次黨代會勝利召開”……橫幅是一面鏡子,折射出的是教育理念、時代背景的變化。看校運就要看橫幅,讀校運亦是讀校史,十八年的時間,不足以滄海桑田,卻足以日新月異。
賽場上喜報頻傳,理工學院14土木程乾以11.40的成績獲得了在男子普通組100米賽跑中的三連冠,經管學院代表隊在同心鼓項目中以顛球376次的成績打破去年由自己建立的365次顛球記錄。在這片賽場上,那群奔著光的方向奮力前行的少年,亦曾鮮衣怒馬,亦曾賽場爭鋒,同樣的充滿熱情活力,同樣的熱血斗志拼搏。
讓畫面再次定格在這里,讓賽場上的青春場上的身影故事里的人永留。校運會,我們的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