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第一批90后已經30歲了。
買房、結婚、生孩子的問題接踵而來,跌入雞毛蒜皮的生活中,就很難有大塊的空余時間,再讓人能夠靜下心來學習和沉淀。
尤其是女孩子,留給你在職場打拼的黃金時間,只有短短幾年。
人生的路,看起來很長,其實緊要的,也就只有幾步。
1
前兩天我去外地出差,朋友順便來看我。我倆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平時能聚的時間很少,所以,我一出差,再忙也要抽空約一次。
她看起來有些憔悴,一見到我,就大吐苦水:“太累了,白天上課晚上奶娃,恨不得能像孫悟空一樣,變出幾個人來。”
朋友讀在職研究生,課程進行到最后一個關頭。每天學校家里來回奔波,孕期好容易養出來的肉都消亡殆盡。
我心疼道:“怎么不申請延期呢?才出月子呢,把人累跨了可不好。”
她搖搖頭,說:“還是早早畢業的好,明年就能有應屆生的身份,打算去試一下國考。”
想到如今的就業形勢,我沉默了。轉念一想,“沒問題的,你可是學霸。”
她輕聲笑笑,堅定地說:“世上哪有什么便宜的事,都是用時間去熬出來的。”
你不會做的題,總有人會做,你考不上的大學,總有人能考上。
你過不了的人生,會有人替你去過。
我們這些所謂的小鎮姑娘,好不容易大學畢業了,卻發現這個世界與我們想象的不一樣,而且離我們很遠。
除了那一紙畢業證書,身無一物,際遇開始往低了走。
樹上春樹說過:對人生來說必不可缺的東西,不是取勝,而是曾經無悔地戰斗過。
無比贊同。
能做的,就是傾盡全力,與生活打一場艱難無比的仗。
唯有保持堅定的信念,在你脆弱得想退出的時候,呼喚你返場,拿出全部與命運周旋。
2
在微博上刷到劉同的一個視頻:
“我覺得我人生當中,幾乎所有的事情都不會后悔,但是會有遺憾。”
很少聽到人們有此定論。
就說我自己,高考、大學、工作,后悔在混日子,包括現在也會想,要是能讀研究生,留在喜歡的城市工作,就要好些。
可人生是一條單行道,錯過了就沒有回頭路。
視頻中,劉同接著解釋道:
所謂的有遺憾,是我很喜歡那個東西,但我的能力夠不到,我覺得錯過了有點可惜。
所謂的后悔就是指說,你明明有能力可以達到它,但是你當時不夠盡力,你失去了,你才會后悔說,我當時努力一點就好了。
沒有回頭路,就持著無比的信念,勇往直前。
幾個月以來,我一直在閱讀,下班后經常弄到10點多,周末也沒有完整的休息時間,但我卻樂在其中。
身邊有人不解:安穩不好么?刷劇不香么?
我笑笑,不解釋。
我深知,錯過了這個時間點,我再也不會有此勇氣去堅持做一件事情了。
有句話說得好,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
現在的我,只想珍惜當下,把握好每一天,去做一些自己愿意為之付諸努力的事情。
3
這是焦慮嗎?顯然是!現代人都逃不過的一個熱點話題。
升職加薪,住平層買別墅,統統都繞不過一個錢字。對于焦慮,我總結為缺錢。
身為子女,想讓父母過體面的晚年生活;
做為父母,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面對自己,要放蕩不羈愛自由。
以上種種,唯有足夠多的錢能夠承載,而錢從哪里來?只能靠自己創造。
在微博上看到朱德庸先生寫的一段話:
“我們焦慮,因為我們成不了我們希望的人,我們焦慮,因為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歸根結底焦慮的本身是對未來莫名的不安,是對自己能力不自信的表現,是‘失去了掌控感’這件事。”
所以,我用心運營自媒體,學習拍照、排版技巧等,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有能力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
這些年,我不斷的去探索、去試錯,希望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副業,雖沒賺什么錢,但卻教會了我勇于嘗試。
至少我知道,哪怕走彎路,也勝過原地不動。
如果沒有不斷嘗試的經歷,現在的我,肯定不會如此堅定地朝著寫作這條路走下去。
朝著夢想的方向前行,屬于你的高光時刻終會來臨。
它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4
總有人問:該怎么做,才能過上想要的人生?
告訴自己,既然沒法改變當下,不如放慢腳步,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人生。
保持一顆開朗積極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也許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生活原本沉悶,但跑起來會有風。
別急著把愛好變現,因為過程中,所收獲的價值和意義,比金錢更有吸引力。
優秀的人不會被時光埋葬,所有努力的人都能前途似錦、一片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