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
家里亂起八糟,你想把家徹底打掃收拾一下,想了很多收拾的方案,想了很多種衣物安排方式,可是時間過去很久,自己還是不想動,最終家里還是很亂。
想健身、減肥,于是辦了張健身年卡,自己去網上搜索運動服裝以及可能用到的裝備,可是左挑右選遲遲決定不了,而鍛煉這個事情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一直遲遲未去,這樣一晃兩晃最終只是認認健身房的門朝哪開。
領導交付一項工作任務,你想提交一份完美報告,于是你查資料,查數據,做調查,做訪問,……時間過去一大半了,可是你還沒有開始,到了提交報告的時間,你只能胡亂做一下交給領導,結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看著很多小伙伴都在寫作,自己也是蠢蠢欲動,可是自己內心很多想法就跑了出來:我寫的不好怎么辦?別人笑話怎么辦?我沒有好的素材,我沒有要寫的主題,我沒有好的文筆,……每次就是這樣糾結、拖延、痛苦、掙扎,最后還是沒有寫出一篇文章。
以上的經歷是不是很多小伙伴的真實體驗,你是不是為了追求一個完美的結果,最終導致拖延而不能好得完成任務,甚至有些事情不了了之,最終使得自己有嚴重挫敗感。長此以往,惡性循環,你會感覺自己更加自卑,自己能力不足,更加焦慮,甚至是對自己的不斷地否定和對自己的評價越來越低,自己走進死胡同,無法自拔。
現在的人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想的太多,動的太少。
那我們將如何跳出這個怪圈?
第一步:行動起來。
當我們要做一件工作的時候,不要去想的太多,我們把現有資源盤點,然后用全部時間的十分之一去找素材、方法等。最后就是去實施,去行動起來。
第二步:無論結果怎么樣,先去完成。
將現有的素材、方法運用到我們要做的工作中,根據素材先把工作做完,也許做出來和你想象的并不一樣,但是那也無妨,先完成。
第三步:將完成的工作不斷地修改,打磨,不斷地完善。
將完成的工作在未提交以前不停的修改,添加新元素,再打磨,再完善,使我們交付的工作更加完美。
最終,我們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我們相對完美的工作,而不是匆匆忙忙交付自己都不確定的工作。
有人會說: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就是邁不開行動第一步,怎么辦?
下面說說怎么能夠邁開行動第一步:
一、穩定情緒,減少內心戲
有人會說:這和行動有什么關系?我要說,這一點非常重要,沒有一個穩定地情緒,自己不停的焦慮、擔憂、煩躁,將無法完成任何事情。
穩定情緒就是要接納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是過分追求完美把自己逼瘋,心態好了,情緒穩定,內心才能安定,才能到認真做事。
減少內心戲就是不要用否定的語句提問自己,而要用肯定的、正向引導的句子回應自己。例如不要說,“我做不好這件事情。”“我不夠好。”“我沒有能力。”“我不行,我不敢。”而要說,“這件事情我可以試試這個辦法。”“我要馬上行動。”“我可以在做事情過程中鍛煉我的能力。”
這些雖然有些難,但是我們要不停的刻意練習,克服困難來提升自己。
二、分解目標,將目標分成階梯型。先完成最低級目標,再不停地到達最終目標。
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不要盯著最終目標,這樣對我們有壓迫感,會讓我們有退縮感和無助感,任務完成起來也非常吃力,自己一下子達不到目標還會產生挫敗感。所以,我們先完成一個最低級目標,當我們達成后,可以在這個目標的基礎上繼續精進,再去完成下一個高一些的目標,這樣一步一步完成,不會有壓力感,最后達到最終目標。
三、自我獎勵。
在實現自我價值、完成一個小目標的時候,對自己繼續前行的路途也有很大的幫助的。每當完成一個小目標之后,給自己一點開心的小獎勵,并且要鄭重其事地對自己說:“你做的很棒!”也可以給自己增加一點物質獎勵,當然,這種獎勵有助于自己更好地實現目標。
無論有多少辦法和方式,最重要的是行動起來,如果不動,那我們都是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