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微信上看到這個詞語“迭代思維”:
優秀的人危機意識很強,他們明白:在這個時代,稍不注意便會落后于他人。人如果不學會迭代自己、更新自己、改良自己,失敗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喜歡這個詞,將自己的人生看成是產品,產品有1.0,2.0的版本,windows都同到了10,office也是2016了, Apple iphone 也出了7了,電子產品、軟件的不斷更新讓我們看到了這個世界變化得有多快。而我們自己如果不更新,只有被時代所淘汰。
還記得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故事,吳下阿蒙可謂是蒙的1.0版本,有勇無謀,只知道練兵向前沖,與大督都的稱號還有一定的距離,在孫權的勸說下,粗人呂蒙開始了學習閱讀之旅,一段時間后,魯肅來與他談兵,發現這個呂蒙不再是1.0版本了,已經升級了,趕緊尊敬地拜了呂蒙的母親(古人兒子有才,母親也跟著享受榮耀),于是有了一個成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士”階層在古代是積極取向的,是正能量的代表,他們往往在性格愛好上有另人尊敬的地方,是對人的一種贊賞。呂蒙從勇夫到謀士,這樣的升級,源于他的讀書。
因此,古人用鮮明的例子告訴我們,人的升級,閱讀是一個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勃蘭兌斯的《人生》里有這樣一句話:
因此,大多數被稱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過去了,從精神上來說,他們是停留在同一個地方。
精神上停留在同一個地方,是指到了成年后,有工作后,在工作的日復一日的重復勞作中,忘記了給自己再升級的目標,讓自己永遠停留在原始版本。
我們其實早就知曉這個道理: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也是一樣的,三五年過后,如果你仍舊在原地踏步,這便是最危險的事情。
一個人的迭代可以有很多方面:
就如我們這段時間因為學校宣傳用微信公眾號,平臺中的格式是最簡單的,即使我們如何努力,都不能編輯出漂亮的微信展示內容來。于是我們就開始研究,研究別人的內容,他們用了哪些素材,怎么組合,然后去網上搜找,一搜才發現網上有一些現成的編輯器,自帶很多漂亮的素材,我們原來還在秀秀上拼圖,而用它們的素材,比自己拼的更漂亮呢。于是我們又更新了一項技能,雖然第一次嘗試還有素材脫節的問題在,但已經上路了,就會越來越完美。
又如學校文印室的印講義的一體機,操作十分簡單,很多教師一學就會了,他們掌握了這個技能后,有時緊急的印刷完全可以自己解決。而覺得反正有文印的負責人,每次去放在那里,等著印好再去拿,這個時間差就產生了,在現代社會,時間才是最金貴的。而且自己會了,總是能如自己所愿地印出來。
機器時代逐漸代替人工時代了,這是時代的迭變,而人如果不升級,機器遲早要將你KO掉。
把自己看成一款產品,你的靈魂就是你的產品經理。現在的你,還是過去的那個老版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