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看日本對兒童的教育

初一的時候,幾個表哥表姐帶著小侄女侄子去了三舅媽家里拜年。侄子侄女們大的已經是五年級的小學生了,小的還在上幼兒園。每次他們去總是小孩子到二樓在表妹的房間里玩兒,各種娃娃玩具從來都是自己拿來,拖在地上扯來拽去。我們都不以為然,小孩子嘛,難免貪玩。但這次,表妹放在房間里的數字油畫卻遭了殃,馬上就要完成的作品被畫成了廢布一塊。

遭殃的數字油畫

表妹很生氣,但也很無奈,一臉煩躁的把它扔在了院子里。“煩死了,但也只能算了?!?/p>

我媽在旁邊看著,笑了笑,“這群小孩子啊,太調皮了?!?/p>

于是,這件事就算這樣過去了。我有些感慨,沒有批評,沒有指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做了錯事,誰知道他們下次還會搞出什么幺蛾子啊。并不是我小氣,和小孩子過不去,這事關孩子的教育問題,再小的事情,再小的錯誤,如果不能正確的引導,必然會影響到孩子的習慣養成和道德品行。

說到這里,想起很久之前看的日本電影《再見了,我們的幼兒園》。五個幼兒園準畢業生為了看望患絕癥的好朋友,悄悄登上列車,他們“跋山涉水”,千方百計躲避警察,列車員,只為了見好朋友一面。電影中所表現的孩子們純真的友誼總是讓我們會心一笑,心里滿滿的治愈感。同時,許多劇情細節又表現出日本人對孩子教育的嚴謹。

在這里,舉幾個例子:

吃綠色蔬菜,多運動有益健康。

康娜知道好朋友洋武君得了重病之后會問老師,“也吃蔬菜,接力跑的時候還得了第一名,為什么還會生?。俊焙团笥颜勂饡r也傷心不已,“跑步都是第一名,蔬菜也喜歡吃,但是,為什么啊!”可見,吃蔬菜,多運動才不會生病,這一觀念已經深深地印在了康娜的心中。

電影截圖
總是盯著別人看是不禮貌的行為

電影中的五個好朋友去醫院的途中遇到了一個流浪漢,美琴立刻反應到“不能看,那是個流浪人。”她接受到的教育應該是那些特立獨行的人或者與我們在穿著打扮上不同的人,我們不應該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直勾勾的盯著人家看也是相當沒有禮貌。

電影截圖

另一個細節是孩子們在討論“不能和陌生人說話”的話題時談到變態大叔的問題,康娜隨手指著商場的大叔說“大叔有很多啊?!泵狼偬嵝训?,“不能指別人喊大叔。”他們口中的“大叔”不是好人,所以不能指著別人說壞話,美琴想表達的應該是這個意思。

電影截圖
“要守規矩”

幾個小伙伴在沒有人的路口闖了紅燈,美琴也在后面提醒到“是紅燈??!”“要守規矩!”一個社會的文明體現在公民的自律性和自覺性上,每個社會也有每個社會必須遵守的規矩,這一點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每一個合格的公民都是從小養成的。

我們經常說日本大和民族很可怕,他們高度自律,即使遇到地震也能臨危不亂,自覺排隊。整體國民素質如此之高,從娃娃抓起的教育絕對功不可沒。

電影截圖
不給別人添麻煩

康娜終于見到了小伙伴洋武君,并提議一起出去玩,洋武君很懂事的說,“不行,會給大家添麻煩的?!辈唤o別人添麻煩,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不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身患絕癥的洋武君能這樣說真的感覺很暖心。

電影截圖
“對不起” “謝謝”時刻掛在嘴邊

印象很深的是,無論他們做錯了什么,說錯了什么,被別人指出之后,都會抱歉的說一句“對不起”,看了流浪漢是這樣,指了商場大叔是這樣,闖了紅燈也是這樣。

還有康娜分糖果的場景,每一個小朋友都很大方的說一句“謝謝”。這樣有禮貌又不靦腆的孩子真的很招人喜歡呢!

電影截圖

雖然這只是電影,并不一定能說明真實的生活狀態,但是藝術源于生活,且那些小演員表演的如此自然不做作,應該是與日常的生活相差不大。

我從小沒有上過幼兒園,不知道在幼兒園會學些什么,所以沒有資格評價國內幼兒園的不足。但是,從這部電影中,卻反映出日本的幼兒教育還是很合格的。記得電影的開始幾個小朋友商量著做地鐵時說,在幼兒園中模擬過坐地鐵的場景,所以他們在地鐵站時完全應付的了。想想那個年紀的自己還不知道在哪里摳泥巴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